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下班途中员工自己发生车祸死亡,雇人单位要承担责任吗?没有签劳务合同

更新时间:2019-03-15 10:37:51人浏览
问题描述:
上下班途中员工自己发生车祸死亡,雇人单位要承担责任吗?没有签劳务合同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619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可以申请工伤认定,认定后单位没缴纳工伤保险的,费用单位承担属于交通事故的,优先肇事者承担相关赔偿费用,肇事者逃逸或者没赔偿能力,可以要求单位承担或者工伤保险先行支付《社会保险法》第四十一条 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
  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的工伤保险待遇应当由用人单位偿还。用人单位不偿还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可以依照本法第六十三条的规定追偿。第四十二条 由于第三人的原因造成工伤,第三人不支付工伤医疗费用或者无法确定第三人的,由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
工伤保险基金先行支付后,有权向第三人追偿。
2019-03-15 10:16:5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8893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第十五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视同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  
(二)在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活动中受到伤害的;  
(三)职工原在军队服役,因战、因公负伤致残,已取得革命伤残军人证,到用人单位后旧伤复发的。  职工有前款第
(一)项、第
(二)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有前款第
(三)项情形的,按照本条例的有关规定享受除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外的工伤保险待遇。
2019-03-15 10:24:21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65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在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的情况下,劳动者要先和用人单位协商,如果协商无法解决,则可以通过以下法律途径来解决:  
(1)向当地劳动保障监察机构投诉举报;  
(2)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要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3)通过诉讼途径解决。这又分三种情况:一是针对劳动纠纷案件,经劳动仲裁后任何一方不服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二是经仲裁后都服从,劳动仲裁裁决生效后,用人单位不执行的,劳动者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三是属于劳务欠款类的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019-03-15 10:33:42
劳动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4739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上下班时间遇到事故死亡,如果是交通事故,且不是劳动者主要责任的,按《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可以认定为工伤的。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 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
(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
(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等意外伤害的;
(四)患职业病的;
(五)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伤害或者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
(六)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
(七)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认定为工伤的其他情形。
2019-03-15 10:37:51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不能认定为工伤?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能不能认定为工伤?
能。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属于工伤。当劳动者在上下班途中遭遇机动车事故的,他既可以向侵权人提出赔偿,也可以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赔偿。用人单位赔偿后可
交通事故工伤赔偿
人浏览
你好,具体情况了解一下。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雇佣关系死亡赔偿标准是什么
雇佣关系死亡赔偿标准是什么
第一、劳动者遭受人身损害的。雇主应当就其治疗支出的各项费用以及误工减少的收入,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等给予赔偿。第二
工伤赔偿
次播放
在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事故是工伤吗?
在上下班途中发生机动车事故是工伤吗?
《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第(六)项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机动车事故伤害的,应当认定为工伤。对此规定,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把握:一是对在上下班途中应作广义的理解
工伤认定
人浏览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不算工伤?
上下班途中发生交通事故算不算工伤?
上下班路上通到交通事故算不算工伤?厂里说不算,员工吓坏了,要医生写是自己摔伤的。现在员工要重新认定为工伤,遇到麻烦一大堆。昨天,为了改回病历,律师差点将医院告上
工伤认定
人浏览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六条同时投保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以下简称“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商业保险(以下简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喝酒死亡赔偿新规定
喝酒死亡赔偿新规定
喝酒死亡赔偿新规定为:共同饮酒的人有下列四种情形需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1、在饮酒过程中有明显的强迫性劝酒行为。2、因喝酒
损害赔偿
次播放
工伤认定是劳动行政部门依据法律的授权对职工因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是否属于工伤或者视同工伤给予定性的行政确认行为。劳动者在工作或视同工作过程中因操作不当或其它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第十四条职工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认定为工伤:(一)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二)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企业按照以下规定执行。1.第三十三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可以认定为工伤,如果是本人的主要责任事故,则不能认定为工伤。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员工在上下班途中遭受意外,视为工伤,用人单位如未缴纳工伤保险,该工伤员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由用人单位支付。但如果该交通事故由第三人造成,医疗费如第三人已支付的,用人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如果死者承担的不是主要责任或全部责任,就属于工伤。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处理方式包括协商、劳动仲裁和诉讼。面对公司单方面解除合同的情况,员工可先尝试与公司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依据《劳动合同法》向劳动仲裁机构提起仲裁,要求支付经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公司搬迁应支付补偿。如公司拒绝,可:1.与公司协商,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2.保留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单等;3.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举报;4.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你好,要看学校是如何规定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员工上班摔掉牙齿,可申请工伤认定。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通过协商、调解或诉讼等方式处理。选择时应综合考虑处理效率、成本及双方关系等因素。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由建设方负责费用,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放线定位。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