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自然人 > 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力是否受保护

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力是否受保护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3-28 16:19:38 人浏览

导读:

在实践中,对于民事行为能力人实行权利的时候,我们是需要按照法定的手续和程序进行处理的。那么,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力是否受保护?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力是否受保护

  一、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力是否受保护

  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力是受法律保护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十四条 【自然人民事权利能力平等】自然人的民事权利能力一律平等。

  第十五条【自然人出生和死亡时间的判断标准】自然人的出生时间和死亡时间,以出生证明、死亡证明记载的时间为准;没有出生证明、死亡证明的,以户籍登记或者其他有效身份登记记载的时间为准。有其他证据足以推翻以上记载时间的,以该证据证明的时间为准。

  第十六条【胎儿利益的特殊保护】涉及遗产继承、接受赠与等胎儿利益保护的,胎儿视为具有民事权利能力。但是,胎儿娩出时为死体的,其民事权利能力自始不存在。

  可见,民事行为能力和刑事责任能力是有区别的,像是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是在刑事案件中,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是肯定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民事案件中,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可实施跟年龄及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二、界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主要标准是什么

  界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主要标准是年龄和精神状况,因为一个人的年龄与他的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发育是否健全有直接联系。一般来说,各个国家的未成年人的发育成熟年龄上基本相同,未必有什么差距,但是 各个国家的民法仍然按不同的年龄来划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这是跟各国的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相联系的。就限制行为能力人的年龄而言,大多数国家界定为18周岁以下,也有的国家规定为20或21周岁以下。 从民事行为能力的概念可以看出,自然人的行为能力是其独立做有效之法律行为的资格,这种资格的取得,主要是由自然人的认知能力决定的,而年龄是自然人获得认知能力的最基本条件。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是否属于心智健全,主要依据自然人的认知能力来判断。这一标准主要是针对未成年人而设定的。意思能力是指对自己的行为进行理解并能预见其后果的精神能力,意思能力是确认和划分民事行为能力的基础,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取决于其意思能力的状况。

  自然人能否合理地理解自己行为的性质和后果,是判断其是否心智健康的关键。如果他在行为的那一刻不能理解自己行为的法律后果,即使其行为是适当并公平的,而且即使对方也没有理由认为他精神上有什么障碍,那么他的行为也是依法可以撤销的。

  自然人意思能力的有无、高低,主要受自然人的生理条件的影响。如年龄、智力发育程度和精神状态这些先天或应然的生理条件,对自然人的意思能力的水平产生直接影响。

  三、民事行为能力年龄规定是几岁

  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

  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独立实施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

  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没有民事行为能力民事权力是否受保护的相关知识,综上所述可知,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认知能力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