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人我喝了一两多酒之后离开了,喝完之后有一人回家途中出车祸,我有责任吗?

更新时间:2019-06-14 06:15:44人浏览
问题描述:
跟朋友一起喝酒,三个人我喝了一两多酒之后离开了,其余两人继续喝酒,喝完之后有一人回家途中出车祸,我有责任吗?三个人我喝了一两多酒之后离开了,喝完之后有一人回家途中出车祸,我有责任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交通事故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826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主要看和受害人一起喝酒的人是否有过错,如果明知对方喝醉,而不进行劝阻,而后发生事故(如果第三人造成除外),则受害人作为一具有完全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应当意识到酒后驾车的危险性,自身负有重大过错。而一起喝酒的人过错仅在放任原告酒后驾车及未尽到一定的护助义务上,承担的仅是一种次要的过失责任。
  所以,要具体分析,一般这种情形是不负刑事责任的,除非能够证明有其他情形:比如明知对方不胜酒力而一再劝酒。而此时承担的也只是民事赔偿责任。还有种类似的情形是明知对方不胜酒力一再劝酒结果当场身亡,这个也是负民事赔偿责任。
2019-06-14 06:02:13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251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关于一起喝酒出车祸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例如: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话,可能不仅仅是赔偿的事情,还可能判处刑事责任,而其中又与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紧密相关。事故的责任是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来划分的,是根据双方当事人对发生事故所起的作用以及过错程度来确定。
另外,交警划分的事故责任会影响到赔偿责任的承担比例,因为赔偿责任是以事故责任为主要依据的。
2019-06-14 06:05:44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961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近年来的酒后事故频发,给社会和家庭都迼成了不可挽回的后果和损失,因此喝酒出事后由谁承担责任也成为人们观注的焦点问题。笔者总结认为,有六种行为人要对酒后发生的损害后果承担法律责任,甚至要承担刑事责任。
第一种是强迫性劝酒的人,如故意灌酒,刺激性劝酒,这种人要对被劝饮酒者发生的任何后果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二种是明知饮酒者不能喝酒或身体不适仍劝其饮酒的人,这种人要对对方因饮酒诱发的疾病以及酒后驾车肇事等后果承担法律责任。
第三种是共同饮酒后任酒友驾车离开的人,这种情况下发生交通事故的,同饮者不仅要对共同饮酒的伙伴承担责任,还要对因事故受害的相对方承量相应的责任。
第四种是共同饮酒后未将醉酒者安全护送的人,如饮酒者已失去或即将失去对自己的控制自能力,神志不清无法支配自己的行为时,酒友没有将其送至医院或安全送回家中,因此出事的共同饮酒者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五种是明知驾车人饮酒而唆使其酒后驾车的人,这种人不但要对发生交通事故的后果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如果明知驾车人醉酒仍唆使其驾车的还涉嫌危险驾驶罪的共同犯罪,可能要被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种是酒局的组织者要承担饮酒适度和酒后安全护送的义务,否则出事后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19-06-14 06:15:44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860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一、一起喝酒的撞了人劝酒的有没责任  一起喝酒的撞了,劝酒的存在劝酒的行为,没有尽到注意的义务,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二、饮酒、醉酒驾驶处罚新规定  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一次记12分将被降级,暂扣机动车6个月,处以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A1照5年后领取增驾,A
2、B1照3年后领取增驾。  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10日以下拘留,10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吊销驾驶证,两年内不得领取驾驶证,10年内不得增驾A、B照;  饮酒驾驶营运车的:处15日拘留,5000元罚款,吊销驾驶证,5年内不得领取,10年内不得增驾A、B照。  饮酒驾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终身禁驾;饮酒驾车一次记12分将降级,失去原最高准驾车型资格,重新学习、考试。一旦被吊销驾驶证的,10年内均不得增驾A、B照。  醉酒驾驶机动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5年内不得领取驾驶证;  醉酒驾驶营运车的,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10年内不得重新领取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不得领取大型客车、牵引车、中型客车、大型货车准驾车型。
2019-06-14 06:14:47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
喝酒时不要喝碳酸饮料
喝酒时喝碳酸饮料容易加速酒精扩散、导致醉酒,喝淡茶和葡萄糖口服液则能解酒人们在外应酬时,为了调节气氛不得不喝上几杯。可是,宿醉的感觉实在难受,于是,人们也想出一
食品安全知识
人浏览
根据你的陈述,交通事故纠纷中陪酒人不具有责任的,以交警部门事故认定书为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起喝酒喝死人了大家都有责任吗
一起喝酒喝死人了大家都有责任吗
一起喝酒喝死人了的,同桌人如果具有先行义务行为,如劝酒、灌酒等,是需要承担侵权责任的。但如果是同桌人不存在上述行为,而是
刑事辩护
人浏览
喝完酒离去朋友醉死,谁有责
喝完酒离去朋友醉死,谁有责
两人相约到酒吧喝酒,一人醉酒后另一人离去,结果醉酒者猝死,离去的同伴是否有扶助义务?朋友相约出海钓鱼,开车走高速发生车祸驾车者死亡,同伴是否有提醒义务?前天下午
民法动态
人浏览
喝酒喝出人命
喝酒喝出人命
近期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法院处理的一起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件中,被告因孩子满月,邀请亲朋好友到家中喝满月酒。该案死者靳某参加了聚会后,独自一人骑摩托车回家,途中
损害赔偿动态
人浏览
关于一起喝酒出车祸的情况,需要具体分析,例如: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话,可能不仅仅是赔偿的事情,还可能判处刑事责任,而其中又与交警部门出具的事故责任认定书紧密相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车出现交通事故借车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借车出现交通事故借车人需要承担法律责任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出借的车辆发生事故,如果不能证明车主对损害的发生有过错的,车主就不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根据法律规定,车主
交通事故
人浏览
出了车祸司机该怎么做,车祸既是交通事故。是指车辆在道路上因过错或者意外造成人身伤亡或者财产损失的事件。交通事故不仅是由不得特定的人员违反交通管理法规造成的;也可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喝酒开车撞死人,并不一定都要追究刑事责任,关键还在于驾车人在此次事故的责任划分。应该考虑下生理性醉酒和病理性醉酒的不同,在和交通肇事罪联系起来看醉酒驾车撞死人是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起喝酒的人竭力劝阻无效执意要酒驾的无责任,明知酒后驾车是违法的但不劝阻或纵容酒驾醉驾造成交通事故的,有连带责任。如果酒驾方家属以一起喝酒的人作为被告向法院提起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院结案后保险公司多长时间理赔
法院结案后保险公司多长时间理赔
法院结案作出判决之后,保险公司应当在当事人提出理赔申请后立即启动理赔程序。我国《保险法》规定,保险人收到被保险人或者受益人的赔偿或者给付保险金的请求后,应当及时
交通事故
人浏览
取决于你是否有过错,没有过错就不用承担责任。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骨折误工费保险公司会赔吗
骨折误工费保险公司会赔吗
因骨折受伤而产生的误工费用保险公司是会作出赔偿的,误工费用同样属于人身损害赔偿的范畴,应当予以赔偿。我国《保险法》规定,被保险人因第三者的行为而发生死亡、伤残或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交警部门认定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修理费高于市值保险公司能拒赔吗
车辆修理费高于市值保险公司能拒赔吗
车辆修理费若高于车辆的市值,保险公司是可以拒赔的,因其属于车辆无需修理的情形;若无法修复的,应当赔偿车辆重置费用。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因道路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企业可采取的处理方式包括:1.质疑交通事故认定书的证据充分性;2.主张员工不在合理时间下班;3.协商和解。选择处理方式时应综合考虑证据情况、员工伤情及企业实际状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人伤保险公司赔偿标准
人伤保险公司赔偿标准
受害人若受到人身伤害,则保险公司对受害人应当作出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和营养费等人身损害赔偿。《民法典》规定,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
交通事故
人浏览
醉驾将吊销驾照并追责。具体处理:醉驾吊销驾照,五年不得重获;营运车辆则十年不得重获且终生禁驾;同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严重情况可能涉及刑事处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撞坏限高杆怎么处罚
撞坏限高杆怎么处罚
撞坏限高杆是不会受到行政处罚的,但是应当承担民事责任。因为限高杆跟中间隔离带一样,都属于公共财产。人为损坏属于违反道路管理条例,需要按原价赔偿。
交通事故
人浏览
交通事故处理需及时,保护现场并报警。轻微事故可快速处理,拍照留证后撤离;一般事故需等待交警到场,配合调查;重大事故则须专业部门介入,确保处理妥善。不同情况采取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哪些资料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哪些资料
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的资料有补办驾驶证需要备齐;补办驾驶证申请人的相关身份证明材料,原件和复印件;机动车驾驶员本人的照片;动车驾驶证遗失书面证明等。
交通事故
人浏览
可以放弃车辆,但需承担法律责任。无证驾驶电动车属违法行为,需接受罚款等处罚。若罚款过多或手续繁琐,可选择放弃车辆,但应清楚此举将导致车辆被没收且无法追回。若涉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具体伤情怎么样,医院诊断证明怎么写的,
全部6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