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知识产权 > 知识产权动态 > 国内知识产权动态 > 商务部:尾货市场等侵权售假多发地将被重点整治

商务部:尾货市场等侵权售假多发地将被重点整治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4-27 08:39:04 人浏览

导读:

因手持低价大旗而“风头正劲”的尾货市场正在面临发展的十字路口。记者12月27日获悉,商务部开始整顿尾货市场,打击行业内存在的侵权和制售假货等行为。在业内人士看来,要让尾货市场名实相符,需要相关部门从产品的生产源头抓起。商务部12月27日印发《商贸流通领域打

  因手持低价大旗而“风头正劲”的尾货市场正在面临发展的十字路口。记者12月27日获悉,商务部开始整顿尾货市场,打击行业内存在的侵权和制售假货等行为。在业内人士看来,要让尾货市场名实相符,需要相关部门从产品的生产源头抓起。

  商务部12月27日印发《商贸流通领域打击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实施方案》的通知称,将会同有关部门,重点监管侵犯知识产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多发易发的“尾货”市场,以及各类汽配、服装、家装建材等批发市场、特色商业街;对假冒侵权多发的企业和市场,一律取消其承担搞活流通扩大消费项目的资格。据了解,此次专项行动已经列出了时间表本月开始调研和动员部署;明年1-2月组织实施;明年3月深入开展和总结。

  “尾货是指服装企业生产出的超出订单的产品,并且是经过检验的不合格产品,”商务部相关负责人明确了对尾货的定义。以服装行业为例,国内每年生产500亿件服装计算,就会产生3%-5%尾货的比例。不过,目前各大市场在售“尾货”却不只局限于此。据悉,这些打着“尾货”旗号的产品大致可以分为:原单尾货(经检验未通过)、原厂跟单(工厂利用原设计仿制)、品牌仿制(仿制知名品牌商品)。

  据统计,北京目前共有尾货市场十余家,总销售规模在20亿元左右。尽管只相当于一家大型商场一年的销售业绩,但近年来,尾货市场却成为商品侵权和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的多发地,令知名品牌和尾货行业的名誉受损。有数据显示,北京的三成尾货市场中,存在商户管理和尾货货源漏洞,导致这些尾货市场流于形式。事实上,尽管尾货行业“鱼龙混杂”,但通过十几元的客单价,博得数十亿元销售的高性价比,还在不断吸引商家进入。上月6日,天兰尾货旗舰店在六里桥亮相。而这已经是天兰尾货三年来在北京开设的6家门店。

  高速发展的同时却偏离主干道,让尾货市场成为商务部此次专项整顿行动的重点检测目标。商务部研究院消费经济部副主任赵萍表示,尾货交易虽小,但影响巨大。而在业内人士看来,整治尾货的流通渠道,显然会对尾货行业的规范有所帮助。不过,要想让尾货市场真正做到名实相符,还需要从商品的生产源头抓起。

  尾货行业专家梁吉良表示,目前打着尾货旗号在市场中流通的假冒商品,很大一部分都是服装生产商为知名品牌代工后,为了多获利而“额外”生产的商品。在管控好商品生产源头后,通过多部门的协同监管,才能让尾货行业的未来更加光明。(记者李铎,实习记者王芳)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