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民事诉讼中发回重审期限的相关规定

更新时间:2024-05-16 16:28:04人浏览
问题描述:
关于民事诉讼中发回重审期限的相关规定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7725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后,审理期限会重新计算。根据相关规定,发回重审的案件会按照第一审程序重新审判,审理期限也相应按照第一审的期限来计算。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影响案件的审理进度和当事人的权益。
2024-05-16 16:26:02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840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后,常见的处理方式是按照第一审程序重新组成合议庭进行审判。当事人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是否申请回避、提出新的证据等,以充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024-05-16 16:26:0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096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后应重组合议庭审理。具体操作包括:1. 组成新的合议庭;2. 按照第一审程序进行审理;3. 重新计算审理期限;4. 当事人可以提出新的证据和申请。这些操作旨在确保案件的公正、公平审理。
2024-05-16 16:28:0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再审维持原判会影响减刑吗
再审维持原判会影响减刑吗
在刑事案件中,如果对自己的审判结果不满意的话,很多人都会提起上诉,申请再审,但是如果再审后法院没有改判,还是跟原来的一样。那么再审维持原判会影响减刑吗?除非符合
刑事诉讼知识
人浏览
发回重审的法律规定
发回重审的法律规定
对于将上诉的案件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的法律规定包括:1、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
行政诉讼
人浏览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之探讨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之探讨
【出处】《法律科学》2011年第2期【摘要】我国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的设计和运作尚存在比较多的问题。该制度的设计与运作应当以维护当事人的审级利益,保障当事人的听
民事诉讼论文
人浏览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浅析
民事诉讼发回重审制度浅析
我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一)原判决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民事调解论文
人浏览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1、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部分,按照2%交纳;4、超过20万元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保安证的办理流程如下:1、个人向市保安公司或各县、市、区保安公司报名;2、报名需本人身份证明和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出具的无违法记录证明;3、保安公司统一到有保安培训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五保户入住养老院是免费的。乡、民族乡、镇人民政府应当与村民委员会或者农村五保供养服务机构签订供养服务协议,保证农村五保供养对象享受符合要求的供养。所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