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动态 > 国内知识产权动态 > 浙江杭州市2011年科技工作要点

浙江杭州市2011年科技工作要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4-28 04:43:45 人浏览

导读: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杭州市科技局将围绕市委十届九次和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一、坚持以规划为引导,细化科技创新目标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围绕培育发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杭州市科技局将围绕市委十届九次和市十一届人大六次会议全会确定的目标任务,推进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加快转入创新驱动、内生增长轨道。

  一、坚持以规划为引导,细化科技创新目标

  一是深入调查研究。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十大重点扶持产业,深入开展调研,了解和掌握一批骨干企业、重点项目和研发动态。二是抓好规划制订。发布市“十二五”科技发展规划、知识产权规划和科技服务业规划,指导开展科技创新工作。三是细化创新目标。制定《杭州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创新重点、项目布局,体现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操作性。

  二、坚持以改革为动力,营造科技创新环境

  一是强化目标责任考核。加强区、县(市)党政领导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考核,发挥“杭州创新指数”风向标作用。以海外留学生、科技特派员、指导员等为重点,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二是完善科技投入体系。深化科技经费管理制度改革,聚焦重大需求和重点项目,减少一般性项目立项数。三是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加大知识产权在重大项目立项资助中的评审权重。培育更多拥有“百件”有效专利企业,加大知识产权维权执法力度,组织举办第五届“创意杭州”工业设计大赛。四是加强科技金融结合。完善市创投服务中心功能,举办50场次以上创投项目发布和投融资对接会,促进创投项目与资本成功对接。五是筹建市“知识市场”。促进以专利权为代表的知识产权的收集、发布、撮合、质押、交易、流转和科技成果合法产业化。

  三、坚持以企业为主体,激活科技创新活力

  一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通过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科技活动组织形式,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重点推进电动汽车、半导体照明等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的建设。鼓励大企业(集团)引进高端人才和创新团队,共建企业研究院、国家工程中心等研发机构。二是加大企业培育力度。支持企业用好技术开发费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政策。加大对高新技术、创新型和专利示范企业的支持,重点培育一大批高新技术龙头企业。组织实施“雏鹰计划”。三是加快试点基地集聚。重点推进国家“十城万盏”和“十城千辆”试点,半导体照明(LED)、新能源等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争创国家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示范城市。支持青山湖科技城、海创园和两个省级产业集聚区科技创新能力建设。

  四、坚持以平台为抓手,强化科技创新服务

  一是加大建设力度。重点推进产业类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块状经济行业技术研发中心等创新平台建设,吸引更多的科研机构参与平台建设。二是创新管理机制。加强对平台建设的组织协调、服务监管和考核评估。探索有利于新兴产业发展的公共科技服务平台运行机制。选择3-5家平台试点“服务优惠券”活动。开展平台成果转化推广活动。三是提升孵化能力。鼓励开发区、5县(市)以及民营企业建立专业性孵化器和加速器,逐步形成“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一体化发展模式。

  五、坚持以项目为支撑,夯实科技创新基础

  一是抓重大创新项目导向。市本级涉企科技经费重点支持软件、生物等十大科技专项,研究制订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指南,并通过政府主导和市场需求相结合、企业申报与主动设计相结合、专家组推荐与产业联盟提出相结合,确保项目数量和质量。二是抓重大创新项目实施。用好市重大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建立由骨干企业牵头、产业技术创新联盟承担、成果行业共享的重大科技项目组织实施机制,组织实施50项市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取得核心自主知识产权。三是抓重大创新项目管理。建立科技信用评价机制,增大重大项目评审专家和主管业务处室的推荐与组织责任,加大重大项目主动设计比重。积极支持争取国家、省重大专项。实现科技计划项目的网上运作、管理和信息共享。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