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楼房开发商成立的物业和取暖交费没有正规发票就是一张收据算不算偷税

更新时间:2022-03-06 05:05:29人浏览
问题描述:
农村建筑开发商确定的物业费和供暖费没有正式发票。这只是一张收据。是逃税吗
1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3569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需要看物业合同是如何约定的。关于发票,可以向税务部门投诉
2022-03-06 05:05:29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发票原件被银行遗失 开发商拒开购房证明不成立
发票原件被银行遗失 开发商拒开购房证明不成立
问:我于2004年12月购买了一套商品房,合同约定在730个工作日内取得房产证。支付首期购房款后,我将发票原件等材料交银行办理按揭贷款。2005年6月房屋交付使
购房注意事项
人浏览
属于税务违法,涉嫌刑事犯罪,具体情况可电话咨询。满意请按采纳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国家规定交物业费是正规发票还是只有收据呢
国家规定交物业费是正规发票还是只有收据呢
交物业费应有正规发票。物业公司不得设置任何条件或理由拒开发票,业主如果遇到物业公司拒开发票的行为,可以拨打12366投诉
房地产
人浏览
虚假运输发票偷税现象不容忽视
虚假运输发票偷税现象不容忽视
近期,在山东省范围内认真扎实的开展了一次以打击利用虚假运输发票进行偷漏税的专项检查整治活动,此次运输发票检查重点是针对部分企业从河北某地区取得的虚假运费发票。通
发票管理
人浏览
两张收据证明不了购房合同成立
两张收据证明不了购房合同成立
【案情】2007年6月19日,原告购买被告济南某房地产公司正在开发的沿街房,房款共计80万元。原告两次先向被告交纳房款45万元,由被告出具收据。并要求被告办理剩
民法动态
人浏览
需要看物业合同是如何约定的。关于发票,可以向税务部门投诉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物业费发票怎么开
物业费发票怎么开
开具物业费发票的手续是:业主依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交纳物业费,物业服务公司收费后开具抬头为该业主名称的物业费发票,或者向
房地产
人浏览
先不论收取费用是否合理合法,只要收费,是需要出具收据的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物业公司收费,应当出具正式发票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协商解决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结合具体情况认定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的是
纳税人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税额的需要缴纳城市建设维护税。实践中,市区的税率为7%,县城和镇的税率为5%,纳税人不在市,县城或县属镇的税率为1%。
税法
人浏览
一般企业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怎样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
按政府指导价交契税如下:90平方以下契税为1%;90平方~144平方以下契税为1.5%;144平方及以上契税为3%;房子性质为别墅或商业用途的、小区容积率小于2
税法
人浏览
根据规定,如果小区已经成立业主大会,物业服务收费实行市场调节价,由业主大会和物业公司自行协商制定收费标准。具体有关物业费收取标准的相关内容介绍如下:首先,根据我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增值税税率根据销售类型有所不同,销售货物等一般为17%,销售服务等为6%,出口货物等税率为零。具体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第二条,务必准确应用,否则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吗
店面房要纳税。对于自用的店面房,通常按照房屋的计税余值计算房产税;对于出租的店面房,通常按照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从租计征的法定税率是12%。
税法
人浏览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怎么算
南京车辆购置税的计算是:应纳税额=计税价格×税率,税率为10%,以实行从价定率的办法计算。计税的价格为支付给经销商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不包括增值税税款(税率1
税法
人浏览
你将情况向税务部门反映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多少
租金发票的税率是:有形动产租赁税率17%,不动产租赁税率11%。房屋租赁属于不动产租赁,增值税税率是11%,小规模纳税人按照5%征收率征收增值税,个人出租住房减
税法
人浏览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哪些
车辆购置税优惠政策有:一是惠及范围“再扩大”,能够享受减征政策的乘用车排量限制从1.6升提高到2.0升;二是政策发力“更应时”,符合条件的乘用车均可享受减征政策
税法
人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