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有五个儿子,也就是说由小儿子一直照顾老人,麻烦问下老人去世后,丧蔡费和抚恤金该谁领取

更新时间:2019-05-31 13:51:55人浏览
问题描述:
老人有五个儿子,二十多年来一直和最小儿子一起生活,也就是说由小儿子一直照顾老人,其他几个儿子不管,麻烦问下老人去世后,丧蔡费和抚恤金该谁领取,打在谁的卡上老人有五个儿子,也就是说由小儿子一直照顾老人,麻烦问下老人去世后,丧蔡费和抚恤金该谁领取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继承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43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   
(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   
(二)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由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无劳动能力的亲属。标准为:配偶每月40%,其他亲属每人每月30%,孤寡老人或者孤儿每人每月在上述标准的基础上增加10%。核定的各供养亲属的抚恤金之和不应高于因工死亡职工生前的工资。供养亲属的具体范围由国务院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规定;   
(三)一次性工亡补助金标准为48个月至60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具体标准由统筹地区的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状况规定,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备案。   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内因工伤导致死亡的,其直系亲属享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待遇。   一级至四级伤残职工在停工留薪期满后死亡的,其直系亲属可以享受本条第一款第
(一)项、第
(二)项规定的待遇。
2019-05-31 13:46:3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2556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抚恤金如何分割 死亡抚恤金是死者所在单位等给予死者近亲属和被扶养人的生活补助费。死亡抚恤金还含有一定精神抚慰的内容。死亡抚恤金发生于死者死亡后,所以不属于遗产。   基于特定身份而产生的财产权如抚恤金,不能列入遗产范围。遗产是公民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而抚恤金是职工因工死亡后,所在单位给予死者家属或其生前被抚养人的精神抚慰和经济补偿,相当于生活费,因死亡而发放的抚恤金,带有抚慰其家属的性质。由于抚恤金不是给予死者的,也不是死者生前的财产,故不属于遗产的范围,不能作为遗产继承。   死亡抚恤金的分配:如果死者所在单位对抚恤金的给付对象有规定,则按规定处理;如果没对给付对象作出规定,则应属于近亲属共有。当事人要求对该抚恤金进行分割在法律上属于对共有财产的析产。   近亲属主要指死者的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抚恤金虽然不属于遗产,但在处理时会按遗产继承人顺序进行分配,第一顺序是配偶、父母、子女,其他人员是第二顺序,如果没有第一顺序的人员,抚恤金才在第二顺序的人员中分配。   那么,对抚恤金如何分割呢?对此法律并无明确规定。根据我国目前的有关政策,享有抚恤金待遇的人必须同时具有两个条件:一是必须是死者的直系亲属、配偶;二是死者生前主要或部分供养的人。死亡抚恤金的具体分割,由当事人协商解决,如果实在协商不成,也可向法院起诉。法院一般按照均等分割原则处理抚恤金,同时也会酌情考虑各近亲属的客观情况进行分割。   单位对非因工死亡家属发放的待遇主要有两项,一是丧葬费,二是供养直系亲属救济费。两项待遇都不属于遗产,丧葬费应用于对亡者的后事处理,而供养亲属救济费由单位发放给符合条件的直系亲属。   亲属只要符合供养亲属范围和条件的,都可以享受供养亲属救济费。如果没有一人符合条件,则单位可以不发放此项待遇。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因工死亡职工供养亲属的范围规定》第三条上规定的人员,依靠因工死亡职工生前提供主要生活来源,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按规定申请供养亲属抚恤金:   
(一)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二)工亡职工配偶男年满6O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三)工亡职工父母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的;   
(四)工亡职工子女未满18周岁的;   
(五)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其祖父、外祖父年满60周岁,祖母、外祖母年满55周岁的;   
(六)工亡职工子女已经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孙子女、外孙子女未满18周岁的;   
(七)工亡职工父母均已死亡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其兄弟姐妹未满18周岁的。
2019-05-31 13:51:5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留下遗嘱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吗
留下遗嘱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吗
我们子女赡养父母,是传统也是法律上的义务,应当对父母进行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儿子和女儿都有义务赡养父母。那么留下遗嘱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吗?拒不履行赡养义务怎
赡养义务
人浏览
你好!1981年6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关于印发革命工作人员牺牲、病故证明书(试样)的通知》(民[1981]优49号):“一次抚恤金发给家属的顺序:(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孙子可以继承爷爷的房产吗
孙子可以继承爷爷的房产吗
如果有遗嘱且遗嘱上面明确表示房产由孙子继承,孙子可以继承爷爷的房产。如果没有遗嘱,一般情况下孙子是不可以继承的,但是如果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老人把家产分给儿子,女儿应不应给老人拿赡养费?
老人把家产分给儿子,女儿应不应给老人拿赡养费?
老人把家产分给儿子,女儿应不应给老人拿赡养费?赡养老人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老人没要任何报酬把子女抚养成人不管女儿还是儿子都要给老人抚养费
离婚房产
人浏览
老人去世后,子女继续领取养老金
老人去世后,子女继续领取养老金
记者昨从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获悉,2003年至2009年,全省共查出冒领养老金793人,冒领金额266万元。据了解,冒领养老金的情况包括:老人去世后,子女
养老保险
人浏览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四十五条、第四十七条规定,老年人与家庭成员因赡养、扶养或者住房、财产发生纠纷,可以要求家庭成员所在组织或者居民委员会、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家去世了车牌可以继承吗
老人家去世了车牌可以继承吗
老人家去世了,车牌不可以继承。根据《机动车登记规定》第十八条,已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权发生转移的,现机动车所有人应当自机
交通事故
人浏览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直系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一次性工亡补助金:(一)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2.赡养人应当妥善安排老年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年人迁居条件低劣的房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既然已经公证遗嘱,按照公证内容执行。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需要交税吗
配偶继承房产是不需要交税的,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夫妻之间的房屋权属变动这一情形无需缴纳契税。此外,对于法定继承人之间继受土地、房屋权属的情形,也无需缴纳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怎么分配的
二婚登记后财产分配财是由夫妻双方协议分割;如果协议不成的,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按照照顾子女、女方和无过错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属于男女双方的共有财产才能分割
继承法
人浏览
到当地的民政部门问问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诉讼时效是多长时间内
遗产继承时效是三年。继承权纠纷诉讼时效为三年,自继承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应当在遗产处理前,以书面形式作出放弃
继承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孤寡老人可以由当地人民政府予以救济,还可以和他人或有关组织签订遗赠抚养协议,将自己的遗产死后赠与受遗赠人,由受遗赠人负责自己的生养死葬。法律依据:《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要继承税吗
女儿继承父亲的房子不要继承税。我国现在还未征收遗产税。法定继承人继承房产不需要交税,而非法定继承人根据遗嘱继承房产的,需要交纳一定的费用,如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您好,可以协助处理的,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不会丧失继承权
伪造遗嘱会丧失继承权。继承人故意杀害被继承人的;为争夺遗产而杀害其他继承人的;遗弃被继承人的,或者虐待被继承人情节严重的;伪造、篡改或者销毁遗嘱,情节严重的会导
继承法
人浏览
遗嘱一般永久有效,无过期作废期限。遗嘱在遗嘱人死亡后生效,除非存在失效要件,否则不得撤销或变更。若遗嘱人实施与遗嘱相反行为,视为撤回。多份遗嘱内容冲突时,以最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
从父母继承的房子要交多少税要看房子的估值。继承父母房屋需要缴纳的税有印花税等。一般契税是3%,印花税是0.05%,法定继承人继承土地、房屋权属时,不征收契税。
继承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如果老人去世后,土地是否能够继承,最主要的还是得根据“农户是以何种方式取得的土地”以及“土地类型”来判定。一、家庭承包的土地、草地、耕地是没有继承权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可以协助处理的,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老人留下遗嘱了吗?是遗产继承纠纷吗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可以协助处理的,现在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全部10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