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婚前拆迁房是我公公的名字,婚后安置是我老公的名字,算我们的婚后财产吗?

更新时间:2019-04-23 09:30:32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婚前拆迁房是我公公的名字,婚后安置是我老公的名字,算我们的婚后财产吗?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046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以产权置换的方式取得的种类:(2001年11月1日以后居多)
1、被拆迁房是私有住房,其所有权是夫妻一方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的,此种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而不能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
2、被拆迁房是私有住房,其所有权是在结婚登记之后取得的,被拆迁房和安置房的差价是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结清的,此种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
3、被拆迁房是夫妻一方父母的私有住房,婚后该房拆迁,安置房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被拆迁房与安置房产权调换之间的差价是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结清的,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原被拆迁私有住房的评估价值可参考《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第22条规定,推定为父母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离婚时可直接将产权房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处理。
4、夫妻一方婚前承租的公有住房,婚后该房拆迁,安置房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的,应当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时应当依法分割。
5、被拆迁房是夫妻一方父母承租的公有住房,婚后该房拆迁,安置房产权登记在夫妻一方名下,差价是以夫妻共同财产出资结清的,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夫妻共同财产;拆迁时承租人购买的原公有住房的评估价值可参考《婚姻法司法解释
(二)》第22条规定,推定为父母对夫妻双方的赠与,离婚时可直接将产权房按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处理。
2019-04-23 09:11:51
征地拆迁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607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规定婚后取得住房,在没有事先特殊书面约定前提,房产证登记人不管是夫妻俩谁名字,都属于婚后共有财产,夫妻俩离婚时需要本着照顾女方和未成年子女权益出发,自行协议分割该住房产权。
  达不成分割协议的,可以到法院起诉解决。
  《婚姻法》:
  第十七条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工资、奖金;
  生产、经营的收益;
  知识产权的收益;
  继承或赠与所得的财产,但本法第十八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
  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
  夫妻对共同所有的财产,有平等的处理权。
  第十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为夫妻一方的财产:
  一方的婚前财产;
  一方因身体受到伤害获得的医疗费、残疾人生活补助费等费用;
  遗嘱或赠与合同中确定只归夫或妻一方的财产;
  一方专用的生活用品;
  其他应当归一方的财产。
  第十九条 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没有约定或约定不明确的,适用本法第十七条、第十八条的规定。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约定归各自所有的,夫或妻一方对外所负的债务,第三人知道该约定的,以夫或妻一方所有的财产清偿。
  第三十九条 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
  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应当依法予以保护。
  《婚姻法》司法解释二:
  第二十条 双方对夫妻共同财产中的房屋价值及归属无法达成协议时,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分别处理:
  1,双方均主张房屋所有权并且同意竞价取得的,应当准许。
  2,一方主张房屋所有权的,由评估机构按市场价格对房屋作出评估,取得房屋所有权的一方应当给予另一方相应的补偿。
  3,双方均不主张房屋所有权的,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拍卖房屋,就所得价款进行分割。
  第二十一条 离婚时双方对尚未取得所有权或者尚未取得完全所有权的房屋有争议且协商不成的,人民法院不宜判决房屋所有权的归属,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判决由当事人使用。
  当事人就前款规定的房屋取得完全所有权后,有争议的,可以另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19-04-23 09:15:35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841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1、离婚是双方的权利与自由,可以协议离婚(本地),也可以诉讼离婚(异地,单方面离婚)。
2、婚前财产归个人,婚后夫妻共同财产均分。但是,如果对方有过错(如出轨、家暴、虐待家人等),分割财产时可以要求过错方少分甚至不分,并可要求赔偿。
3、子女抚养根据有利于子女的利益判断。一方抚养子女的,另一方应负担生活费、医疗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抚养费按月收入的一定比例给付。
2019-04-23 09:30:32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099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你好: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1、协议离婚时,财产分割可以双方协商。
2、如果一方不同意离婚或是对财产的分割达不成一致意见的可通过诉讼方式离。
3、婚后共同财产原则上平均分,根据你的叙述,只有汽车是夫妻共同财产。
4、房子是你公公的名字,如果你们对该房产没有任何出资的话,离婚时不能分割。
5、存折是你的婚前个人财产,归你所有。
6、一岁半的女儿原则上归你抚养,对方支付抚养费。抚养费一般他固定收入的20-30%。如有需要可电话联系或面谈。
2019-04-23 09:26:12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用婚前财产婚后买房,房子是个人财产吗
用婚前财产婚后买房,房子是个人财产吗
随着社会离婚率的增高,财产纠纷成为了夫妻离婚之间的主要矛盾。因为在上个世纪或者本世纪初的人,他们当时对法律的认知不足,对自身利益的保护意识也不够,所以结婚对于财
婚前财产
人浏览
以产权置换的方式取得的种类:(2001年11月1日以后居多)1、被拆迁房是私有住房,其所有权是夫妻一方在结婚登记之前取得的,此种拆迁安置房应认定为一方个人财产,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后房产证加女方名字属于共同财产吗
婚后房产证加女方名字属于共同财产吗
婚后房产证加女方名字如果无证据证明违背其真实意思,属于共同财产。夫妻共同财产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由《中华人民共和
离婚
人浏览
新婚姻法婚前买房婚后加名字财产怎么算
新婚姻法婚前买房婚后加名字财产怎么算
现在很多人家里都有钱了,可能拥有不止一套房产,比如自己住一套给自己儿子一套住。那么这一套就可能是属于他儿子名下的房产,所以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他儿子结婚后房子怎
婚前财产公证
人浏览
婚前房产婚后加名字可以吗
婚前房产婚后加名字可以吗
不少夫妻即使在婚前已经购买了个人房产,在结婚之后都会愿意将另一半的名字加在房产证上。那么对于这种婚前房产婚后加名字的行为,法律允许吗?经过财产拥有者的同意,是可
婚前财产
人浏览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购买、共同建造的房屋,或者婚前双方共同出资购买、建造的房屋,是夫妻共有房屋,离婚时应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根据《婚姻法解释(二)》第2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新婚姻法婚后房产证上加名字算共同财产么
新婚姻法婚后房产证上加名字算共同财产么
新婚姻法婚后房产证上加名字算共同财产。如果是个人财产加上配偶的名字,属于赠予行为,并且赠予已经完成。婚后房屋加上对方的名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婚姻法司法解释三对婚后取得房产的一种情况进行了明确规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资为子女购买的房产,产权登记在出资人子女名下的,视为只对自己子女一方的赠与,该房产应认定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按法律规定,婚后夫妻共同购买的房屋,除夫或妻一方父母出资购买明确归夫或妻一方以外的,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所以在房屋过户办理权属证时,你可以要求在共有人一栏写上你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婚后的房产即使没有加上你的名字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加上名字对你更加有保障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受理后多长时间才能宣判
受理老人财产分配官司后一般三至六个月宣判。如果人民法院是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一般需要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宣判,若是有特殊情况导致延长了的,就可能会超过六个月;如
民事案由
人浏览
主要看钱是婚前昏后谁出的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算婚前财产,但你可以要求补偿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拆迁征用纠纷可通过行政诉讼解决。选择行政诉讼前,可先尝试与征收方协商,或申请行政复议。若协商无果或复议不满意,再提起行政诉讼,以维护自身权益。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资建房拆迁补偿可选择重建、安置房或货币补偿。具体选择应综合考虑个人需求、补偿条件及市场情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补偿方式。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按照当地政策以及相关规定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执行局最怕的投诉电话是12345。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简称12345热线),指各地市人民政府设立的由电话12345、市长信箱、手机短信、手机客户端、微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针对管辖权异议上诉被驳回,常见的处理方式包括接受裁定、申请再审或寻求专业法律意见。具体选择应基于案件实际情况、法律依据及自身诉求,综合考虑时间、成本等因素,做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可以先协商处理,协商不成的,可以申请调解、仲裁和诉讼等途径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具体何种方式最为有效管辖还是要看当事人个人的意愿。法律依据:《中华人民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按照当地政策以及相关规定处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