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骗了而且泄露了个人信息怎么办,钱能追回吗,以后再用会不会再被骗钱啊

更新时间:2019-01-03 13:54:46人浏览
问题描述:
被骗了而且泄露了个人信息怎么办,我用的是微信和支付宝转账,都绑了同一张银行卡,现在我已经改了支付密码,钱能追回吗,以后再用会不会再被骗钱啊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2303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可通过法律途径追讨欠款,首先要有证据证明欠款事实,借条、欠条、收条、银行转账记录等能反映欠款、汇款的书面材料,第二,至法院起诉要求还款并支付利息,第三,可查询其名下有无房产、车辆、存款并进行查封、冻结以便执行。第四,如还款期限届满两年,且期间追要过,需找证据证明,否则超出诉讼时效
第五,如存在担保人,在担保期限内经担保人立为共同被告,要求共同偿还欠款。具体热线或到所咨询
2019-01-03 13:41:51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8750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1分钟内
网络消费被骗。对比较常见的是跨行汇款,如果查询时钱尚未被转出,报案人可以凭借向警方报案时的立案回执,让银行协助暂时拦截这笔款项,时间是1-2个工作日。其后,可以用公安机关出示的冻结函办理正式的冻结手续。
但如果钱已被转出,银行就爱莫能助了。
2019-01-03 13:45:38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6851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1、《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 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2、[合同诈骗案(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在二万元以上的,应予立案追诉。
3、【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单处罚金量刑格】
(一)诈骗不足4 000元的,基准刑为罚金刑;4 000元以上不足5 000元的,基准刑为管制刑;5 000元的,基准刑为拘役三个月,每增加1 67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1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 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二)有第一百二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拟处拘役刑的,升格为有期徒刑;拟处管制、罚金刑的,升格为拘役刑;
(三)诈骗3 000元且是累犯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六个月,每增加1 23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量刑格】诈骗4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三年,每增加2 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十年以上有期徒刑量刑格】诈骗20万元的,基准刑为有期徒刑十年,每增加4 000元,刑期增加一个月。
【重处情形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重处10%:
(一)诈骗集团的首要分子或者共同诈骗犯罪中情节严重的主犯;
(二)惯犯或者流窜作案,危害严重的;
(三)诈骗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急需的生产资料,严重影响生产或者造成其他严重损失的;
(四)诈骗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救济、医疗等款物,造成严重后果的;
(五)挥霍诈骗的财物,致使诈骗的财物无法返还的;
(六)使用诈骗的财物进行违法犯罪活动的;
(七)导致被害人死亡、精神失常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
(八)被告人曾因犯罪被判刑或因诈骗被行政处罚的;
(九)诈骗作案10次以上的。
2019-01-03 13:54:08
合同纠纷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1382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在网络上被骗钱可以向网警报案。
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用来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但同时网络犯罪也随之而来。 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网络警察既要拥有计算机相关专业技能,又要具备一定的网络案件办理经验。
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警察法》第6条的规定,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履行“监督管理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卫工作”的职责。即此而言,目前正在从事公共信息网络安全监察工作的人民警察当称之为“网络警察”。
2019-01-03 13:54:46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
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
个人信息泄露怎么办?生活中个人信息泄露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要保护好自身的个人信息,以免人身利益和财物利益的损失,下面由法律快车小编在本文详细介绍个人信息泄露的来
通信快递
人浏览
你好,根据你以上所述,建议及时报警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网上兼职被骗的钱报警能追回来了吗
网上兼职被骗的钱报警能追回来了吗
网上兼职被骗的钱报警不一定能够追回来,要看犯罪分子被逮捕后是否有退赃的可能条件。对于退赃、退赔的,应当综合考虑犯罪性质,
刑事辩护
人浏览
网络传谣、泄露个人信息正式入刑
网络传谣、泄露个人信息正式入刑
11月1日起,《刑法修正案(九)》(以下简称《刑九》)正式施行。其中,网络传谣、泄露个人信息等行为正式入刑。对此,有关专家表示,如今网络信息安全已经成为公民的基
刑事动态
人浏览
个人信息被泄露日益严重 谁在
个人信息被泄露日益严重 谁在
一套浙江股民的详细资料,只要200元就能买到,特价机票,送票上门,推出多款豪华跑步机超低价,智能跑步机1980元起,总有一款适合您,类似上面这样的广告垃圾信息,
个人资信调查
人浏览
关键看什么类型案件 确定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被诈骗了怎么办?
被诈骗了怎么办?
受害人应及时到公安局报警,如有聊天记录的应当保留,作为诈骗的证据。被害人对侵犯其人身、财产权利的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
刑事辩护
人浏览
一般来说有三种途径解决一:自己和医院协商。二:做鉴定,这个需要医院双方都同意的情况下找第三方来给做鉴定(鉴定费用自理)鉴定结果后视情况协商赔偿事宜。三:找律师,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遭遇电话诈骗建议直接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会根据案件情况进行调查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诈骗罪量刑1、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在网络上被骗钱可以向网警报案。1.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用来交流、获取信息的重要工具,但同时网络犯罪也随之而来。由于网络犯罪的特殊性,网络警察既要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不是要式合同
施工合同是要式合同。所谓要式合同是指根据法律规定应当采取特定方式订立的合同。施工合同是指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施工、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协议,当事人订立施工合同应当采用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以后注意防范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
施工合同诉讼有效期一般是3年,特殊情况从其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3年,自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一般不予保护,但可以受理其诉讼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保留身份信息泄漏的证据,一般你没实际收到贷款,不会要你承担责任。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合同欺诈案件涉及欺诈故意与行为,导致错误认识与意思表示。根据《民法典》规定,受欺诈方可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撤销该行为。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丧失撤销权,造成不良法律后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几年没有诉讼时效
施工合同三年超过诉讼时效。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特殊情况可以申请适当延长。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根据劳动合同办理,如果变更劳动内容或者工作岗位的话,是需要重新进行协商的。如果自己不接纳这份工作,或者有什么问题,可以直接和公司协商解决。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什么类别合同
建设合同属于承揽类别合同。建设工程合同是承包人进行工程建设发包人支付价款的合同,通常包括建设工程勘察、设计、施工合同,依法订立的建设工程合同对承包人和发包人具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法律分析:被骗钱后,当事人应当及时收集相关证据,然后报警处理。如果诈骗金额达到3千元以上,公安机关应当立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七百一十三条承租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什么意思
承揽合同纠纷是在承揽人按照定作人的要求完成工作、交付工作成果,定作人给付报酬的过程中发生的纠纷,如报酬支付纠纷、定作物质量纠纷、承揽人保管纠纷、违约纠纷等。
合同纠纷
人浏览
法律分析:找找不给的原因,和他么多沟通沟通。如果不行直接去当地的劳动纠察部门去投诉,去咨询。他们会处理这些事情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吗
先施工后签合同违法,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对于合同签订前的履行过程,由于存在较大的不确定因素,双方的权利义务不明确、法律责任界定不清,容易产生法律纠纷,合同的事前
合同纠纷
人浏览
不交租金联系不上租客可以报警。能够与租客进行协商的首先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向法院提起诉讼,同时申请财产保全。恶意欠租的,出租人可按照合同约定,行使收回房屋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可以向其所在地上级部门投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对于借钱不还发信息不回的人,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准备提起诉讼的当事人需要准备好起诉状以及与案件相关的证据材料递交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书写起诉状确有困难的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您好,您具体遇到了哪方面的法律问题。
全部5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