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总则 > 自然人 >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怎么规定的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怎么规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2-03-11 16:34:41 人浏览

导读:

未成年人在做出一些民事行为的时候,应当在其监护人的监护下进行。那么,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怎么规定的?未成年可以当监护人吗?为了帮助大家更好的了解相关法律知识,法律快车小编整理了相关的内容,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怎么规定的

  一、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怎么规定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不可能无缘无故的变更,就算父母不履行监护职责,在有关部门没有向人民法院提出变更监护人的情况下,法院一般也不会主动介入的。法院撤销父母的监护人资格,就得给未成年人重新指定监护人。

  二、未成年可以当监护人吗

  不可以。我国虽然未明确规定监护人的条件,只规定父母为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但是学理与实践上监护人都应当是成年人。未成年人生子已是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对于未成年人所生子女的监护人问题,法律没有规定。但是不可能由本身未成年的父母监护其子女。在这种情况下,我认为应当由生子的未成年人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或者成年的有抚养能力的兄姐承担,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朋友愿意承担监护责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同意的,也可以成为小孩的监护人。在生子的未成年人成年后,则可以要求对其之前所生子女的监护权

  《民法典》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

  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

  (一)祖父母、外祖父母;

  (二)兄、姐;

  (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三、监护人可以是爷爷吗

  监护人,是指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一切合法权益负有监护职责的人。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就可以由祖父母,外祖父母来担任,而且排在第一顺位。对于无民事行为能力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由精神病人的 配偶;父母、子女;其他近亲属担任,所以,被监护人的父母或者子女无法监护时,依照法定的监护人顺序,爷爷,是可以取得监护权,成为监护人的。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关于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是怎么规定的的相关知识,对于未成年人法定监护人顺序一般情况下是父母。若父母双亡,则按照前者优先于后者担任监护人的效力为监护人顺序。如果您还有其他的法律问题,欢迎咨询法律快车,我们会有专业的律师为您解答疑惑。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