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人格权 >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 如何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如何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4-05-13 21:01:50 人浏览

导读:

在如今的社会生活当中,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手机软件聊天,有些聊天纯粹就是玩乐吹牛,有些则比较私密有些还牵扯到商业机密,还有一些聊天虽然没有私密的内容,但也不希望第三个人看到,那么如何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对于大家提出来的这个疑问,下面就由法律快车小编来为大家讲解吧,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如何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一、如何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

(一)切勿将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电子银行谁介质等出租、转借或转卖他人使用。

(二)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随意透露银行卡号、账户密码、有效期、安全码、身份证号、短信验证码等重要信息。

(三)下载安装APP或在第三方办理业务时,留意相关授权权限,仔细阅读相关协议和合同条款,审慎填写个人信息,避免重要信息被过度搜集或非法使用。

(四)不随意丢弃业务单据、ATM凭条、信用卡对账蓟门里昨刷卡单据等交易凭证,提供身份证复印件时注明用途,以防被人挪作他用。

(五)在日常生活中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财产状况等基本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络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六)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七)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例如:“仅供***用”,以防身份证复印件被移作他用。

(八)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在任何情况下者不要向他人透露自己的银行账户、卡号、密码或向来历不明的账户转账,如遇到此类情况,应予以拒绝,必要时立即报警。

(九)要在可靠WIFI网络环境下进行网上支付,网购付款时使用正规工具,不要随意点击卖家发来的任何“付款链接”。

二、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有哪些

(一)垃圾短信、骚扰电话、垃圾邮件等源源不断地向客户飞来。现在经常接到95开头的电话就是说明自己的电话信息已外泄。

(二)信用卡被盗刷、账户钱款不翼而飞。不法分子通过购买他人个人信息,复制他人身份证,在网上骗取银行信用,从银行办理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

(三)犯罪案件从天而降。不法分子利用获取的他人个人信息进行违法犯罪活动,而真正的主人却一无所知,损害合法人的正当权益。

(四)不法分子利用个人信息对亲朋好友进行诈骗,在一些人未识别或是未核实的情况下给予转账等,造成资金损失。

(五)冒充亲朋、同学、公安,坑蒙拐骗。

三、个人信息被侵权的归责原则

公务机关以数据自动处理技术实施的信息侵权,应适用无过错责任;采用自动化处理系统的非公务机关,其信息侵权应适用过错推定责任;未采用自动数据处理系统的数据处理者,其信息侵权应适用一般过错原则。数据处理者还可能作为网络服务商承担间接侵权责任,如依据避风港原则,网络平台最终被认定负有侵权责任,则应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在复数控制人采用大数据技术的场合,应确立因果关系推定规则。在因果关系推定规则建立之前,可类推适用侵权责任法关于共同危险行为的规定。

侵害个人信息但尚未造成损害时,可适用预防性侵权责任。在复数侵权人的责任形态上,应在过失帮助侵权、共同过失侵权以及不确定因果关系等场合下新增连带责任,将安保义务及其被违反导致的补充责任扩张,以适用于作为虚拟场所管理人的数据存储者。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关于“如何维护自己的个人信息安全“这一问题的解答。阅读了上文的内容之后相信大家应该对此相关的问题都有所了解了吧。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身份证件一定要妥善保管,如果被人捡走利用对自己是很麻烦的。大家如果还有其他方面的问题想要了解的,可以咨询法律快车的律师,他们会给大家专业的建议。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