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婚姻家庭 > 夫妻债务 > 离婚后婚内债务怎么分

离婚后婚内债务怎么分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2-07 14:42:55 人浏览

导读:

生活上发生那么多债权债务关系,夫妻之间纠纷很常见的是包括了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共同债务的纠纷,那么,结为夫妻是否为个人所有行为买单呢。那么,离婚后婚内债务怎么分?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生活上发生那么多债权债务关系,夫妻之间纠纷很常见的是包括了夫妻共同财产和夫妻共同债务的纠纷,那么,结为夫妻是否为个人所有行为买单呢。那么,离婚后婚内债务怎么分?下面就让我们跟随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一、婚内债务离婚后怎么承担

  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需要进行分割,共同债务也是需要进行分割的,那么婚内债务的承担要分为两种情况:

  1、如果为个人婚前债务。对一方婚前已经形成的债务,原则上认定为夫妻中一方的;人能够证明所欠债务用于婚后共同生活的,应当认定为共同债务,由夫妻双方共同偿还;上述两种情况的证明责任由主张权利的债权人承担。

  2、如果为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一方名义所欠的债务,原则上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应该由夫妻共同偿还。但是,如果夫妻一方能够证明该债务确为欠债人个人债务,那未欠债的婚姻关系当事人可以对抗债权人的请求,也就是说,单独债务的举证责任由夫妻一方承担属于个人债务的情形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债权人与债务人明确约定该项债务属于个人债务,另一种是属于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三项规定的情况。即:“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当事人的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中对财产分割问题及债权债务的负担问题作出的处理,无疑对原夫妻双方之间有约束力。但不能以此来对抗其他债权人的权利主张。按照我国婚姻法的立法精神,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双方如无特别约定,夫妻财产适用法定的所得共有制。夫妻对共同债务都负有连带清偿责任。这种连带清偿责任,不经债权人同意,债务人之间无权自行改变其性质,否则将会损害债权人的利益。因此,夫妻之间离婚时对财产的分割,只能对彼此内部有效,不能向外对抗其他债权人。所以,债权人仍然有权就原夫妻所负共同债务向原夫妻双方或者其中任何一方要求偿还。当然,夫或妻就共同债务对外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后,有权基于离婚协议或者人民法院生效的法律文书向原配偶主张自己的权利。

  男女在决定成为夫妻的这一刻就应该意识到双方就需要在法律层面上负担起互相的责任,如果在婚姻内部出现了二者都知晓的债务就应该让夫妻一起来偿还而不管是否离婚,如果只要有一方不知道部分的债务就不应该算作是共同的部分,也就是另一方是没有责任的。

  二、离婚后夫妻仍然对共同债务有连带责任

  无论是离婚时或离婚后,两方对共同债务均应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并不受离婚时两方协议各 自负担债务(共同债务)数额或法院判定各自负担债务(共同债务)数额的限制。两方之间对共 同债务的份额承担不得对抗第三人即债权人向任何一方或两方主张部分或全部债权,这在审 判实务中也是不乏其例的。当然,一方在对外偿还共同债务超过离婚时约定或判定的其应负 担的债务数额时,该方有权向对方追偿。应该说明的是离婚时对夫妻共同债务各自负担的数 额,无论是双方约定,还是由法院判定,这只是离婚时两方内部对共同债务的处理,而不直 接涉及对第三人即债权人的清偿问题。无论怎样约定或判定,都丝毫不能影响债权人向两方 或任何一方对全部债权进行主张。

  三、夫妻共同债务怎么认定?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夫妻债务纠纷案件适用法律有关问题的解释》第一条:夫妻双方共同签字或者夫妻一方事后追认等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

  离婚时,属于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夫妻双方应当共同偿还,属于夫妻一方个人债务的,应由负债一方偿还。那么,关于债务问题,应该如何举证呢?夫妻共同债务应如何举证的问题?如果夫妻一方想证明其所负的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其需要提交能够证明该债务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的相关证据,而要认定属于夫妻共同债务,首先需要证明该债务属于夫妻关系存续期间所产生的债务,其次,该债务用于家庭日常生活,如双方均对债务签字认可,或虽未签字,但事后表示追认的也属于夫妻共同债务。比如赌债,或者未经一方签字认可的债务。或未用于家庭日常生活的,均不属于夫妻共同债务。关于证据形式而言,可以是书证、物证、试听资料、证人证言等形式,只要是合法收集的证据即可。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离婚后婚内债务怎么分、离婚后夫妻仍然对共同债务有连带责任等的内容,相信应该有了一定的了解,如果还有什么法律问题需要帮助解决,欢迎咨询法律快车律师,为你进行专业的解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