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民法典 > 人格权 > 隐私权和个人信息保护 > 如何保护手机隐私权

如何保护手机隐私权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5-27 09:31:48 人浏览

导读:

随着我们生活越来越紧密,联系也越来越密切,侵犯隐私权的行为也屡见不鲜,相信很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经常接到陌生短信和陌生电话,我们不禁会问我的手机号是怎么泄露的,如何保护手机隐私权?以下就跟着法律快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如何保护手机隐私权

  一、如何保护手机隐私权

  (一)提高戒心。对于网站注册,街头问卷等形式,需要手机号码的尽量不要留,能用邮箱就用邮箱。

  (二)支付。现在很多支付形式都与手机号关联,建议支付卡绑定一张专门的银行卡,降低风险,确保银行留的是自己的手机号。

  (三)旧手机。对于旧手机的处理,能不卖的尽量不卖,因为即使格式化,手机上仍然会残留一些信息,建议使用专门清理软件清理后再卖。

  (四)安全软件。可以在手机上安装一些专门的手机安全软件,如360,金山等,保护手机。

  (五)快递。最后一点最容易被忽略,收快递后一定要把快递上的手机号抹去,或者撕碎。

  二、隐私权的内容

  (一)个人生活安宁权。个人生活安宁权,也称个人生活自由权。即权利主体有权按照自己的意志从事或者不从事与社会公共利益无关的活动,不受他人的干涉、破坏或者支配。

  (二)个人生活信息保密权。个人生活信息的内容相当广泛,从家庭成员、亲属关系、交际关系、财产状况,到个人的身高、体重、病史、婚恋史、身体缺陷、健康状况、爱好等。权利主体有权禁止他人非法知悉、使用、披露或者公开个人生活信息。例如,未经权利人的许可,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向第三人披露权利人的身体上隐秘的缺陷;不得占有、阅知权利人私生活信息的物质载体,如翻阅他人的日记本、存折等。

  (三)个人通讯秘密权。权利主体对个人信件、电报内容有权加以保密,有对自己的电话、传真、电子信箱的号码及其内容加以保密的权利,有权禁止他人未经许可窃听或者查阅。

  (四)个人隐私使用权。权利主体有权依法自己使用或者许可他人使用隐私,并有权决定使用隐私的方式,任何人或者组织不得非法干涉。例如,自然人许可他人使用自己的隐私写作个人传记,在传记中披露鲜为人知的个人生活信息,以提高传记的发行量。任何权利不得滥用,隐私权也不例外。自然人对自己隐私的使用,不得违反法律的强制性规定,不得违背社会公序良俗,不得损害第三人的利益。例如,权利主体不得在公众场合展示自己的身体上隐秘部位的缺陷;不得任意使用与第三人隐私或者名誉有关的隐私。

  三、隐私权的特征

  (1)隐私权的主体只能是公民即自然人,不包括法人尤其是企业法人的秘密(实际上即商业秘密)。商业秘密不具有隐私所具有的有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本质属性。

  (2)隐私权的客体包括个人活动、个人信息和个人领域。

  (3)隐私权的保护范围受公共利益的限制。

  根据隐私权的特征,就目前国内外学者的通说,隐私权有以下四项权利:

  (1)隐私隐瞒权。隐私隐瞒权是指权利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进行隐瞒,不为人所知的权利。

  (2)隐私利用权。隐私利用权是指自然人对于自己的隐私权积极利用,以满足自己精神,物质等方面需要的权利。

  (3)隐私维护权。隐私维护权是指隐私权主体对于自己的隐私权所享有是维护其不可侵犯性,在受到非法侵犯时可以寻求公力与私力救济。

  (4)隐私支配权。隐私支配权是指公民对自己的隐私有权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支配。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您详细介绍的关于如何保护手机隐私权的相关内容。个人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对其个人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一种人格权。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不受他人侵犯,若受到侵犯可以报警或者向法院提请诉讼。若您还有什么法律疑问,可以咨询法律快车律师。

引用法条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点赞
收藏
分享至

相关知识推荐

相关文书下载
限时特惠

海量合同范本 · 任意编辑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