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乙双方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以后,要怎样才能具有法律效益?

更新时间:2018-07-16 09:22:38人浏览
问题描述:
甲乙双方在签订房屋租赁合同以后,要怎样才能具有法律效益?
3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58815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租赁当事人对房屋租赁期限没有约定,依照法律规定仍不能明确的,视为不定期租赁。租赁时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承租房屋,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租赁期限为不定期。  不定期租赁的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租赁合同,但出租人解除租赁合同应当在合理期限前通知承租人。
公有居住房屋出租不属于不定期租赁。  租赁合同中未约定租赁期限的,且出租人确因住房困难要求收回房屋自住的,应当准许。但出租人应当给予承租人另行租房的准备时间。  如果承租人有条件搬迁而不腾房,则应限期搬迁。
  如出租人不急需收回全部出租房屋,可以让承租人腾出部分房屋,或另行签订租赁合同。
2018-07-16 09:01:06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230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签房屋租赁合同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一、注意审查主体资格


(一)出租人是否具备主体资格

出租人是否具备出租房屋的主体资格,直接关系到合同的效力问题,所以应予以充分重视。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审查:


1、出租人为自然人的,是否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审查其居民身份证或户口薄;


2、出租人系法人或其他组织的,是否依法成立,审查其营业执照,看其是否年检并进行必要的工商查询;


3、出租人是否享有出租房屋的实体权利。


(二)承租人是否具备主体资格

审查承租人是否具有合法的身份,如暂住人口承租房屋的,必经持有公安机关核发的暂住证;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必经持有合法有效的营业执照。

特别注意:《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第二十二条规定:“机关、团体、部队、企业事业单位不能租用或变相租用城市私有房屋。如因特殊需要必须租用,须经县以上人民政府批准。”


二、注意审查房屋是否存在禁止出租的情形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住宅用房的租赁,应当执行国家和房屋所在城市人民政府规定的租赁政策。租用房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由租赁双方协商议定租金和其他租赁条款。”

根据《城市房屋租赁管理办法》第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房屋不能出租:


(一)未依法取得房屋所有权证的;


(二)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依法裁定、决定查封或者以其他形式限制房地权利的;


(三)共有房屋未取得共有人同意的;


(四)权属有争议的;


(五)属于违法建筑的;


(六)不符合安全标准的;


(七)已抵押,未经抵押权人同意的;


(八)不符合公安、环保、卫生等主管部门有关规定的;


(九)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禁止出租的其他情形。”


三、注意审查租赁期限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二十一条规定:“租赁期限不能超过二十年。超过二十年的,超过部分无效。”

应严格仔细审查合同的起租日,同时注意有无在一定期限内免租的约定及是否有表明装修期内免租的约定。

应严格仔细审查合同的起租日,同时注意有无在一定期限内免租的约定及是否有表明装修期内免租的约定。


四、注意关于其他条款的审查


(一)修缮条款;


(二)转租条款;


(三)保险条款:


(四)合同的变更与解除;


(五)违约责任条款;


(六)免责条款;


(七)争议解决条款;


(八)备案条款。


五、审查租金、租赁保证金和有关费用及支付方式、期限

2018-07-16 09:03:05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9648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拟定房屋租赁合同的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1、合同要写明双方当事人的情况。


2、住房具体情况住房的具体位置、住房面积、住房装修情况、配备设施和设备,住房的产权及产权人,及是否得到产权人的委托出租住房。


3、合同要注明租房用途。


4、合同要写明租赁期限。


5、房租及支付方式住房租金由出租人和承租人协商确定,在租赁期限内,出租人不得擅自提高房租。


6、住房修缮责任出租人是住房的产权人或产权人的委托人,所以修缮住房是出租人的责任。


7、住房状况变更承租人应该爱护住房和各种设施,不能擅自拆、改、扩建或增加。


8、合同应约定是否同意转租。


9、违约责任在签订合同时,双方就要想到可能产生的违反合同的行为,并在合同中规定相应的惩罚办法。


10、租赁合同的变更和终止如果在租赁过程中出租人和承租人认为有必要改变合同的上述各项条款,如租赁期限、租金等,双方可以通过协商对合同进行变更。

2018-07-16 09:22:3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双方私下签定的离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双方私下签定的离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
双方私下签定的离婚协议是否具有法律约束力?离婚协议中关于财产分割的条款或者当事人因离婚就财产分割达成的协议,对男女双方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
离婚协议书
人浏览
合同内容未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的,双方签字合同即成立并有效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传真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传真合同具有法律效力吗
由一方签章后传给另一方直接签章产生的传真件可视为原件,具有法律效力。仅以传输文本、图像为目的的传真件在性质上类似于复印件
合同法
次播放
公司章程具有的法律效益
公司章程具有的法律效益
公司章程具有的法律效益1、公司章程使公司受约束。公司章程是公司组织与行为的基本准则,公司必须遵守并执行公司章程。根据公司章程,公司对股东负有义务。因此,一旦公司
公司章程
人浏览
股权转让协议具有什么效力?
股权转让协议具有什么效力?
有限责任公司股权转让协议的效力认定应当适用民法通则、合同法的有关规定进行判断。根据民法通则第五十五条、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合同自成立时起即生效,
股权转让协议
人浏览
只要不违反公序良俗和法律的强制性规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定和订哪个具有法律效益
定和订哪个具有法律效益
定和订,定具有法律效益。定金是属于一种法律上的担保方式,目的在于促使债务人履行债务,保障债权人的债权得以实现。而目前我国
合同法
人浏览
下面是个人与企业合伙协议的范本,供您参考。甲方:乙方:____先生(或女士,下同)装饰服务部(以下简称“甲方”)与____先生(以下简称“乙方”)经过友好协商,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双方签字生效,一诺千金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赁当事人对房屋租赁期限没有约定,依照法律规定仍不能明确的,视为不定期租赁。租赁时间届满,承租人继续使用承租房屋,出租人没有提出异议的,租赁期限为不定期。不定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只要不违反法律规定,是有效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您好,就您所述情况,别人暧昧,冷暴力,用语模糊,法律实践中不好界定范围。
全部7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只要不违法就可以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法律分析:押金和定金能不能退回要取决于给付押金或定金的一方当事人是否履行合同义务,若如约履行合同义务的,则押金或定金都会退回。若不履行合同义务,比如反悔不租房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法律分析:押金和定金能不能退回要取决于给付押金或定金的一方当事人是否履行合同义务,若如约履行合同义务的,则押金或定金都会退回。若不履行合同义务,比如反悔不租房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家具交定金后一般情况下是不可以退款的。买家具交的定金一般在支付定金一方交纳家具价款时抵作价款或者收回。如果是支付定金一方当事人违约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无权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想要转让合同有效应该写当事人的信息、转让的事项、双方各自应该承担的权利义务以及违约责任与解决争议的条款。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的签订转让合同,并且合同内容不会违反法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