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当时说她离婚了。我提出分手。多次催要均不还,110到场后说是民事案件他们不负责。请问我改如何处理?

更新时间:2019-06-13 17:42:56人浏览
问题描述:
我在6年前认识一个人三门峡的女人、她当时说她离婚了。我们在一起生活了、其中我一直催促结婚、16年才发现她没有离婚(期间她让我看过离婚证,经了解是假的)我提出分手。她也答应归还我们在一起我所花的费用大约6万元(有电话录音)。多次催要均不还,今年春节我在市区发现了她、进行了控制并报警、110到场后说是民事案件他们不负责。并告诉我不能进行违法行为,当场将她放了。我去三门峡当地几次、均无结果,请问我改如何处理?她当时说她离婚了。我提出分手。多次催要均不还,110到场后说是民事案件他们不负责。请问我改如何处理?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0240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民法通则规定民事主体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系民事法律行为。男女双方约定或一方自愿给付分手费的行为,显然是男女双方解除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时,设立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合法行为,这一行为的法律后果即产生分手费。
分手费既然是男女双方设立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的民事法律行为的产物,那么分手费必然会受到民法通则的调整。所以,从民事法律行为方面来分析,处理分手费纠纷可适用民法通则相关条文来作出裁判。
另外,男女双方解除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时,双方约定或一方自愿给付分手费的行为实质就是双方约定民事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该行为产生的民事法律关系是双方解除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后建立的新的民事合同关系,该民事合同关系的内容就是一方按约定或承诺给付对方分手费,对方接受分手费。
既然分手费是男女双方解除恋爱、同居、婚约以及婚姻关系后建立的新的民事合同关系,那么,在解决分手费纠纷时就可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以下简称合同法)的相关规定来处理。
因此,纵使目前我国法律对分手费尚无明文规定,但从产生分手费的民事法律行为以及该行为所建立的民事法律关系角度来考量,处理分手费纠纷可适用民法通则和合同法的相关规定。
2019-06-13 17:22:05
民事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2243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4分钟内

1、没有结婚证而起诉离婚的,根据法律规定要按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2、未按婚姻法第8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分两种情况区别对待: 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前,男女双方已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1994年2月1日《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实施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非法同居关系处理。
2019-06-13 17:27:5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46264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你好,
1、协议离婚不成,建议诉讼离婚;
2、婚姻法规定,婚后夫妻共同财产需平均分配,哪方更有利于小孩的成长,抚养权判给谁,另一方需支付抚养费,按其月收入水平的20-30%支付,直到小孩成年;
3、如果你起诉,他可以分得婚后的一半财产;
4、你要求索取住院费用与补偿,很难支持,但是你可以以此作为证据,以家庭暴力诉讼离婚,以此作为离婚的依据,胜诉的可能性非常大;
5、要求索赔也很难支持,因为婚姻法规定,婚后所得财产属于夫妻共同财产,双方需平均分配。
2019-06-13 17:31:42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40067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一、由法规规定而言:没领结婚证签离婚协议书无效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五条规定: 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法院要求离婚的,应当区别对待:
(一)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前,男女双方已经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按事实婚姻处理。
(二)1994年2月1日民政部《婚姻登记管理条例》公布实施以后,男女双方符合结婚实质要件的,人民法院应当告知其在案件受理前补办结婚登记;未补办结婚登记的,按解除同居关系处理。
二、由私下而言:没领结婚证签离婚协议书有效的。由于本身就没有结婚登记的,也就不存在婚姻的过程,双方自愿离婚协议的,那就私下、自己结束同居关系,离婚协议实质上就是解除同居协议而已。
2019-06-13 17:42:5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一方不同意离婚有效吗
一方不同意离婚有效吗
在现代社会,我国结婚的人越来越少,离婚的数量却大幅度上升。那么,如果一方不同意离婚有效吗?以及起诉离婚的流程具体包括哪些?以下就让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带来一方不同
离婚
人浏览
一、由法规规定而言:没领结婚证签离婚协议书无效的。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五条规定:未按婚姻法第八条规定办理结婚登记而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的男女,起诉到人民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方不同意离婚到哪去起诉
一方不同意离婚到哪去起诉
一方不同意离婚的,应当到被告住所地法院起诉离婚。此时还需要提交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事实证据。一般能证明夫妻感情确已破裂的情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对方不露面离婚程序怎么办理
对方不露面离婚程序怎么办理
对方不露面离婚程序怎么办理直接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法院可以在被告缺席的情况下判决双方离婚,但是法院也可能只是中止审理等待被告出现,所以这种方式不一定能离得成。律
离婚程序
人浏览
按照《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的,可以判决离婚。如果是协议离婚,双方协商后,凭双方的离婚协议书、结婚证、身份证到原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领取离婚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一方不愿离婚手续
一方不愿离婚手续
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采取诉讼离婚。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诉讼离婚中,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发生婚外情后还不同意离婚的。可以起诉离婚。有婚外情,属于过错方。法院会根据受害方提出的要求和提供的证据来审查是否判决离婚,如果原告主动以自己的婚外情为理由起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通常情况下,如果夫妻双方想要离婚,可以通过协商的方式先行解决,如果能够达成合意则可以直接到民政局进行离婚登记即可,如果双方不能就离婚时共同财产分割乃至子女抚养权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怎么分配
北京离婚财产的分配:北京夫妻双方离婚,财产分割可以由双方共同商议。双方协商不成,可以进行起诉,法院会根据法律法规进行分割财产。夫妻共同财产的,一般会平均分配。
婚姻家庭
人浏览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吗
诈骗罪坐牢可以离婚。夫妻一方服刑期间,另一方可以提起诉讼离婚;夫妻双方感情确已破裂,没有继续维持的可能,经法院调解,坚持离婚,法院按照相关法律,应判决准予离婚。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你好,泰安律师回答你的问题,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1,首先,建议你们之间多做沟通,双方能一起继续生活过日子才是最重要的,至于如何沟通,我想你应当比我们其他人要更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协议书不能作为遗嘱,继承开始后,如果被继承人生前有遗嘱的,按照遗嘱规定的继承,但是离婚协议书不能等同于遗嘱,离婚协议书中对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是有效的,按照离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吗
分居五年离婚可以分财产。按照法律规定,离婚时财产分割,由双方协商解决,双方不愿协商或协商未果的,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照法律规定以及当事人双方的情况,依法
婚姻家庭
人浏览
离婚孩子抚养权归男方情况有: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等情形;2、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需要人事档案吗
领结婚证不需要人事档案。领取结婚证需要的证件是本人和对方无禁止结婚的血缘关系的声明;男女各自的身份证、户口簿;本人无配偶的签字声明以及3张2寸近期半身免冠彩色合
婚姻家庭
人浏览
母亲不管孩子可以直接向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因为父母对未成年孩子是具有法定的抚养义务的,其起诉流程为:1、父亲或者孩子本人可以直接法院起诉,递交起诉状;2、法院社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吗
到处宣传别人出轨违法。到处宣传他人出轨是侵犯名誉权的行为,对于捏造事实诽谤他人出轨的,对他人的身心健康造成影响,自然构成侵权。直接影响个人名誉。受害人可以要求对
婚姻家庭
人浏览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会显示离婚吗
判决离婚后民政局不会显示离婚。人民法院没有义务主动通知民政部门,双方是否被判决离婚。更改民政局的婚姻状况,双方当事人需要携带有关证件,前往当地街道办事处或者公安
婚姻家庭
人浏览
你好你老公有承认可以要求离婚分割财产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果结婚后积攒有夫妻共同财产,而和家庭财产混淆在一起,可以通过析产分割财产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没有结婚证可以转孩子户口,只需要能够办理户口登记机关的准予迁入的证明,就可以凭借该迁入证明办理户口的迁出登记,领取迁移证件。这与是否有结婚证没有太大的关联。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 协议离婚的话 需要签订离婚协议书 带结婚证 户口本 身份证 双方到民政局办理 协议离婚不成可以起诉离婚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