辞职后企业沒有立即给职工停个人社保,企业规定职工自身担负全部花费,职工是不是能够回绝担负企业所交纳的一部分花费。

更新时间:2020-04-02 10:58:05人浏览
问题描述:
辞职后企业沒有立即给职工停个人社保,企业规定职工自身担负全部花费,职工是不是能够回绝担负企业所交纳的一部分花费。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625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第三十八条 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2020-04-02 10:30:07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529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关于员工辞职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种:  
1、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提出不再续签,双方互相不必做任何补偿。一般公司会提前30天征询你本人是否续签的意见,员工应当照实答复是否续签。  
2、员工主动辞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提出,双方协商补偿方案,实现离职。劳动部《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规定,只要员工按法定程序提出辞职,用人单位没有任何理由滞留员工,除非劳动者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尚未处理完毕或者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承担违约责任的,才可以拒绝办理离职手续。有的岗位因涉及机密等,需要提前通知,但最长不超过6个月的时间。但是员工必须履行提前30天书面辞职及交接工作等法定程序,否则要赔偿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经济损失。  劳动者擅自离职单位怎么处理:  劳动者擅自离职是指其未向用人单位提出口头或书面辞职报告,而随意离开所在单位及其所担任的工作职务或岗位的违法违约行为。因此,用人单位应当在教育劳动者自觉守法、守约的同时还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4条和第39条第2项的规定制定好内部规章制度,对劳动者擅自离职的行为作出限制性和处罚性的规定。这种违法的行为往往会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因此用人单位还应依据《劳动合同法》第17条第2款和第90条的规定,在劳动合同中与劳动者约定针对擅自离职行为的损失赔偿条款,能计算出损失额的,可要求其按实际损失额赔偿,无法计算损失额的,可约定一个具体的索赔数额。还可依据该法第91条的规定,要求招用该擅自离职、尚未与本单位结束劳动关系的劳动者的用人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2020-04-02 10:34:10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9717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用人单位为未劳动者缴纳社保的,劳动者受伤的,如果是属于在工作的时间内受伤的,劳动者应当携带相关资料到当地的社保部门进行工伤认定,只有认定为工伤的,等病情稳定以后,在到当地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做伤残鉴定,只有鉴定为伤残等级,才可以要求用人单位按照伤残等级进行一定的赔偿。由用人单位按照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2020-04-02 10:58:0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7301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社会保险(SocialInsurance)是一种为丧失劳动能力、暂时失去劳动岗位或因健康原因造成损失的人口提供收入或补偿的一种社会和经济制度。社会保险计划由政府举办,强制某一群体将其收入的一部分作为社会保险税(费)形成社会保险基金,在满足一定条件的情况下,被保险人可从基金获得固定的收入或损失的补偿,它是一种再分配制度,它的目标是保证物质及劳动力的再生产和社会的稳定。
社会保险的主要项目包括养老社会保险、医疗社会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等等。  企业在取得营业执照(其他单位自批准成立)之日起90日内,应当向社保机构申办社会保险登记手续。
企业与员工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并确立劳动关系的,或者虽未签订劳动合同但已形成事实劳动关系的,企业应当及时为员工办理参加社会保险手续。用人单位不得以试用期为借口,拒绝为员工参保。
  员工辞职或变换新单位社会保险如何处理?  员工从本市的一个单位到另一个单位工作,只要将《职工社会保险证》或《深圳市社会保障卡》的电脑号及身份证号码提交新单位,便可由新单位申请参保。
同时,原参保单位应在员工辞工的下一个月通过网上申报或者到社保机构为该员工办理停保手续。为保障员工的参保利益,原参保单位未及时办理停保手续的,新参保单位可以通过网上申报办理新员工的参保手续。
不论员工社保是否停交,新参保时自动将前后参保资料、缴费记录及个人账户积累额予以合并。
2020-04-02 10:54:0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企业承担本应由员工本人的社会保险费用,可否税前扣除?
企业承担本应由员工本人的社会保险费用,可否税前扣除?
问:企业为员工交纳本应由员工本人承担的社会保险费用,可否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答: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第八条规定,企业实际发生的与取得收入有关的、合理的支出,包
税款缴纳
人浏览
购买社保是法定的义务,对于社保如何购买,需要具体分析,以养老保险为例,养老保险相关手续如下:各类企业(含国有企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股份制企业、股份合作制企业、外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独资企业债务承担是怎样的
个人独资企业债务承担是怎样的
个人独资企业债务承担,应由投资人以其个人财产对企业债务承担无限责任。这个无限责任包括有三层意思:第一、企业的债务完全由投
债权债务
次播放
企业为职工缴付企业年金能否扣除?
企业为职工缴付企业年金能否扣除?
编辑导读:自2008年1月1日起,企业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在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支付的补充养老保险费、补充医疗保险费,分别在不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
税款缴纳
人浏览
企业负担员工个人部分社保费能否税前扣除
企业负担员工个人部分社保费能否税前扣除
【问题】企业为员工承担的按规定应由员工个人负担的社会保险费能否税前扣除?汇算清缴时是否应作纳税调整?【解答】《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三十五条规定,企业依照国务
企业所得税
人浏览
关于员工辞职的方式包括以下三种:1、劳动合同期满,员工主动提出不再续签,双方互相不必做任何补偿。一般公司会提前30天征询你本人是否续签的意见,员工应当照实答复是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破产清算期间能离职吗
破产清算期间能离职吗
在破产清算期间,如果劳动者按法律规定提前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提出离职要求解除劳动合同。根据《合同法》规定,劳动者提前三十
劳动法
次播放
社保里面工伤险单位报销办理流程:通常要经过工伤认定、工伤费用报销、伤残鉴定等程序。工伤认定时要填写工伤认定申请单,提供首诊诊断证明、工伤员工身份证等材料,建议到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用人单位在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后,应当能够依法缴纳社会保险,如果没有则劳动者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单位不为员工缴纳社保费用是可以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需要看劳动合同的签订情况。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房签合同一年没到期押金怎么办
租房签合同一年没到期押金怎么办
租房签合同一年没到期押金的处理办法是可以按照合同约定处理,如果合同中没有约定押金处理方式可以由双方当事人进行协商解决。租房签合同一年没到期押金收集房屋交接记录、
租房合同
人浏览
企业既然已破产,就是说他已不存在了,也就没法再为职工缴费了.如原企业员工到新单位工作应由新单位承担.如没有新单位按失业办理相关待遇.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离婚协议书算是离婚了吗
有离婚协议书算是离婚了吗
离婚协议书仅是双方达成的离婚意向,不具备法律效力。要正式离婚,需双方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领取离婚证。本文详细解读了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及法定流程,助
离婚协议书
人浏览
异地是不能申请劳动仲裁的,劳动仲裁应当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委员会对于劳动争议案件属于专属管辖,其他仲裁委员会受理案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商铺产权到期后怎样办
商铺产权到期后怎样办
商铺产权到期后的处理办法是商铺产权人申请续期并重新缴纳土地出让金。商铺产权到期后拆迁应由拆迁人给予被拆迁人相应的补偿,具体的补偿主要包括就业安置、经济补偿、安置
商铺
人浏览
你好:可以起诉解决,要求赔偿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职证明一般离职后什么时候能拿到
离职证明一般离职后什么时候能拿到
离职证明通常在劳动关系解除后即可获取,具体时间取决于用人单位流程。如遇延迟,可协商确定领取时间。本文还介绍了获取方式及劳动合同解除后的后续事项。
辞职跳槽
人浏览
事情怎么样是在哪里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骂人有录音可以拘留吗?
骂人有录音可以拘留吗?
骂人有录音可以拘留吗?本文将详细解析相关法律规定和实际操作。想了解骂人行为可能触犯的法律红线吗?跟随法律小助手法律快车,一起深入了解。
侮辱罪
人浏览
你好,什么案件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公司离职后离职证明什么时候开具
从公司离职后离职证明什么时候开具
离职证明的开具时间,一般不超过劳动者离职后的十五日。未开具离职证明,公司可能面临风险,员工也可能因此受损。了解离职证明的法律依据及重要性,保障自身权益。
辞职跳槽
人浏览
你好,这个也是不合理的哦。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如果符合条件的话是可以的哦。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