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退休年龄,可以一次性交吗?

更新时间:2024-01-21 13:01:02人浏览
问题描述:
到了退休年龄,社会保障只交了10,可以一次性交吗?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480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可以询问工作单位和社保部门
2024-01-21 13:01:0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
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
关于退休年龄的规定很多人都不清楚,那么,女性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是怎样的?今天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谢谢阅读。据相关报告建议,从2018年开
劳动法
人浏览
到了法定退休年龄时,社保未交满15年,补交要先延期五年,如果五年后还不满15年,可以一次性补足15年,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如果要一次性补交满15年,需要一定的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达到退休年龄能不能领退休金
没达到退休年龄能不能领退休金
没达到退休年龄不能领退休工资。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的,不能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需要以下条件:一、达到
其他
人浏览
保险可以一次性补缴,但是需满足下列条件。根据一次性补缴社保政策,以下达到了退休年龄养老保险没有缴足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缴纳:(1)灵活就业人员、城镇个体工商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职人员到退休年龄可以再办理退休吗
退职人员到退休年龄可以再办理退休吗
退职人员达到退休年龄不可以再办理办理退休。劳动者因病或者非因工负伤,经过劳动能力鉴定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缴费年限满十年的
劳动法
人浏览
可以询问工作单位和社保部门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灵活就业人员到退休年龄,由市、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档案托管部门按退休审批程序到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办理退休及养老、医保待遇审批手续,本人应提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灵活就业人员到退休年龄,由市、区劳动就业管理服务机构档案托管部门按退休审批程序到市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或社保经办机构申报办理退休及养老、医保待遇审批手续,本人应提前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符合一定条件就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金,具体为:达到退休年龄并且养老金的缴费年限没有达到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至十五年。缴费年限达到十五年之后,并且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应该是不可以一次性缴纳。法律规定社保是按照年限缴纳的,而不是按照数额缴纳。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个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累计缴费不足十五年的,可以缴费至满十五年,按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不属于法律问题,请具体咨询当地社保中心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要求司法精神病等级鉴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备案这些事情,只能和平台沟通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父母将孩子赶出家门是否构成犯罪要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1、如果对年幼的或者患病的孩童拒绝扶养,情节恶劣,则具有扶养义务的人就构成遗弃罪。但如果是仅仅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