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开后是否有退休金

更新时间:2024-01-12 09:58:11人浏览
问题描述:
双开后是否有退休金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146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双开后一般是没有退休金的。如果已经缴满15年,在符合退休条件时公务员被双开后,以前已缴纳的养老保险还在,领取养老金。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到的处分为警告,则期限是6个月;记过的期限是12个月;记大过的期限是18个月;降级、撤职的期限是24个月。其中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的,不能晋升工资的档次;受撤职处分的,应该依据规定降低级别。公务员双开后后,会取消退休的保障金和其他的退休待遇。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七十九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发现存在问题的,应当提出整改建议,依法作出处理决定或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处理建议。社会保险基金检查结果应当定期向社会公布。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对社会保险基金实施监督检查,有权采取下列措施:(一)查阅、记录、复制与社会保险基金收支、管理和投资运营相关的资料,对可能被转移、隐匿或者灭失的资料予以封存;(二)询问与调查事项有关的单位和个人,要求其对与调查事项有关的问题作出说明、提供有关证明材料;(三)对隐匿、转移、侵占、挪用社会保险基金的行为予以制止并责令改正。
2024-01-12 09:57:5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5105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法律分析:退休金是由(一)基础养老金、(三)过渡性养老金(含调剂金)、(四)统筹项目内生活物价补贴及统一调整增加的部分等四部分组成。法律依据:《国务院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第一条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的工人,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应该退休:(一)男年满六十周岁,女年满五十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二)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者其他有害身体健康的工作,男年满五十五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的。本项规定也适用于工作条件与工人相同的基层干部。(三)男年满五十周岁,女年满四十五周岁,连续工龄满十年,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四)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2024-01-12 09:40:53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9672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有退休金的,连续工龄满1年,五十周岁就可以申请退休。扩展资料:养老金,又名退休金、退休费,是中国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待遇。按照国家有关文件规定,养老金定义为:在劳动者年老或丧失劳动能力后,根据他们对社会所作的贡献和所具备的享受养老保险资格或退休条件,按月或一次性以货币形式支付的保险待遇。养老金本着国家、集体、个人共同积累的原则积累、运作。当人们年富力强时,所创造财富的一部分被投资于养老金计划,以保证老有所养。1法律法规215年6月29日,中国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法律依据:《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15年7月13日。伴随着养老改革的扎实推进,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应时出台。8月2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由国务院近日正式颁布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这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史上的一项大事和重大突破,标志着数以万亿元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望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力量。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自218年7月1日起实施。[2]215年6月29日,中国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意见反馈截止时间为215年7月13日。伴随着养老改革的扎实推进,参保人数持续增加,基金规模不断扩大,养老基金投资管理办法应时出台。8月23日,中国政府网公布了由国务院近日正式颁布实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投资管理办法》。这是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发展史上的一项大事和重大突破,标志着数以万亿元计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有望成为中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力量。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自218年7月1日起实施。[2]2主要分类中国养老金主要分为两类:机关事业单位人员退休养老金和企业人员退休养老金。二者实行的不同制度,被舆论广泛称为养老“双轨制”,两者待遇差距巨大,是一种歧视性的制度,在中国已经持续2年。具体表现为三个不同:一是统筹的办法不一样即企业人员是单位和职工本人按一定标准缴纳,机关事业单位的则由财政统一筹资;二是支付的渠道不一样即企业人员由自筹账户上支付,而机关事业单位则由财政统一支付;三是享受的标准不一样即机关事业单位的养老金标准远远高于企业退休人员,差距大概是3%~5%。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由于养老保障制度的不同而造成了两者之间待遇差异较大,且这种差异已引起群众的不满,要求缩小差距、统一制度的呼声日益高涨。
2024-01-12 09:58:1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企业退休金标准是多少
企业退休金标准是多少
员工在达到劳动法规定的退休年限的时候,是可以根据劳动法的相关法律规定,来进行退休事项的申请办理的,从而完成退休流程。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看企业退休金
工资福利
人浏览
双开后一般是没有退休金的。如果已经缴满15年,在符合退休条件时公务员被双开后,以前已缴纳的养老保险还在,领取养老金。行政机关公务员受到的处分为警告,则期限是6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休金领取条件
退休金领取条件
参保人员领取退休金的条件如下:1、退休之前累计缴费年限达到15年;2、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即男性满60周岁,女性满55周岁
劳动法
人浏览
英国领取退休金的法定年龄
英国领取退休金的法定年龄
核心内容:英国的经验显示,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每推迟一年,政府可以省下130亿英镑。在未来50年,英国政府可以节省5000亿英镑。英国政府宣布,到2020年领取退休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将涨10%
企业退休人员养老金调整将涨10%
核心提示: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近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继续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水平,提高幅度按2012年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基本
劳动法动态
人浏览
双开是指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公务员双开后后,会取消退休保障金和其他退休待遇。行政机关公务员的处分决定被变更,需要调整该公务员的职务、级别或者工资档次的,应当按照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休金是否属夫妻共同财产
退休金是否属夫妻共同财产
退休金属夫妻共同财产,但双方可以协议约定归个人所有或者部分个人所有。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由《中华人民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怎样计算退休金
怎样计算退休金
退休金(PensionPlan),是企业或事业单位职工或工作人员退休后一次或分次支付给职工的服务酬劳的一部分。企业制订的退休办法,应有利于提高职工的劳动积极性,
劳动法
人浏览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干部退休年龄与级别有关,省、部级干部到65岁退休,干到70岁退休。教师的退休年龄也应当因岗位的不同区别对待,教授的退休年龄可以延到65岁,其中博导可以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办理无犯罪记录需要的材料:1、身份证,户口本。2、有单位的在所在单位出具相关证明材料。单位或开介绍信,或出具《无犯罪记录证明》,由单位领导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3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符合一定条件就可以一次性补缴养老金,具体为:达到退休年龄并且养老金的缴费年限没有达到十五年的,可以一次性补缴至十五年。缴费年限达到十五年之后,并且办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投诉乡镇卫生院渠道有:1、可以直接向卫生院医疗纠纷办公室投诉或者向卫生院内部管理部门反映;2、拨打12320全国统一卫生热线,向当地卫生监督管理机构举报;3、直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