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个月可以申请生育津贴吗

更新时间:2023-07-14 12:46:14人浏览
问题描述:
九个月可以申请生育津贴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6996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生育津贴在生育后60天至180天之间可以申请领取生育津贴。劳动者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申请,由单位经办人持相关材料上报社保中心,在社保机构受理审批后的30个工作日内支付生育津贴。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三条劳动者在下列情形下,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
(一)退休;
(二)患病、负伤;
(三)因工伤残或者患职业病;
(四)失业;
(五)生育。劳动者死亡后,其遗属依法享受遗属津贴。劳动者享受社会保险待遇的条件和标准由法律、法规规定。劳动者享受的社会保险金必须按时足额支付。
2023-07-14 12:43:5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72888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实践中,生育津贴一般自女职工生育之日起2个月发放。生育津贴的提交流程是,自生育之日起90天内由单位提交资料,审核通过社保局进行建档,再打款给公司,再由用人单位向女职工发放。

法律依据:
《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2023-07-14 12:44:19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905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生育津贴发放标准是当月本单位人均缴费工资除以30天乘以假期天数。生育津贴一般自女职工生育之日起2个月发放。生育津贴的发放流程是自生育之日起90天内由单位提交资料,审核通过社保局进行建档,再打款给公司,最后由用人单位发放。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五十六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
(一)女职工生育享受产假;
(二)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
(三)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生育津贴按照职工所在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计发。
2023-07-14 12:46:14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生育险连续缴费9个月才可享受生育津贴
生育险连续缴费9个月才可享受生育津贴
生育险连续缴费9个月才可享受生育津贴2009年7月17日起,用人单位只有连续缴费满9个月后,生育保险基金才能支付职工生育津贴,否则由用人单位支付,这改变了此前生
职工生育保险
人浏览
法律分析:生育津贴一般在妇女分娩后三个月内由单位出示相关证明向相关主管部门办理申领手续,然后生育津贴先打到单位的账户再由单位给个人。但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政策规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个人怎样申请生育津贴
个人怎样申请生育津贴
个人申请生育津贴流程如下:1.产后3个月内把材料交女方单位人力资源部。填写登记表并由单位盖章;2.个人执此表到单位盖章并
劳动法
人浏览
生育保险报销的条件是:用人单位及劳动者已经连续缴纳生育保险费用超过十二个月,并且产前一个月仍在继续缴纳。根据社会保险法规定,用人单位已经缴纳生育保险费的,职工可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男职工可以领生育津贴吗
男职工可以领生育津贴吗
男职工也可以领生育津贴。但一般主要是由生育的女职工来领取,对于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女职工,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
劳动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生育津贴应在女职工分娩后3个月内向相关主管部门办理生育津贴申领手续。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按照国家规定享受生育津贴:享受计划生育手术休假;女职工生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无法领取。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生育医疗费和生育津贴。生育医疗费用包括产前检查、终止妊娠、分娩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生育津贴:用于保障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于职工来讲,生育津贴会在产假期间由用人单位支付而无需申请,对于用人单位来说,可以从生育次月起一年内申请拨付生育津贴。职工累计参加生育保险满1年,并且用人单位已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你好,失业保险办理的流程为:社保局规定办理失业报备,办理报备中用人单位需要向社保局递交四种材料,并加盖单位公章,审查合格后,通知失业人员前去培训并可领取失业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社保一般不能退保,但满足一定的条件,可以由单位或个人可以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会劳动保障局办理退保。办理流程具体如下:1、单位或个人携带资料到当地社会劳动保障局办理;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请问是什么原因呢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向劳动局投诉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