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储藏室摊位超过50%,当时的销售没有说储藏室的房率,给的图纸也没有标注尺寸,只是在合同上写下建筑面积,给销售证据的时候就泄气了,现在能退出储藏室吗?

更新时间:2020-03-03 16:47:11人浏览
问题描述:
购房,储藏室摊位超过50%,当时的销售没有说储藏室的房率,给的图纸也没有标注尺寸,只是在合同上写下建筑面积,给销售证据的时候就泄气了,现在能退出储藏室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3692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买房合同签订后如何收房


1、各种收房资料要齐备


2、和开发商共同验收新房


3、签收房文件时“留一手”

一些小区交房时,开发商要求业主必须把一些配套费用交齐后才让业主进新房查看。专家建议,在签合同时应约定“交房时,应先验房然后签收房手续。”如当初合同没有这个约定,则可采取变通的方法,在收楼文件中注明“房内情况未看”或“未验房”等字样,万一验房出现什么情况,也可保护自己的权益。


4、仔细查看《备案表》

按照规定,《竣工验收备案表》上的每一项都必须报主管部门备案,而一些开发商却用一张《备案表》来应付所有的项目。业主收房时不能只简单地看有没有《竣工验收备案表》,而是要仔细查看所购的房屋是否在该表的范围内,以及表内的各个分项是不是都备了案。


5、未收房不应提前缴费


6、发生面积误差怎么办

在商品房买卖中,应当在合同中注明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共有建筑面积,并注上房屋交付时的实测面积(产权登记面积)与合同约定面积发生误差时的处理办法,以保证一旦发生面积误差时,可以按照合同来解决。

2020-03-03 16:19:1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481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房屋的公摊面积包括哪些,  
1、整栋楼的产权人共同所有的整栋楼公用部分的建筑面积  包括:电梯井、管道井、楼梯间、垃圾道、变电室、设备间、公共门厅、过道、地下室、值班警卫室等,以及为整幢服务公共用房和管理用房的建筑面积,以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2、共有建筑面积  包括套与公共建筑之间的分隔墙,以及外墙(包括山墙)以水平投影面积一半的建筑面积。独立使用的地下室、车棚、车库、为多幢服务的警卫室,管理用房,作为人防工程的地下室都不计入共有建筑面积。  
3、公用分摊建筑面积  指每套(单元)商品房依法应当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公用建筑面积和分摊的公用建筑面积的产权归整栋楼购房人共有,购房人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对其享有权利,承担责任。  相关知识延伸阅读:房屋面积比实际面积小很多怎么办  房屋的购买者在怀疑自己所购买的商品房面积有水分时,自己测算的结果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因此,当房屋实际面积增加或减少、商品房实际面积和预售面积不同的,购房者应当委托法定的房屋测绘单位进行测算。  因为《房产测绘管理办法》第6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权利申请人、房屋权利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应当委托房产测绘单位进行房产测绘:
(一)申请产权初始登记的房屋;
(二)自然状况发生变化的房屋;
(三)房屋权利人或者利害关系人要求测绘的房屋。然后再全面收集证据的情况下,向法院提起诉讼。
2020-03-03 16:24:05
房产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685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购房人与开发商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办法》的规定,与开发商详细约定所购房屋面积确认及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特别要详细约定建筑面积不变而套内建筑面积发生误差的处理方式。
这样才能有效防止所购房屋套内建筑面积变小。另外,购房人还应注意,虽然《办法》对许多问题作了有利于购房人的规定,但在现实生活中,某些不法开发商还是会采取各种手段,胁迫、诱使购房人与其签订不利于购房人的协议,以达到其规避《办法》不利规定的目的,对此,购房人千万要当心。
  购房人自己请人测绘所住房屋的面积的依据是什么呢?建设部与国家测绘局联合发布的第83号《房产测绘管理办法》是购房人请人测绘所住房屋面积的法律依据。《房屋测绘管理办法》规定,房屋权利人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要求测绘房屋的,应当委托房产测绘单位进行房产测绘。
房产测绘单位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和本办法的规定,取得省级以上人民政府测绘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载明房产测绘业务的《测绘资格证书》。
2020-03-03 16:47:1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预售面积商品房交房时房屋实测面积与预测面积存在较大的误差,该如何处理?政策依据是什么?
预售面积商品房交房时房屋实测面积与预测面积存在较大的误差,该如何处理?政策依据是
预售面积商品房交房时房屋实测面积与预测面积存在较大的误差,该如何处理?政策依据是什么?房地产开发企业应严格按照经批准的规划设计施工,因擅自变更建筑设计等原因引起
房地产动态
人浏览
购房人与开发商签订合同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办法》的规定,与开发商详细约定所购房屋面积确认及面积差异的处理方式。特别要详细约定建筑面积不变而套内建筑面积发生误差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回迁房面积补偿标准
回迁房面积补偿标准
回征收个人住宅,被征收人符合住房保障条件的,作出房屋征收决定的市、县级人民政府应当优先给予住房保障。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
房地产
次播放
商品房销售面积
商品房销售面积
房地产动态
人浏览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
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商品房按“套”或“单元”出售,商品房的销售面积即为购房者听购买的套内或单元内建筑面积(以下简称套内建筑面积)与应分摊的公用建筑
质量与面积
人浏览
一、《认购合同》或《房屋认购协议书》是商品房买卖双方在签署预售合同或买卖合同前所签订的文书,是对双方交易房屋有关事宜的初步确认。简单说来,即是开发商承诺在一定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购买期房付款流程
购买期房付款流程
购买期房付款流程如下:1、购房者按照购房合同协定好的时间来支付房款。一般分为三次。第一次支付首付款,第二次是中期支付约6
房地产
人浏览
在买房过程中,涉及到诸多签约过程,如签订买卖合同、申请房贷以及交易过户等,这需要夫妻双方同时到场。在申请房贷时,有些时候会以夫妻名义共同申请,因此银行方面需同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于离婚共有房屋析产包括实物分割、折价分割和变价分割三种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物权法》第一百条规定:“共有人可以协商确定分割方式。达不成协议,共有的不动产或者动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
二手房屋买卖合同纠纷审判原则如下:双方可以先行私下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
房地产法
人浏览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家还是卖家承担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家还是卖家承担
二手现房交易税费由买卖双方一同承担。买家需缴纳房款1.5%的契税、0.05%的印花税、交易费、测绘费、权属登记费取证费;卖家需缴纳交易费、房款0.05%的印花税
房地产法
人浏览
你好,建议委托律师协助处理,提供专业的法律意见维护你的合法权益,南京赵菲律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如果遭遇客车乱收费,可以拨打免费物价举报电话12358进行投诉举报,也可以拨打当地运管的举报电话,进行投诉举报。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要多久放款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要多久放款呢
二手现房抵押贷款一般三周左右放款,具体可以咨询当地银行。借款人在银行开立活期存款帐户后准备贷款要求的资料,面签银行、银行报卷和审批;银行审批通过后通知借款人审批
房地产法
人浏览
这个法律问题需要看你这边的情况,再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解答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离婚怎么分割
二手房离婚怎么分割
二手房离婚分割如下:属于个人财产的分割给个人,属于共同财产的房子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确定;双方有协议的,按照协议进行分割处理;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可以根据出资人、出资
房地产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装修贷款的钱要打到装修公司,不可以打到贷款人账上,这是银行按照银保监会“三个办法一个指引”来执行的,主要是防止贷款人挪用贷款资金,保证贷款资金按照贷款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买卖二手房是否还要土地转让证
买卖二手房是否还要土地转让证
买卖二手房需要土地证。房屋和土地是不可分割的整体,在办理二手房买卖过户手续时,当事人必须提供身份证、房产证、土地证、完税证明等资料,没有土地证的二手房无法办理登
房地产法
人浏览
不一定。租房合同签名者可以办理,也可以委托他人办理营业执照。直接办理需携带相关材料,委托办理需额外提供委托书。不同情况选择不同方式,确保顺利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卖家可以不可以再修改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卖家可以不可以再修改
二手房网签了以后经双方协商卖家可以再修改。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合同内容的修改属于合同变更行为,必须合同当事人协商达成一致合意,达成合意后对修改事项双方签字确认即产
房地产法
人浏览
租售同权是在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利的前提下,使得租房居民能够与买房居民享有同等权利的举措,租售同权的权利包括租房人子女入学教育的同权以及教育、养老、医疗、公共交通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个协商不了的话,也可以通过投诉或者起诉的方式来解决
全部1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房屋租赁纠纷举证可提交租赁合同、支付凭证等。选择证据时,要确保真实、合法、与案件相关。可咨询律师,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最佳举证策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