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一直骚扰我,还发朋友圈侵犯我的个人隐私,我也报案了,但是依然没解决,骚扰电话还是不停的打

更新时间:2019-03-06 07:33:58人浏览
问题描述:
你好,有人一直骚扰我,还发朋友圈侵犯我的个人隐私,我也报案了,但是依然没解决,骚扰电话还是不停的打,我该怎么做呢?有人一直骚扰我,还发朋友圈侵犯我的个人隐私,我也报案了,但是依然没解决,骚扰电话还是不停的打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0701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属于电话骚扰侵权行为,可以起诉。要求停止损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同时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收集到相关证据后,即可向法院提起诉;
  公民的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当公民的健康权受到侵犯时,既可以要求致害人就医疗费等费用进行赔偿,也可以要求致害人给予精神上的抚慰。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自然人因健康权遭受非法侵害,向人民法院起诉请求赔偿精神损害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予以受理。
”第8条第2款规定:“因侵权致人精神损害,造成严重后果的,人民法院除判令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等民事责任外,可以根据受害人一方的请求判令其赔偿相应的精神损害抚慰金。
2019-03-06 07:21:27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17437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打骚扰电话,骚扰他人,是违法乃至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相应的行政责任乃至刑事责任。根据治安处罚法,可以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二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五)多次发送淫秽、侮辱、恐吓或者其他信息,干扰他人正常生活的;
2019-03-06 07:26:55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0199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消费者的各项权利逐渐受到重视,其隐私权的具体内容表现为:
1.知情权。当经营者、网站等部门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了解私人活动或察看私人领域时,消费者有权知道这些信息将用于什么目的,收集了哪些个人信息。知情权应当是全面的、完整的,这是行使选择权的基础。
2.选择权。消费者的选择权就是指个人有权许可或禁止某个主体以任何方式收集和使用自己个人信息,了解和掌握私人活动及私人领域的权利;还拥有对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及私人领域情况使用用途的选择权,这种许可或禁止的内容可以是全部的也可以是局部的。
3.三是使用权。作为隐私权利人,消费者为了一定的目的,可以对隐私进行积极使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方面的需要,这既是权利人本有的权利,也是支配权的本有之义。权利人对隐私的使用,不仅指自己的使用,也包括准许他人使用。
4.收益权。消费者的个人信息具有财产权的性质,是经营者希望获得的潜在商机,由此产生的收益权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二、我国消费者隐私权的法律保护现状
  
(一)我国的法律保护
  我国《民法通则》没有将隐私权作为公民的一项独立的人格权加以保护,只是简单地规定了与公民的隐私权有关的肖像权、名誉权。事实上,隐私权、肖像权和名誉权同属于人身权中不同性质的权利,这样所带来的结果是法律保护隐私权的实际效力减少,隐私权寻求法律保障的实际可诉性、可操作性降低,不利于受害者请求司法救济。我国《刑法》没有规定侵犯隐私权罪,司法实践中对公民隐私权的刑法保护主要参照《刑法》第252条和第253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
(七)》的规定。具体来说,就是从个人信息获取和泄露的角度对我国公民的隐私权保护作出了刑法规定,仅限于以侵犯通信自由罪和私自开拆、隐匿、毁弃邮件、电报罪来处理侵犯公民隐私权的犯罪行为。
2019-03-06 07:32:35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9892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  
(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像、住址和电话号码。  
(2)非法刺探他人财产状况或未经本人允许公布其财产状况。  
(3)私拆他人信件,偷看他人日记,刺探他人私人文件内容,以及将他们公开。  
(4)调查、刺探他人社会关系并非法公诸于众。  
(5)干扰他人夫妻性生活或对其进行调查、公布。  
(6)将他人婚外性生活向社会公布。  
(7)泄露公民的个人材料或公诸于众或扩大公开范围。  
(8)收集公民不愿向社会公开的纯属个人的情况。
2019-03-06 07:33:58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催收骚扰通讯录犯法吗,可以报警吗
催收骚扰通讯录犯法吗,可以报警吗
催缴债务人进行还款的是不违法的,但是骚扰债务人的联系人的,就是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的,是可以报警告你骚扰的,是要承担法律责任的。那么今天就跟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看
刑事犯罪
人浏览
根据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经营者收集、使用消费者个人信息,应明示收集、使用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并经消费者同意。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直被诈骗电话骚扰怎么办
一直被诈骗电话骚扰怎么办
一直被诈骗电话骚扰的,当事人可以到当地公安机关报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
刑事辩护
人浏览
朋友圈发布信息攻击产品质量是否侵犯名誉权
朋友圈发布信息攻击产品质量是否侵犯名誉权
法人享有名誉权,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法人的名誉。是否构成侵犯名誉权的责任,应当根据受害人确有名誉被损害的事实、行为人违法、违法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有因果关系
损害赔偿案例
人浏览
一个公交车性骚扰者的自白:从被骚扰到骚扰人
一个公交车性骚扰者的自白:从被骚扰到骚扰人
采访:昏暗中,他戴着墨镜这是一次很特殊的采访。8月16日夜,记者接到一个陌生男子的电话:请问你是记者吗?哦,我打听你的电话好久了电话那头,声音有些急促。是这样的
女性性骚扰
人浏览
在我国现行法律中,只有《侵权责任法》第二条讲民事权益范围中包括了隐私权根据我国国情及国外有关资料,下列行为可归入侵犯隐私权范畴:1、未经公民许可,公开其姓名、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发朋友圈诋毁怎么报警
发朋友圈诋毁怎么报警
1、发现被发朋友圈诋毁之后,保留被诋毁的证据;2、向当地的警方报案;3、警方受理案件,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时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一、通过发手机短信,对他人进行侮辱、谩骂,如并未在公开场合侵犯他人的名誉,也没有公然散布不利于他人的言辞,无法证明该人发短信的行为,使他人的社会认可度下降,则该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属于电话骚扰侵权行为,可以起诉。要求停止损害,赔礼道歉,赔偿损失,同时可以要求赔偿精神损失费。收集到相关证据后,即可向法院提起诉;公民的健康权受法律保护,当公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六安市住房公积金提取流程是怎样的
六安市住房公积金提取流程是怎样的
在六安市,提取住房公积金需要遵循一定流程。本篇文章详细的介绍了六安市住房公积金的提取步骤以及条件,帮助你了解并顺利操作。
住房公积金
人浏览
住房公积金用途有哪些
住房公积金用途有哪些
住房公积金不仅用于购房,还可用于租房、翻修等。了解公积金的多种用途,以及在不同情境下的提取条件,帮助你更好地规划个人财务。本文详细解析了公积金的各种用途及提取规
住房公积金
人浏览
你好:可以起诉解决,也可以报警解决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对处罚不服的,可申请行政复议或提起行政诉讼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办理个体户社保的步骤是什么
办理个体户社保的步骤是什么
办理个体户社保的步骤是准备好相关的申请材料去户籍所在辖区社保机构征收部门个人缴费窗口交费即可。其中,个体户一般会按在岗职工月工资的20%或18%缴纳基本养老保险
社会保障
人浏览
法院起诉欠钱不还要花费的费用如下:1、案件诉讼标的不超过1万元的,每件交纳50元;2、超过1万元至10万元的部分,按照2.5%交纳;3、超过10万元至20万元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次酒驾有时限吗
二次酒驾有时限吗
二次酒驾没有时间限制,只要再次饮酒驾驶,都将面临严重的法律后果。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的规定,二次酒驾者将面临拘留、罚款和吊销驾照的处罚,甚至可能终身
酒后驾车处罚
人浏览
学校强制补课属于违法行为。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补课是指学生因为病假、事假或公假耽误正常上课,而造成了缺课现象之后,需要进行的补习功课的活动过程。法律依据:《义务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上诉被驳回多久生效
上诉被驳回多久生效
上诉被驳回后判决在二审判决送达时生效,法律规定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的,可以在15天内提出上诉。上诉被驳回的情形主要有原判决违法缺席判决,要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
上诉申诉
人浏览
您好,交了多少的报名费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二次酒后驾驶吊销多长时间
二次酒后驾驶吊销多长时间
二次酒后驾驶吊销驾照期限为两年,行政复议申请期限为60日,酒驾撞人逃逸刑期可达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本文将详细解读这些法律条款,帮助大家了解相关法律责任。
酒后驾车处罚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