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动态 > 国内知识产权动态 > 博物馆知识产权频遭侵犯维权难

博物馆知识产权频遭侵犯维权难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23 11:51:50 人浏览

导读:

核心提示: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是传播文化、传承文明、启发民智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立博物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成为防范侵权的重要手段。

  核心提示:博物馆是人类收藏历史记忆凭证和熔铸新文化的殿堂,是传播文化、传承文明、启发民智的重要载体,是建设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实现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建立博物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也成为防范侵权的重要手段。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丝绸博物馆赵馆长近日指出,随着博物馆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影响力不断增长,博物馆藏品、展览、商标等无形财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渐显现,一些侵权事件时有发生。他建议,建立博物馆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据悉,我国博物馆作为重要的非营利性公共文化组织,承担着重要的收藏、研究、保管、展示和教育职能。截至2012年,全国博物馆总数达到3589个。其中,国有博物馆3054个、民办博物馆535个,全国一级博物馆达到100个。文物系统博物馆登记的藏品达3000余万件套,每年举办展览达10000余个,平均年观众4亿余人次。

  2001年7月31日,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对故宫文物著作权案作出判决,故宫博物院获65.8万元人民币赔偿。而这只是故宫文物著作权的第一案。此后,故宫博物院又数次因著作权事宜与出版公司对簿公堂。

  不只故宫博物院,近几年,国家博物馆、上海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等也屡屡卷入相关纠纷中。博物馆相关著作权、商标权、专利权等知识产权保护问题日益凸显,相关人士纷纷呼吁在立法层面予以保护。

  在国际上,对于博物馆知识产权进行立法的已经较为普遍。据了解,诞生于1886年的《伯尔尼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公约》是世界上第一部国际版权公约,确立了保护著作权的国际标准。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1967年在斯德哥尔摩签订了《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指出知识产权包括传统意义上的著作权(版权)、商标权和专利权和“一切其他来自工业、科学及文学艺术领域的智力创作活动所产生的权利”。该组织在2007年正式发布了《博物馆知识产权管理指南》,主要针对信息时代的特点,论述如何通过对知识产权的使用与保护,加强和改进博物馆对藏品的管理与利用。该指南指出,博物馆的知识产权有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网络域名和工业设计5种,并对每种知识产权所包含内容作了具体规定。

  我国目前适用于博物馆版权方面的法律法规主要有物权法、著作权法及其实施条例和博物馆管理办法,但其中对博物馆知识产权的法律规定不明确,条文过于简单、笼统,给博物馆合法维权造成困难和障碍。

  针对以上情况,赵馆长建议,国家知识产权和博物馆行政主管部门应进一步加大研究力度,尽快推动博物馆知识产权制度建设,保护博物馆合法权益,促进博物馆健康发展。

  “我认为,应制定博物馆知识产权管理办法,为博物馆知识产权保护管理提供明确法律依据。”赵馆长说,“还要建立博物馆商标、产品、藏品登记注册管理机制。工商主管部门应加强博物馆商标、产品等方面的保护管理;文物、博物馆主管部门应建立博物馆藏品登录机制,由各收藏单位将其藏品在统一的平台上予以登记注册,经登记注册的信息由国家予以认证,依法保障其应有的保管权和收益权。”

  赵馆长强调,特别是要加强信息时代博物馆数字资源的保护研究,制定有效措施。

  赵馆长同时指出,要鼓励引导博物馆增强知识产权意识,加强权益维护。各博物馆应当在知识产权管理的框架内,运用版权、商标权、专利权等法律赋予的权利,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为充分发挥博物馆自身资源效益,增强博物馆的创造力和活力,更好地服务社会创造有利条件。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