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子只能农田占有税动迁有赔偿吗?

更新时间:2020-04-03 20:21:30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房子只能农田占有税动迁有赔偿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9182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
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2020-04-03 19:59:56
征地拆迁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270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国家占用农村土地补偿标准根据《土地管理法》第47条规定执行: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
  征收耕地的补偿费用包括土地补偿费、安置补助费以及地上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费。
  
1、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六至十倍。
  
2、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按照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计算。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数,按照被征收的耕地数量除以征地前被征收单位平均每人占有耕地的数量计算。每一个需要安置的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为该耕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四至六倍。但是,每公顷被征收耕地的安置补助费,最高不得超过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十五倍。
  征收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3、被征收土地上的附着物和青苗的补偿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规定。
  征收城市郊区的菜地,用地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缴纳新菜地开发建设基金。
  依照本条第二款的规定支付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尚不能使需要安置的农民保持原有生活水平的,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增加安置补助费。但是,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土地被征收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三十倍。
  国务院根据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特殊情况下,可以提高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
2020-04-03 20:02:14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366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农村宅基如果占用耕地应当缴纳耕地占用税。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耕地占用税暂行条例》第十条规定,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第四条 耕地占用税以纳税人实际占用的耕地面积为计税依据,按照规定的适用税额一次性征收。  第五条 耕地占用税的税额规定如下:  
(一)人均耕地不超过1亩的地区(以县级行政区域为单位,下同),每平方米为10元至50元;  
(二)人均耕地超过1亩但不超过2亩的地区,每平方米为8元至40元;  
(三)人均耕地超过2亩但不超过3亩的地区,每平方米为6元至30元;  
(四)人均耕地超过3亩的地区,每平方米为5元至25元。  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根据人均耕地面积和经济发展情况确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平均税额。  各地适用税额,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税额幅度内,根据本地区情况核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核定的适用税额的平均水平,不得低于本条第二款规定的平均税额。  第六条 经济特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发达且人均耕地特别少的地区,适用税额可以适当提高,但是提高的部分最高不得超过本条例第五条第三款规定的当地适用税额的50%。  第七条 占用基本农田的,适用税额应当在本条例第五条第三款、第六条规定的当地适用税额的基础上提高50%。
2020-04-03 20:21:30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654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一)征地补偿
1、 征收耕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
5.3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
2、 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
旱田平均每亩补偿
5.8万元。
水田平均每亩补偿
9.9万元。
菜田平均每亩补偿
15.6万元。
3、征收林地及其他农用地平均每亩补偿
13.8万元。
4、征收工矿建设用地、村民住宅、道路等集体建设用地平均每亩补偿
13.6万元。
5、征收空闲地、荒山、荒地、荒滩、荒沟和未利用地平均每亩补偿
2.1万元。
2020-04-03 20:12:3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第二套宅基地动迁补偿标准
第二套宅基地动迁补偿标准
农村里一户只有一套宅基地,但现在大部分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所以有可能继承了父亲与爷爷奶奶的宅基地,名下就有了两套宅基地,但是我国法律明确规定一户只能对一处宅基地
宅基地
人浏览
没有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空挂户口动迁补偿
空挂户口动迁补偿
拆迁中,不同的项目对于空挂户的补偿政策也不一致,户口并非获得拆迁补偿的绝对因素,也不是所有的拆迁项目都按照户口进行补偿。
房地产
次播放
什么是耕地占用税?
什么是耕地占用税?
占用耕地建房或者从事非农业建设的单位或者个人,为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缴纳耕地占用税。副标题
土地税
人浏览
耕地占用税的计税标准?
耕地占用税的计税标准?
吉地税发[2008]2号文件规定:从1月1日起占用耕地的,各地征收机关征收耕地占用税时,暂按当地原适用税额基础上提高四倍的标准进行预征,待我省耕地占用税实施办法
土地税
人浏览
(一)征地补偿1、征收耕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3万元。水田平均每亩补偿9万元。菜田平均每亩补偿15万元。2、征收基本农田补偿标准旱田平均每亩补偿5.8万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修路拆房补偿标准
修路拆房补偿标准
修路拆房补偿标准由市县人民政府根据土地类型、土地年产值、土地区位登记、农用地等级、人均耕地数量、土地供求关系、当地经济发
房地产
次播放
农村房屋拆迁补偿标准(1)被征地的村或者村民小组建制撤销的,以及建制虽然不撤销,但不具备易地建房条件的,被拆迁人可以选择货币补偿,也可以选择与货币补偿金额问等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宅基地拆迁有赔偿的。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普遍按当地政府补偿令执行,每年每个项目都不一样有具体改动。2、必须在双方平等为基础,取得双方同意签订补偿协议。3、农村居民住宅楼拆迁补偿,一般分原址回迁和异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屋被征用,地皮有赔偿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迫签订征收补偿协议怎么办
被迫签订征收补偿协议怎么办
被迫签订征收补偿协议,可以去起诉确认该协议无效。因为法律规定,受胁迫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它不具有合法性,不受法律保护。意思自治是民事行为的基本原则,协议内容应当
征地补偿
人浏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及《民法通则》的规定,解答如下:我们帮你,但是事情很复杂,麻烦你把相关材料全拿来,到律师事务所来谈。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知情权有哪些
被征地农民的土地补偿知情权有哪些
被征地农民享有的土地补偿知情权如下:1、征地公告发布后,国土部门以公告形式告知被征土地的农民土地补偿标准、数额;安置补助费的标准、数额、支付对象和支付方式等。2
征地补偿
人浏览
如果是租的,那么应当返回你租房款,补偿你搬迁费,但还要看你们双方合同的约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有土地房屋征收补偿金支付时间因具体情况而异。一般处理方式包括:1.咨询当地政府或征收部门了解具体支付时间;2.查阅相关法律法规和征收公告;3.如遇拖延支付,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征地农民还有土地吗
被征地农民还有土地吗
被征地,农民没有土地了。因为被征地农民在被征地的时候已经领取过补偿款了。被证用土地所有权属于国家所有。被征用后,农民也没有使用权了。农民未被征用的土地所有权归集
征地补偿
人浏览
征地补偿报市、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对补偿标准有争议的,可以向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申请协调;协调不成的,由批准征收土地的人民政府裁决。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征地补偿15年社保后续的怎样交
征地补偿15年社保后续的怎样交
征地补偿15年社保后有就业单位可由用人单位为其续交,属于自由职业者的可到当地社保部门提交相关材料,社保部门计算确定折算月数、个人账户退还金额,打印折算支付表,审
征地补偿
人浏览
诉讼案件是什么呢涉及金额多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拆迁人去世征地补偿款可以继承吗
被拆迁人去世征地补偿款可以继承吗
被拆迁人去世,征地补偿款不可以继承。根据法律规定,征地补偿安置方案确定时,具有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人在土地补偿费分配前死亡的,才有补偿费收益份额的保留,在安置
征地补偿
人浏览
征收土地的,按照被征收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征收耕地以外其他土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参照征收耕地的土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的标准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构成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怎么量刑?
构成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怎么量刑?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构成非法批准征收土地罪的,法院可对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致使国家或者集体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批准征收
征地补偿
人浏览
根据告知条件提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