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孩子的学籍学校不给是违法的 吗?

更新时间:2023-06-28 17:22:08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家孩子的学籍学校不给是违法的 吗?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348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你好,这种情况可以起诉的
2023-06-28 17:20:16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550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您好,可以向教育局投诉!
2023-06-28 17:20:34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7224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你好:可以起诉看证据了
2023-06-28 17:22:0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不给小孩上学违法吗
不给小孩上学违法吗
在我国,不让适龄未成年人上学是违法行为。本文详细解读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关于学前教育和义务教育的规定,以及父母或其他监护人的责任。如何确保义务教育得到实
违法处分
人浏览
学校将学生的东西没收若依据的是学校的明文规章制度,则是合法的。我国《教育法》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行使的权利包括:按照章程自主管理;组织实施教育教学活动;招收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学校不给办学籍是否合法
学校不给办学籍是否合法
学校不给办学籍不合法。学校应当在报到时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转学的,学校应该
行政管理
人浏览
体罚学生违法吗
体罚学生违法吗
现在经常听到有的老师则是体罚学生,那体罚学生违法吗?下面法律快车小编为你解答疑惑。体罚学生是违法行为,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妇女儿童权益
人浏览
不让孩子上学一般由当地乡镇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给予父母或者其他法定监护人批评教育,责令限期改正;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才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学校不给办学籍违法吗
学校不给办学籍违法吗
学校不给办学籍违法。学校应当在报到时对新生入学资格进行初步审查,审查合格的办理入学手续,予以注册学籍。转学的,学校应该按
行政管理
人浏览
1、家长不交学费一般是可以的告的,只要是接受高中以下教育的子女仍然有权利向父母索要抚养费。但是高中教育不属于义务教育,所以父母没有义务支付子女的高中学费。既然没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1、转学必须要先联系接收学生的学校,你必须先去这所学校取得联系,2、在该学校同意接收你小孩的情况下,拿一个接收条文去你小孩的学校盖章鉴字后,再给你的小孩打转学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根据《社会保险法》的规定,社保个人账户不可提前支取,即不可退保,建议办理社保转移接续,日后可由个人或者在新单位接续参保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一般哪里工作购买哪里的社保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在异地是可以办理护照的,内地居民可在全国各地申请补办入境证件。申请者可申请更换普通护照、澳门通行证、香港通行证、台湾通行证,申请手续与户籍相符。公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建议到监狱管理局查询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