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果朋友用我的身份证作为紧急联系人,这会有什么法律风险吗?

更新时间:2023-11-24 09:46:15人浏览
问题描述:
您好!请问一下,如果朋友用我的身份证作为紧急联系人,这会有什么影响吗?之前他没告诉我这些信息,我并不清楚他为什么这样做,所以想请教一下,他到底用我的身份证做了什么?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481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视案情和影响认定
2023-11-24 09:46:1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身份证补办加急要多久
身份证补办加急要多久
居民身份证,分为实卡身份证和电子身份证,是用于证明持有人身份的一种法定证件,多由各国或地区政府发行予公民。并作为每个人重要的身份证明文件。那么身份证补办加急要多
身份权
人浏览
法律分析:别人贷款写的紧急联系人,对于紧急联系人是没有任何影响的。紧急联系人不等于担保人,紧急联系人说白了仅仅是在联系不上当事人的情况下的应急联系方式。所以如果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身份证丢失了,被人冒用,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身份证丢失了,被人冒用,要负什么法律责任
身份证丢失了,被人冒用,户主不要负法律责任。但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建议向警方报警。法律规定,冒用他人居民身份证或者
损害赔偿
人浏览
朋友网上贷款留当事人的电话影响就是如果朋友贷款逾期,会经常受到骚扰电话。只要不是以你的名义以及你去做担保贷款那就对你没有大的影响。银行贷款一般要求提供担保、房屋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给别人身份证号是否有危险
给别人身份证号是否有危险
给别人身份证号是有危险的。身份证是个人专用证件,法律规定不得出租、出借、转让个人居民身份证。将个人身份证给别人使用可能会
电子商务
人浏览
朋友网上贷款留当事人的电话影响就是如果朋友贷款逾期,会经常受到骚扰电话。只要不是以你的名义以及你去做担保贷款那就对你没有大的影响。银行贷款一般要求提供担保、房屋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借款的紧急联系人一般不要负法律责任。因为紧急联系人并不是合同的当事人,不需要承担借款合同中当事人的权利义务。一般只有借款人、贷款人和担保人才需要承担享有的责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可以给当地教育局的纪检组打电话即可,也可以直接向当地纪检委反映问题。教育部的举报监督热线是010-66092315和66093315,向当地教育部门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独生子女补贴政策一般由户籍所在地乡镇或街道办事处发放。办理了独生子女光荣证的父母可以每年领取最少六十元以上的补助。独生子女的父母只要是在年龄满五十九岁之后,国家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残疾证没到期是不能换证的,只有二代残疾证十年到期才可以换领三代残疾证。逾期不办理的,将失去鉴定残疾人资格,责任自负。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社保每月要交多少钱计算公式:社保月缴费基数*社保缴费比例公司社保缴费金额计算公式:公司社保缴费基数*公司社保缴费比例一般以上一年度本人工资收入为缴费基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