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动态 > 国外知识产权动态 > 假冒伪劣商品冲击东非市场

假冒伪劣商品冲击东非市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5-07 01:20:43 人浏览

导读:

新华网内罗毕9月12日电(记者王雅楠)由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等东非五国组成的东非共同体于7月正式启动东非共同市场,成员国间的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实现了自由流动。但在共同市场为东非区域经济消除贸易地域障碍的同时,也为假冒伪劣商品在区
  新华网内罗毕9月12日电(记者王雅楠)由肯尼亚、坦桑尼亚、乌干达、卢旺达和布隆迪等东非五国组成的东非共同体于7月正式启动东非共同市场,成员国间的商品、服务、资本和人员实现了自由流动。但在共同市场为东非区域经济消除贸易地域障碍的同时,也为假冒伪劣商品在区域内的泛滥打开了缺口,致使区域内各国蒙受巨额损失。

  东非商业委员会近日发表声明说,目前东非共同体成员国间实现了跨境零关税,但东非市场假冒伪劣商品的流通也随之激增。据统计,东非地区假冒伪劣商品的年贸易额目前已达20亿美元,而2008年时这一数字仅为5亿美元。

  据了解,目前在东非市场上销售的假冒伪劣商品种类十分广泛,主要以文具、电池、化妆品、通信设备、医药产品、电子产品、服装及日用品为主。其中,香烟已成为制假率最高的商品。有统计显示,东非市场上年均销售假冒伪劣香烟总额近1000亿肯尼亚先令(1美元约合80.7肯尼亚先令)。与此同时,随着东非地区信息化程度提高,市场上出现的假冒伪劣电脑耗材、移动通信设备及软件也日渐增多。

  肯尼亚经济学家克里斯·齐鲁比表示,松散的边境管理,以及东非地区国家贸易壁垒的降低是假冒伪劣产品在区域内自由流通的外因;而非洲国家普遍存在的机构腐败,及各国对部分商品征收高额销售税则是助长假冒伪劣商品“走俏”的内因。

  齐鲁比强调,假冒伪劣商品的泛滥目前已经对东非共同市场协议的有效实施构成极大威胁。区域内各国应及早认识到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严重后果,因为这不仅会损害国家经济及区域内吸引外资的能力,同时也给国家安全带来了新挑战。齐鲁比说,近年来区域内恐怖主义组织及部分国家的犯罪集团已经开始利用造假敛财,壮大自身实力。

  根据肯尼亚制造业协会的统计数据,目前肯尼亚政府及相关企业每年因进口假冒伪劣商品损失6.25亿美元,并造成2.5亿美元政府税收的流失。分析人士指出,假冒伪劣商品给肯尼亚带来的经济损失相当于全国初、中级教育系统两年的投资资金。

  肯尼亚最大电池生产商东非Eveready公司首席执行官史蒂夫·史密斯说,由于假冒伪劣产品的冲击,公司每年损失超过3亿肯尼亚先令。史密斯认为,打击区域内假冒伪劣商品必须要建立执法及信息共享网络,各国各自的打假措施因受制于地域及法律的差异很难产生良好效果。他还认为,各国在实施各种打击假冒伪劣行动时一定要避免将不必要的费用转嫁到生产商身上,造成制造成本上升。

  为了有效打击区域内假冒伪劣商品,包括肯尼亚在内的东非国家纷纷出台相应市场规范措施,以遏制假冒伪劣商品在东非市场的泛滥。乌干达和肯尼亚已经先后以立法形式推出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措施,并在本国市场推行销售及质检规范。此外,肯尼亚还特别设立了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专门机构,负责打假行动。

  与此同时,肯尼亚税务局还于去年开始推行电子追踪系统,对过境、出口商品实行监控。坦桑尼亚则于上月宣布与国际刑警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帮助该国开展严厉的打假行动。

  据了解,今年10月,东非共同市场成员国将在肯尼亚首都内罗毕召开为期两天的打击假冒伪劣商品部长级会议,旨在在区域层面商讨打假法制建设以及如何应对技术含量日益提升的制假手段,联合区域力量维护东非共同市场1.26亿消费者的共同利益。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