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对方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怎样才能找到他现在的地址

更新时间:2023-05-23 00:56:13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知道对方的身份证号码,以及手机号码,怎样才能找到他现在的地址
2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748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知道地址吗?有没有证据
2023-05-23 00:55:49
综合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742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首先你应该得知道被告是哪里的人,根据他的工作地点去到他的单位核实,这样就可以找到被告人的信息了。
2023-05-23 00:56:13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身份证归属地怎么查询
身份证归属地怎么查询
身份证归属地查询需谨慎,直接通过人名查询身份证号码不可行。本文介绍了通过身份证号码查询归属地的合法途径和操作流程,并强调遵守网络安全法规的重要性。
隐私权
人浏览
身份证号码可以查询姓名,但是因为身份证属于个人隐私,如果通过身份证查询别人的姓名属于违法行为,所以如果是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向公安机关申请,同意之后才可查询。法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打官司怎么知道对方的身份证信息
打官司怎么知道对方的身份证信息
想要打官司但是不知道对方身份证信息的,可以委托律师查询,一般是去法院申请《调查令》,拿着调查令去当地派出所和户籍中心去调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您是什么事情呢?对方是哪里人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有身份证号码可以查到详细地址吗
有身份证号码可以查到详细地址吗
有身份证号码可以查到详细地址。但是只有公安机关或者相关人员能够依照职权查询,不能随意查询。居民身份证登记的项目包括:姓名
行政管理
人浏览
你好,现有证据不充分,还要有其他证据来辅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可以委托律师帮您查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具体是什么情况,可以详细说一下。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知道对方身份证号码是可以查到对方的身份证住址的,找律师查就可以,但是现在居住地址不太容易查到,要看在公安那边有没有登记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
临时身份证的用途限制如下:时间限制,临时身份证只有三个月的有效期;时效限制,需要长期保存复印件的业务不能使用;功能限制,需要刷身份证读卡的无法使用,临时身份证没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通过身份证知道对方联系方式的办法:当事人可通过该身份证名下的银行卡、电话卡等登记信息取得其联系方式。但前述登记信息,个人一般是不能查询的,只能在诉讼中,申请法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异地办理身份证
中学生第一次不可以异地办理身份证。初次办理身份证必须要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办理。补办和换领居民身份证才可以异地办理。异地换证是为了在外地的群众就近办理身份证明。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你好,建议友好协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五险一金是国家强制性的,以个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基数,公司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缴纳,因此每个人五险一金并不相同。除此之外,各地可能略有不同。五险包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北京网上怎么办理居住证
在网上办理北京居住证的流程包括有:登录北京市居住证服务平台;进行居住证办理申请;现场提交证明材料;在线领取电子版居住证等。我国《居住证暂行条例》规定,申领居住证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银行卡被冻结,首先找所属银行查询被冻结的原因,以及是被哪个机构冻结的,然后再去处理解冻的问题。可能是银行方面冻结的,也有可能是公安机关或者法院冻结的,应该是先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能否作为证据
扫描件是可以作为证据的。但证据效力比较小,如果没有其他证据来证明合同内容,法院通常不会采信该扫描件。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书证应当提交原件。提交原件确有困难的,可以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需要证据吗
经济纠纷起诉在立案阶段是不需要证据的。立案需要满足的条件是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
法律分析:报销比例门槛费以上至3000元报88%,3000-5000元报90%,5000-10000元报92%,10000元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内的报95%,其中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法院拿吗
民事起诉书不是到法院拿,是起诉书书写好或者是委托他人写好提交给法院。民事起诉状,是指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在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或者与他人发生争议时或者需
民事诉讼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