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 我想听说我的工作上的认证书拿到了半年,现在能拿到工作上的认证吗

更新时间:2019-12-25 13:03:42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 我想听说我的工作上的认证书拿到了半年,现在能拿到工作上的认证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749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工伤鉴定是指劳动能力鉴定,是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安排鉴定是事件和鉴定地点的,在结果出来之后会给员工本人一份结果,单位两份结果的。如果结果已经出来,单位未收到工伤认定,需要自取或者邮寄的方式下达。单位是可以直接联系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咨询下达情况。《劳动能力鉴定管理办法》第八条 〔提出申请〕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用人单位、工伤职工可以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初次劳动能力鉴定申请。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时限自作出工伤认定结论之日起最长不超过2年。工伤职工本人无法提出申请的,可由其近亲属代为提出。第九条 〔提交材料〕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应当提交以下材料:
(一)劳动能力鉴定申请;
(二)《工伤认定决定书》原件和复印件;
(三)诊断证明、检查检验报告等原件和复印件,完整有效的病历;
(四)职工身份证或其他有效身份证明原件和复印件;
(五)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规定的其他材料。第十条 〔材料审核〕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应当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进行及时审核。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应当以书面形式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提交的全部材料。申请人提供的材料完整的,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因伤情复杂、涉及医疗卫生专业较多的,鉴定工作期限可以延长30日。
2019-12-25 12:50:06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5464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没有工伤认定是不可以做工伤鉴定的,只有认定为工伤的,才能在病情相对稳定的情况下做伤残鉴定。
1、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工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生的一个月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在一年内提出认定申请。
需提交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网站一般有下载)、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
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一般设立在同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一样的。
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一次性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伙食补助费、护理费等。
4、如果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无法申请工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你与用人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工伤认定。
5、相关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工伤认定办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及你所在省的工伤保险条例
2019-12-25 12:56:45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7314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办理工伤认定申请手续
  
一、 办理机构
  用人单位工商注册地的区、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
  
二、 申办条件
  
1、本市行政区域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统称用人单位)中,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从业人员。
  
2、用人单位应当自从业人员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上述规定的时间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从业人员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
2019-12-25 13:03:4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劳动者超时未申请工伤认定,还能主张工伤赔付吗?
劳动者超时未申请工伤认定,还能主张工伤赔付吗?
未在法律规定时限内申请工伤认定,劳动者能否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赔付?对此,有人认为可以,有人认为不可以。认为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主张工伤赔付的理由是,工伤保险待遇
工伤认定时限
人浏览
工伤鉴定是指劳动能力鉴定,是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安排鉴定是事件和鉴定地点的,在结果出来之后会给员工本人一份结果,单位两份结果的。如果结果已经出来,单位未收到工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般做交通事故认定书要多久
一般做交通事故认定书要多久
如果是轻微事故,当场可以下达事故认定书;一般事故在现场调查结束后十个工作日内可下达事故认定书;如果需要通过检验鉴定才能分
交通事故
次播放
工作时间缩水,赋闲还是效率
工作时间缩水,赋闲还是效率
一般人习惯的都是8小时工作制,不过,近日有泉州网友发现当地的市直机关及事业单位的上班时间只有6.5个小时,比正常的时间缩水了1.5个小时。对于网友质疑公务员及事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网络教育毕业半年多还没拿到毕业证
网络教育毕业半年多还没拿到毕业证
赵女士向市长热线12345联合杭州电视台《直播12345》栏目反映:我的女儿小王通过杭州市嘉华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读了中央广播电视大学的业余大专,到现在毕业已经半年
网购交易
人浏览
工伤鉴定是指劳动能力鉴定,是由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安排鉴定是事件和鉴定地点的,在结果出来之后会给员工本人一份结果,单位两份结果的。如果结果已经出来,单位未收到工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拖欠工资五六年还能追讨吗
拖欠工资五六年还能追讨吗
拖欠工资五六年,如果有欠条还能追讨,追讨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书写
离婚
人浏览
先申报单位,如果单位统一就可以直接申请。工伤认定工伤要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申请工伤认定,再进行劳动能力鉴定。以鉴定结果为准。报工伤步骤:1.到劳动局申报,申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按鉴定结论主张工伤保险待遇。工伤不申请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进行司法鉴定和按人身损害赔偿,是不合法的,iward人身损害鉴定标准远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请到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赔偿项目:没有致残的,赔偿医疗费、伤者住院期间的伙食补助费、生活护理费、工伤期间的工资、交通食宿费。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一般的是可以的 建议是跟客服联系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您好,可以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旷工3天算自动离职还有工资。只要是工作了,不管是工作几天,都会有工资的,即使是旷工的也有。一般在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办理工作交接之后,用人单位支付相应的工资,此外如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公司职员被开除后要起诉的,有时间限制。职工需要先申请仲裁,申请的时效期间是一年;如果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十五日内向法院起诉,该期限自职工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老板违反法律规定解雇员工的,应当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单位一直不交社保,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之日起30日内《包含试用期》都应当为劳动者缴纳社保,员工可要求用人单位补缴五险。如果用人单位用各种理由推托迟迟不予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你好!你可以收集证据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这属于调班行为,看你们之间如何约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您的退休工资卡被异地公安局冻结,工资无法入账,您首先需要联系银行了解冻结原因,同时尽快与异地公安局取得联系,申请解冻。若公安局要求提供相关证明文件,请积极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你一直在这家公司上班,之前公司没帮你缴社保,你可以要求公司补缴。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