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工人在农村因病死亡可以领多少安葬费呢

更新时间:2019-09-14 07:43:16人浏览
问题描述:
退休工人在农村因病死亡可以领多少安葬费呢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743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一,企业退休人员,死亡后家属的待遇:  1,按我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乙款的内容执行;  2,给付标准,按《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的内容执行;  二,相关条文:  1,《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乙、工人与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丧葬补助费,其数额为该企业全部工人与职员平均工资一个月。另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按其本企业工龄的长短,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数额为死者本人工资三个月至十二个月。
详细办法在实施细则中规定之。  2,《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  第二十三条工人职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时、退职养老后死亡时或非因工残废完全丧失劳动力退职后死亡时,根据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乙款的规定,除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付给本企业的平均工资2个月作为丧葬补助费外,并按下列规定由劳动保险基金项下一次付给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其供养直系亲属1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6个月;2人者,为死者本人工资9个月;3人或3人以上者,为死者本人工资12个月。
2019-09-14 07:27:16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610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1、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繁重体力劳动和其他有害健康工种的职工,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
2、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连续工龄或工作年限满10年的,经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职工。
3、因工致残,经医院证明(工人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工作能力的。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一级至四级伤残的,保留劳动关系,退出工作岗位,按月享受伤残津贴;工伤职工达到退休年龄并办理退休手续后,停发伤残津贴,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低于伤残津贴的,由工伤保险基金补足差额。
2019-09-14 07:33:59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660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单位已为离退休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在受聘期间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可按工伤处理。
该处理意见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离退休人员与现工作单位之间是否构成劳动关系以及工作时间内受伤是否适用工伤保险条例问题的答复》([2007]行他字第6号),在该答复中,最高法院认为,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第六十一条等有关规定,离退休人员受聘于现工作单位,现工作单位已经为其缴纳了工伤保险费,其在受聘期间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应当适用《工伤保险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理。
2019-09-14 07:38:59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637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工人因病死亡在家里后,按各地的规定,用人单位是要承担非因工死亡的相关待遇的。法律依据参考如下,各地区的规定可能略有不同的。《广东省企业职工假期待遇死亡抚恤待遇暂行规定》
十、职工(含离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发给丧葬补助费,供养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或供养直系亲属生活补助费)、一次性抚恤金。丧葬补助费的标准:3个月工资(月工资按当地上年度社会月平均工资计,下同);供应直系亲属一次性救济金标准:6个月工资;一次性抚恤金标准:在职职工6个月工资;离退休人员3个月工资。已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离退休人员死亡,由当地社会保险机构按养老保险有关规定发放待遇;在职职工因病或非因工负伤死亡,除有规定纳入社会保险支付的地方外,由企业按上述标准发给死亡抚恤待遇。
2019-09-14 07:43:1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发放规定是什么
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发放规定是什么
抚恤金是国家对特殊人员的抚慰和经济补偿,申请也需要到达条件,所以很多职工是比较关注的。那么,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发放规定是什么?一次性抚恤金如何分配?领取抚恤金需
损害赔偿知识
人浏览
退休职工丧葬补助金死亡丧葬费1,自2011年8月1日起,我市机关(含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下同)工作人员及离退休、退职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标准调整为:因公牺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丧葬费全由配偶继承吗
丧葬费全由配偶继承吗
丧葬费不能配偶继承,丧葬费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但是丧葬费如果没有用完的可以继
离婚
人浏览
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怎么发放
退休职工死亡抚恤金怎么发放
劳动者在用人单位进行劳动的时候相应的用人单位是有保护相应的劳动者的义务的,在劳动者发生伤亡的时候就是需要进行相应的赔偿的。下面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退休职工
人身伤害赔偿
人浏览
工伤死亡父母抚恤金的领取条件
工伤死亡父母抚恤金的领取条件
工伤死亡是一件非常悲伤的事情,而且工伤死亡的受害者一般都是很年轻的家庭成员,这类成员一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那么工伤死亡之后得到的抚恤金家属怎么分配呢?今天法律快
非工伤待遇
人浏览
一,企业退休人员,死亡后家属的待遇:1,按我国《劳动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的乙款的内容执行;2,给付标准,按《劳动保险条例实施细则》第二十三条的内容执行;二,相关条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死亡遗产继承顺序
配偶死亡遗产继承顺序
配偶死亡后,在遗产继承时,对于遗产有遗嘱的,按遗嘱内容进行分割,没有遗嘱的,法定继承即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第一顺序:配
继承
次播放
单位已为离退休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的,在受聘期间因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适用《工伤保险条例》,可按工伤处理。该处理意见来源于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关于离退休人员与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家机关离退休人员病故的,社保部门要向其遗属发放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根据民政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财政部《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各地退休人员丧葬费、抚恤金标准不一样,但一般来说丧葬费是定额给付,抚恤金依据当事人去世当月养老金标准结合当地规定的抚恤金计发月数综合计算。具体标准可以向当地社保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本市企业退休人员丧葬费为2个月本市月平均工资,另有一次性救济费6000元。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父亲死了遗产归谁
父亲死了遗产归谁
父亲去世后,遗产归属问题至关重要。有遗嘱则按遗嘱分配,无遗嘱则遵循法定继承顺序。了解遗产继承法律约束,确保遗产分配合法公正。
直系血亲
人浏览
你好,建议咨询主管部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侵占他人财产怎么量刑
侵占他人财产怎么量刑
侵占他人财产一般会构成侵占罪,量刑标准是对于侵占数额较大的,会被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等。侵占他人财产举报方法是当事人可以直接到当地的公安机关报案等。
侵占他人财产罪
人浏览
领取退休职工死亡安葬费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出生证明丢了可以补办的,程序如下:1、父母所在单位或街道办事处,出具双方结婚,生育的证明;2、医院出具分娩证明,签字及身份证复印件;3、父母双方携带户口本,身份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劳务承包开什么票
劳务承包开什么票
劳务承包开票主要使用服务业统一发票,个人代开发票流程简单,需准备身份证明、合同和税款等材料。代开发票需遵循先缴税、后开票的原则,确保税收准确性和市场秩序。
劳务派遣合同
人浏览
大人如果是出于教育目的打孩子情节轻微的,不犯法。但如果造成小孩轻伤以上后果的,犯法,会被追究故意伤害罪的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对个人的欠条怎么写打官司好用
公司对个人的欠条怎么写打官司好用
公司与个人之间的借款关系撰写欠条时应包含双方基本信息、借款原因、金额、期限等关键信息,并确保真实有效。公司欠条需满足行为人具有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真实、内容合
欠条格式
人浏览
五保户去世后其遗产继承的法律规定为:其去世之后具有遗赠扶养协议的由受遗赠人继承遗产;没有协议时,为法定继承或者遗嘱继承,其继承人在继承遗嘱之后集体组织有权要求返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占用盲道怎么处罚
车辆占用盲道怎么处罚
车辆占用盲道将受到怎样的处罚?本文详细解读了相关法规及罚款金额,包括法律依据和不同地区的罚款差异。了解这些内容,让我们共同维护盲道畅通,保障盲人出行安全。
交通标志
人浏览
你好,申请低保需要提交一下信息:1、低保申请书、承诺书、授权书;2、身份证、户籍索引复印件(原件备查);3、家庭成员收入状况证明;4、残疾人提供《中华人民共和国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不给工资条算违法吗
公司不给工资条算违法吗
公司不给工资条违法!员工有权要求企业提供工资条,作为收入的证明文件。工资条缺失时,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或申请仲裁,保障自身权益。
工资拖欠纠纷
人浏览
监护人证明内容需要包括:被监护人的姓名、年龄、性别,生父母的基本信息及是否还健在。有配偶的,还需写明配偶的基本情况。开具法定监护人证明,应该到户籍所在地,公安机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首先办理机动车过户手续,需要车辆登记人事先处理完毕车辆的违章和事故,要求车辆手续证件齐全有效,有机动车登记证书,合格证,行驶证,保险等手续材料证件。其次再由双方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律师解答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