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企业退休军转干部,丧葬费和养老金是多少?

更新时间:2024-01-04 00:26:06人浏览
问题描述:
父亲是企业退休军转干部,本月去世,丧葬费和养老金是多少?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702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法律分析:企业退休职工去世待遇和申领标准:(一)丧葬费的发放标准。一般为死亡时上年市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执行社保年度)的3个月。(二)抚恤金的发放标准。一般为死亡时上年市职工月社会平均工资的10个月。(三)遗属费的发放标准。一般按月(或者一次性支付)享受遗属费(遗属困难生活补助)。(四)个人账户养老金退付金额。以退休职工死亡前个人账户养老金余额为准。因全国各地关于退休职工去世待遇和申领标准略有差异,具体以当地人社局等有关部门要求和审批为准。法律依据:《伤残抚恤管理办法》第二十二条伤残人员从被批准残疾等级评定后的第二个月起,由发给其伤残证件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按照规定予以抚恤。伤残人员抚恤关系转移的,其当年的抚恤金由部队或者迁出地的民政部门负责发给,从第二年起由迁入地民政部门按当地标准发给。第二十三条在国内异地(指非发放抚恤金所在地)居住的伤残人员或者前往香港澳门台湾定居或者出国定居的中国国籍伤残人员,经向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申请并办理相关手续后,其伤残抚恤金可以委托他人代领,也可以委托民政部门邮寄给本人、或者存入其指定的金融机构账户,所需费用由本人负担。第二十四条在国内异地居住的伤残人员,每年应当向负责支付其伤残抚恤金的民政部门提供一次居住地公安机关出具的居住证明。当年未提交证明的,县级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应当经过公告或者通知其家属提交证明过公告或者通知其家属后60日内,伤残人员仍未提供上述居住证明的,从第二年起停发伤残抚恤金。
2024-01-03 23:48:48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762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法律分析:企业退休人员丧葬费最新规定有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由逝者直系亲属领取,如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取,需要开具相关证明。丧葬费是统一的,只随时间和地区不同有所变化。法律依据:《关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发放办法的通知》第一条自2004年10月1日起,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及离退休人员死亡,一次性抚恤金按照以下标准执行:烈士为本人生前8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因公牺牲为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病故为本人生前20个月基本工资或基本离退休费。发放一次性抚恤金所需经费按现行渠道解决。
2024-01-04 00:25:40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483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法律分析:这个要看具体地方政府的规定,以成都市为例。丧葬补助费标准:丧葬补助费标准:离休人员按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养老金的10个月计发。其中本人基本养老金低于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死亡时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个月计发。退休人员和个体参保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按本人死亡时上一年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个月计发。一次性抚恤金标准:离休人员按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养老金的10个月计发。退休人员和个体参保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按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养老金的8个月计发。法律依据:《成都市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实施办法》第二十五条(丧葬抚恤)领取基本养老金的离休、退休人员和个体参保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后,其亲属要在15个工作日内向支付其基本养老金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报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接到报告并审核死亡证明材料有效后,应及时办理支付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的手续,同时终止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一)丧葬补助费标准:离休人员按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养老金的10个月计发。其中本人基本养老金低于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按死亡时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10个月计发。退休人员和个体参保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按本人死亡时上一年四川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个月计发。(二)一次性抚恤金标准:离休人员按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养老金的10个月计发。退休人员和个体参保领取基本养老金人员按本人死亡当月基本养老金的8个月计发。(三)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领取条件、支付办法等按有关规定执行。(四)离休、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工死亡,由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后,企业不再承担丧葬补助费和一次性抚恤金。
2024-01-04 00:26:0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退休人员丧葬费标准
退休人员丧葬费标准
丧葬费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那么退休人员丧葬费标准是怎样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答疑解惑。一次性抚恤金为死者生前工资15个
劳动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退休职工死亡后丧葬费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有关法律规定,职工因工死亡,其近亲属按照下列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领取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丧葬费如何继承
丧葬费如何继承
丧葬费不属于遗产,一般情况下不能被继承,丧葬费是指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或因工残废退职后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但是丧葬费
继承
人浏览
丧葬费如何领取
丧葬费如何领取
丧葬费是用于职工因工死亡时丧葬事宜的一次性费用。那么,丧葬费如何领取?很多人都不清楚。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丧葬费如何领取相关知识,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
工伤赔偿
人浏览
退休人员丧葬费领取流程
退休人员丧葬费领取流程
退休人员丧葬费是指受害人的亲属对死亡的受害人进行安葬所产生的费用。那么,退休人员丧葬费领取流程?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解答,希望对大家有帮助。退休人员丧葬费领
劳动法
人浏览
丧葬费以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发放6个月,由逝者直系亲属领取,如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取,需要开具相关证明。丧葬费是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退休人员丧葬费怎么计算
退休人员丧葬费怎么计算
退休人员因病或非因公死亡的丧葬费标准应参考参保地标准,因交通事故等人身损害导致死亡的丧葬费为受诉地法院上一年度月社平工资
劳动法
人浏览
2021退休人员丧葬费如何领取
2021退休人员丧葬费如何领取
丧葬费是受害人的亲属对死亡的受害人进行安葬所产生的丧葬费用的支出。退休人员在家死亡其家人也是可以领取丧葬费的,那么2018退休人员丧葬费如何领取?法律快车小编为
劳动法
人浏览
退休职工的丧葬费发放标准,是当地上一年度(或前12个月)职工月平均工资×6个月。该丧葬费一般由死者的直系亲属领取,如没有直系亲属,则视情况由组织安葬的人或组织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丧葬费是指,侵害自然人的生命权致使受害人死亡的,受害人的亲属对死亡的受害人进行安葬所产生的丧葬费用的支出。一般用于逝者服装、整容、遗体存放、运送、告别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退休职工去世后有丧葬费和养老金。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退休职工死亡后,除了按照企业职工两个月的平均工资由劳动保险基金缴纳外,其直系亲属作为丧葬补助。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各地退休人员丧葬费、抚恤金标准不一样,但一般来说丧葬费是定额给付,抚恤金依据当事人去世当月养老金标准结合当地规定的抚恤金计发月数综合计算。具体标准可以向当地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要上社保中心咨询,提供死亡证明等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企业退休人员死亡的,其遗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一般丧葬费是生前领取3到6个月左右的养老金,而一次性抚恤金是10到20个月的社会平均工资。法律依据:《中华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得综合实际情形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判断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建议询问当地车辆管理所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按照合同约定来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