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除收养关系包含哪些途径

更新时间:2024-05-15 08:36: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解除收养关系包含哪些途径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9013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解除收养关系的途径包括协议解除和起诉解除。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规定,收养双方能协商一致的可通过协议解除,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如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收养关系持续恶化,影响双方生活。
2024-05-15 08:33:54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5754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解除收养关系常见处理方式为协议解除或起诉解除。选择时应考虑双方协商情况,若能达成一致则选择协议解除,高效便捷;若协商无果或情况紧急,应选择起诉解除,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2024-05-15 08:34:05
婚姻家庭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695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解除收养关系可协议或起诉。协议解除需双方协商一致,到民政部门登记;起诉解除则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判决。成年养子女关系恶化无法共同生活,也可协议或起诉解除。
2024-05-15 08:36: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收养法定解除的前提条件
收养法定解除的前提条件
核心提示: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有虐待、遗弃等侵害未成年人合法权益行为的,送养人有权要求解除养父母与养子女间的收养关系。我国《收养法》第26条第2款规定:收养人
解除收养关系纠纷
人浏览
收养关系的解除途径是:协议解除、起诉解除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收养当事人能就解除收养关系达成协商的,可通过协议解除,若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解除收养关系房子归谁
解除收养关系房子归谁
解除收养关系房子归原房屋所有人。解除收养关系时,养子无权分割养父母的财产。养父母的财产属于其个人的财产,只要其没有死亡永
房地产
人浏览
解除收养关系的效力
解除收养关系的效力
根据收养法第29、30条规定,收养关系解除后,养子女与养父母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即行消除,与生父母及其他近亲属的权利义务关系自行恢复,但成年养子女与生父
解除收养关系
人浏览
解除收养关系登记办事规程
解除收养关系登记办事规程
解除收养关系登记一、行政审批的内容解除收养关系登记二、设定行政审批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收养法》第二十八条、《中国公民收养子女登记办法》(1999年5月25
解除收养关系
人浏览
收养关系的解除途径是:协议解除、起诉解除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收养当事人能就解除收养关系达成协商的,可通过协议解除,若不能达成协议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解除收养关系需要公证吗
解除收养关系需要公证吗
解除收养关系不需要公证。收养人、送养人双方协商一致,收养关系的即可解除;养子女年满八周岁以上,养子女本人同意解除收养关系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解除收养关系的方式
解除收养关系的方式
我们知道收养关系是被收养人和收养人的一种拟制血亲关系。这种关系可以依法成立,也可以依法解除的。那么,解除收养关系的方式有哪些?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解除收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分家析产程序流程是什么
分家析产程序流程是什么
分家析产程序流程先写分家协议书,再去居委会或村委核实,然后对房屋进行测量,最后房产部门受理。分家析产就类似与分割财产,它不同于继承,同时分家析产是需要缴纳个税的
收养法
人浏览
哪些情况能解除养父母子女关系协议
哪些情况能解除养父母子女关系协议
能解除养父母子女关系协议的情形是收养人和送养人协议解除;收养人不履行抚养义务或者成年养子女和养父母协议解除。收养人在被收养人成年以前,不得解除收养关系,但收养人
收养法
人浏览
夫妻俩有三个孩子离婚怎么分配抚养权
夫妻俩有三个孩子离婚怎么分配抚养权
夫妻俩有三个孩子离婚分配抚养权的原则为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年满8周岁的子女,遵循孩
收养法
人浏览
抚养与赡养有哪些区别
抚养与赡养有哪些区别
抚养与赡养的区别在于两者的性质不同、支付的费用不同、履行的义务不同等。离婚后协议变更抚养权应去法院,或者是携带相关材料到公证处部门进行公证公证。
收养法
人浏览
去法院起诉索要抚养费要钱吗
去法院起诉索要抚养费要钱吗
去法院起诉索要抚养费需要起诉费。一般请求支付抚养费的案件起诉费是300元,首先会由原告承担,待人民法院作出判决后由败诉者承担,如果判决后双方都有责任的就按照双方
收养法
人浏览
老人赡养费儿女们如何分配比例
老人赡养费儿女们如何分配比例
子女对老人赡养费的分配比例应当由子女协商,共同承担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不能以父母对其年幼时的关心、疼爱程度或者结婚时资助的多少作为砝码来衡量赡养扶助义务的多少。
收养法
人浏览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