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动态 > 国内知识产权动态 > 山东济南市2011年科技工作要点

山东济南市2011年科技工作要点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4-28 04:21:01 人浏览

导读: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转方式、调结构和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重要一年。科技进步在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因此,做好2011年科技工作意义十分重大。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

  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是“十二五”的开局之年,也是全市转方式、调结构和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重要一年。科技进步在支撑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中的作用将进一步凸显。因此,做好2011年科技工作意义十分重大。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拓展城市发展空间,打造现代产业体系”总体思路和“十二五”规划要求,积极实施创新驱动战略,以服务科学发展为主题,以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主线,以关键共性技术突破和重点产业、产品技术跨越为重点,进一步完善科技体制、优化创新环境,提升创新能力,努力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等方面取得新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二、工作目标

  ——培育壮大创新主体。新培育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0家,创新型(试点)企业20家。新培育认定自主创新产品60项。新评选认定10个市级优秀创新团队。

  ——加快建设创新平台。新建各级技术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企业研发机构40家。新建一批重点实验室、博士后工作站和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培育一批特色科技园区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

  ——突破一批关键技术。实施15项市级以上重大科技专项。取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励40项。全市专利申请量、专利授权量、发明专利申请量、发明专利授权量4项指标继续保持全省首位。

  ——增强科技支撑作用。全市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提高2个百分点。

  三、重点任务

  1、突出抓好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按照国家科技部、发改委对建设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的要求,着眼引领示范,进一步深化“六大推进体系”。重点开展“济南市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评价体系研究及监测分析平台建设”项目研究,不断探索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路径、方法。丰富完善创新型城市建设若干政策,探索建立中小企业创新担保基金。深入开展《济南市建设创新型城市若干政策》宣讲活动,着重推进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企业研发费用加计税前扣除等政策落实。加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推出“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支持计划”,对引进的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在重大项目、重大技术领域等方面给予专项资金支持。继续落实“5150”工程、“泉城学者”工程和“青年科技明星计划”、“留学归国人员创业计划”,培育认定一批济南市优秀创新团队。全面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纲要,深入开展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专项行动。继续实施专利、品牌、商标、标准四大战略,支持企业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和争创知名品牌、驰名商标、国家标准等。认真筹备召开2010年度全市科技进步暨创新型城市建设表彰大会,进一步在全市营造创新氛围,激发创新活力。

  2、加快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一是加快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重点围绕“三新一高”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积极开展新一代信息、新能源与节能环保、新医药及生物、高端装备制造等领域技术创新。重点抓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研发,加快推进网络通信产业发展;大力开发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加快推进新能源产业发展,力争年内太阳能光伏产业突破700兆瓦;以“国家十城千辆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应用”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积极支持重汽、青年汽车、吉利汽车开发新能源汽车产品。二是打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载体。重点培育国家创新药物孵化基地、济南软件产业基地、济南太阳能产业基地、重型汽车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国家动漫产业发展基地、新能源汽车产业基地等“十大”国家级特色产业基地和济南经济开发区等“十大”省级以上工业园区,使其真正成为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龙头和技术创新的集结地。三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重点利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装备制造、钢铁、石化、建材等优势传统产业,提高生产管理水平,推动产业技术升级。

  3、加强重点领域科技攻关。以解决制约经济发展的技术瓶颈为重点,突出信息技术、新材料、生物医药、人口与健康、先进制造、先进能源、资源环境、现代农业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城市发展等领域的自主创新。重点抓好重大科技专项的实施,力争在循环经济和节能减排、高性能集成电路和高端软件、高性能服务器及大容量存储、生物产业、发电设备和智能电网、新能源汽车以及特色动植物品种选育等研究开发方面突破一批关键技术。认真组织实施企业自主创新计划,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注重发挥中小企业创新基金作用,以技术进步催生一批成长型企业。

  4、进一步提升科技惠民能力。一是全面提升农业科技创新水平。以提高农业综合竞争力,发展特色增效农业为目标,重点实施“十、百、千”农业科技创新示范工程、科技特派员行动等,力争在农业良种选育与繁育技术、绿色有机农业生产技术、农业信息技术、食品安全生产技术、农产品精深加工等方面取得新突破,培育壮大一批农村科技型龙头企业。二是深化社会领域科技发展。加快构建人口与健康、医疗卫生、公共事业安全、城市规划、综合交通科技创新体系。重点实施“数字化泉城”、“十城千辆”新能源汽车、重大水专项等一批民生科技项目,让科技成果不断惠及民生。

  5、大力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一是加强源头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抓好国家重大新药研发大平台(山东)、山东量子通信研究院、山东千万亿次超级计算中心等平台建设和国家级、省级企业重点实验室建设。二是加强技术创新平台建设。重点抓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等,构建一批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年内,市级以上各类企业研发机构力争突破400家。三是加强创新服务平台建设。重点抓好各级各类科技中介机构、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继续加强济南市科技服务中心建设,打造一流的一站式科技服务窗口。四是加强科研基础条件设施平台建设。重点抓好环保科技创新基础条件平台启动和大型科学仪器设备资源共享、科技信息资源共享服务、农业科技信息资源共享等平台完善,进一步推进全市科技资源共用共享。

  6、强化产学研合作创新。充分依托省会优势,积极创新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科技创新主体的合作模式。研究产学研合作规范管理办法,制定支持国内外科技合作交流的专项资金制度,适时启动校企产学研合作基地等合作平台的认定工作。充分发挥科技成果转化平台作用,强化项目对接和技术转移服务。积极开展走出去请进来活动,引进一批国外高层次科技研发机构、科技创新集团总部或分部落户济南。充分利用“科技外交官”等合作渠道,扎实推进国际科技合作,建设一批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