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保护 > 知名商品保护 > 既要打击“傍名牌”,还应帮助创名牌

既要打击“傍名牌”,还应帮助创名牌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5-12 17:13:19 人浏览

导读:

在为执法机关重拳打击假货叫好之外,相关部门也应深思,面对那些具备完善生产能力却只能以制假为生的企业,该如何引导它们从“傍名牌”走向“创名牌”。随着国务院开展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逐渐深入,如生产全国90%以上假冒运动鞋的福建莆田

  在为执法机关重拳打击假货叫好之外,相关部门也应深思,面对那些具备完善生产能力却只能以制假为生的企业,该如何引导它们从“傍名牌”走向“创名牌”。

  随着国务院开展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逐渐深入,如生产全国90%以上假冒运动鞋的福建莆田等一大批制假、贩假的黑色产业链相继浮出水面。在为执法机关重拳打击假货叫好之外,相关部门也应深思,面对那些具备完善生产能力却只能以制假为生的企业,该如何引导它们从“傍名牌”走向“创名牌”。

  近期,福建公安机关连续在莆田等地破获多起网络售假案件,涉案金额上亿元。在这些案件的破获中,一个生产、销售能力超过很多正规企业的制假产业链让人触目惊心。而在捣毁福建“高仿鞋”产业的背后,是从去年10月开始的公安、工商、质监、商务等26个部门参与的为期半年的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在这期间,各级执法部门共立案15.6万件,捣毁窝点9135个,涉案金额34.3亿元。

  通过这次对假冒伪劣商品的全面出击,一些新的制假贩假特点暴露在广大消费者面前:例如当前的假冒伪劣产品的制造已经超越了以往的粗制滥造,很多假冒商品的生产水平和制作工艺与真品越来越接近,让执法部门的打击难度也在加大。

  面对日益增加的打假难度,相关部门能够合力行动,处理一批影响力较大的案件,能够在短期内净化市场环境、遏制侵权制假的势头。但从长远看,如何建立一个长效的机制,从根源上消除制假、贩假的土壤,各级部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比如除了继续加强监督和执法力度外,如何引导制假企业走向阳光化、正规化经营,也应该纳入相关部门的考量范围。

  正如在福建制售假冒名牌运动鞋案件中,由于莆田制鞋历史较长、产业链完整,所查处的“高仿鞋”用料和技术与真品运动鞋的质量相差无几,可以说是假而不劣。用完全可以自己“创名牌”的生产能力去做“傍名牌”的违法勾当,这些制假企业的选择的确令人惋惜。

  同样在对这些制假、售假企业的调查中,除了部分追求仿冒高额利润的无良企业,还有相当一部分制假企业有着自己的无奈,由于之前只能从事利润微薄的代工制造,没有精力和实力创造自己的品牌,当近年来外贸形势不利,这些无法在危机面前实现转型升级的企业,只得铤而走险靠制假生存。

  其实,对于政府部门来说,面对这些具备一定生产能力和制造水平,却无力进行产业升级、品牌建设的企业,在对其加强监管、杜绝制假行为之外,也可以出台相关优惠扶持政策,鼓励、引导这支生产经营仿冒产品的企业大军进行产业升级转型,研发自己的产品,打造自己的品牌,成为中国制造突围的一支力量。(崔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