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公司委任期间,向公司报告雇员受伤是否合理?

更新时间:2020-04-24 09:46:45人浏览
问题描述:
在公司委任期间,向公司报告雇员受伤是否合理?
4位律师解答
未面谈及查看证据材料,律师回答仅供参考。
平台特邀律师 咨询我
已帮助6820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2分钟内
用人单位违背劳动法律的规定,不缴纳或不按规定缴纳都是违法行为,均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1、劳动者有权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应支付经济补偿金。
依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的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约定提供劳动保护或者劳动条件的;
(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
(三)未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的;
(四)用人单位的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损害劳动者权益的;
(五)因本法第二十六条第一款规定的情形致使劳动合同无效的;
(六)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其他情形。
2020-04-24 09:19:29
平台法律顾问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150716人 · 响应时间 平均3分钟内
工伤员工离职后领取相应的工伤待遇,如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在工伤首先履行结束后,工伤证要由社保收回。  工伤伤残员工可享受工伤待遇,在员工离职时由单位支付员工一次性就业补助金,根据地方法律规定,由单位或者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员工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依据《社会保险法》  第三十八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中支付:  
(一)治疗工伤的医疗费用和康复费用;  
(二)住院伙食补助费;  
(三)到统筹地区以外就医的交通食宿费;  
(四)安装配置伤残辅助器具所需费用;  
(五)生活不能自理的,经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的生活护理费;  
(六)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一至四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七)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医疗补助金;  
(八)因工死亡的,其遗属领取的丧葬补助金、供养亲属抚恤金和因工死亡补助金;  
(九)劳动能力鉴定费。  第三十九条因工伤发生的下列费用,按照国家规定由用人单位支付:  
(一)治疗工伤期间的工资福利;  
(二)五级、六级伤残职工按月领取的伤残津贴;  
(三)终止或者解除劳动合同时,应当享受的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
2020-04-24 09:25:06
法律快车咨询顾问 咨询我
已帮助125982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工伤事故受伤职工应当享受工伤保险待遇,与保险公司无关。
  职工发生工伤事故用人单位不履行义务的,受伤职工应当按照工伤保险待遇程序办理。
  工伤保险待遇办理程序如下: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或鉴定职业病——确定赔偿数额——执行。
  具体流程如下:
  
1、申请工伤认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2、申请劳动能力和停工留薪期鉴定
  《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职工发生工伤,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
  
3、申请劳动仲裁,确定赔偿数额
  《工伤保险条例》第五十四条职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工伤待遇方面的争议,按照处理劳动争议的有关规定处理。
  
4、用人单位未按仲裁决定支付费用的,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2020-04-24 09:38:57
综合法律律师团队 咨询我
已帮助80911人 · 响应时间 平均5分钟内
劳动者离职后,对工资有争议,劳动仲裁时效为一年。

根据《劳动仲裁法》
第二十七条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当事人不能在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申请仲裁的,仲裁时效中止。
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2020-04-24 09:46:45
声明:以上内容由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若涉及隐私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
公司高管自愿降薪,公司调薪怎样才合法?
公司高管自愿降薪,公司调薪怎样才合法?
公司在运营过程中,公司的经营范围与收益也是在不断上升的。因此公司员工的薪资水平也是需要调整的,但公司的调薪也是要符合公司法、劳动法以及公司章程的规定才合法的。那
工资
人浏览
工伤员工离职后领取相应的工伤待遇,如一次性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就业补助金。在工伤首先履行结束后,工伤证要由社保收回。工伤伤残员工可享受工伤待遇,在员工离职时由单位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公司工伤赔偿多少
公司工伤赔偿多少
1、工伤赔偿金额的多少,与伤残级别有直接关系,从一级到十级伤残的赔偿金额都不同。因此,公司的赔偿金额还要看伤残的级别。2
劳动法
次播放
公司如何合法辞退违纪员工
公司如何合法辞退违纪员工
笔者近来代理一些外资企业的劳动纠纷案件,发现现在大多数的公司人力资源主管遇到的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合同期未满辞退违纪员工的问题,通常的结局都是诉讼或是
解雇裁员
人浏览
公司如何合法辞退违纪员工
公司如何合法辞退违纪员工
本律师近年来代理一些企业的劳动纠纷案件,发现现在大多数的公司人力资源主管遇到的最棘手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处理好合同期未满辞退违纪员工的问题,通常的结局都是诉讼或是
公司合同知识
人浏览
1、建议劳动者催促单位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劳动者自己也可以在事故伤害发
全部2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单位是否有权对员工进行罚款
单位是否有权对员工进行罚款
单位无权对员工进行罚款。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劳动者的工资报酬、经济补偿,并
劳动法
人浏览
须具体分析,例如:1.员工自愿辞职没有经济补偿。员工依照劳动合同法第38条解除劳动关系,可以要求经济补偿(要注意操作方法并保留证据)。2、单位违法辞退员工,每工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产假工资公司应当支付。女职工享受的假期:?(1)正常产假90天(包括产前检查15天);?(2)独生子女假增加35天;?(3)晚育假增加15天;?(4)难产假:剖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不合理,加班应支付加班费,可以到劳动局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你好,可以要求赔偿,欢 迎咨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集体户口的迁移流程
集体户口的迁移流程
集体户口的迁移流程是什么,我们将深入浅出解析相关步骤。怎样办理?需要哪些材料?如何确保过程顺畅?法律小助手法律快车带你一探究竟。
共同法律行为
人浏览
不合理。
全部4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民事责任会拘留吗
民事责任会拘留吗
民事责任会拘留吗?本文将详细解析相关法律规定及责任形式。究其差异,拨开迷雾,跟随法律小助手法律快车,一起阅读本文揭开法律的面纱。
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
人浏览
建议结合本单位内部规章制度处理这个问题。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身份证年龄一般不可以更改,但是如果是确有错误的可以更改。居民身份证由公安机关统一制作、发放;申请办理身份证的,由监护人到常住户口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申请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工伤赔偿的基数是怎么算的
工伤赔偿的基数是怎么算的
工伤赔偿基数依据受伤前工资水平确定,并规定了最高和最低限额。误工费赔偿标准和养伤期间工资计算均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确保工伤职工权益得到保障。
工伤赔偿
人浏览
具体问问民政部门吧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如何防范虚构债权债务抽逃出资的行为
如何防范虚构债权债务抽逃出资的行为
防范虚构债权债务抽逃出资的方法是查工商登记资料,也可以在合同签订之初就做出对企业有利的约定等。如果构成了抽逃出资罪的,一般会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
追收抽逃出资纠纷
人浏览
公诉案件能不能撤诉要看具体案情。所谓公诉案件,是指由公安或检察机关侦查,由检察机关代表国家起诉相关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案件。至于是否能够撤诉,则视案件的具体情形
全部3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离婚后家产分配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离婚后家产分配应该考虑哪些因素
离婚后家产分配应该考虑的因素是确定夫妻共同财产有哪些、分割财产的原则、是否需要照顾子女以及扶养老人等等。其中,夫妻共同财产包括了婚姻存续期间的工资、奖金、劳务报
离婚后财产纠纷
人浏览
你好,五保是国家对丧失劳动能力和生活没有依靠的老、弱、孤、寡、残的农民实行保吃、保穿、保住、保医、保葬的一种社会救助制度。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
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有哪些
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有哪些
消费者的权利和经营者的义务是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核心内容。消费者享有人身和财产安全保障、知悉真实情况等权利,而经营者则需提供安全产品和服务、诚信经营等义务。
经营者义务
人浏览
可以上 央行征信中心查询
全部1个答案 >
人咨询过 去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