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资信调查 > 资信调查报告 > 个人资信调查报告 > 如何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如何建立个人信用制度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9-02 05:37:47 人浏览

导读:

近年来,金融系统开发消费信贷产品的热情不断升温,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更新。然而,由于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不得不设置高高的门槛,贷款条件严格,令广大消费者望而却步。无疑,个人信用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一大瓶颈,建

近年来,金融系统开发消费信贷产品的热情不断升温,人们的消费观念也在更新。然而,由于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银行为了规避风险,不得不设置高高的门槛,贷款条件严格,令广大消费者望而却步。无疑,个人信用问题已成为当前制约消费信贷发展的一大瓶颈,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评价体系刻不容缓。

现代文明社会,凡是有行为能力的正常人的社会行为,都有一种约定。这种约定的履行,对行为人而言就是信用。是否履约和怎样履约,则反映信用度的高低。以此衡量政府行为、企业行为和个人行为,就构成了社会信用体系。就个人信用而言,在发达国家,通过社会保障号将人们的所有经济活动记录在案,并以此作为个人经济活动的基础,信用制度已经比较完善。在这些国家,个人消费信贷占银行贷款总额的30%左右,其回报远高于法人信贷,回收周期亦大为缩短,风险较校越是优质银行,这一比例越发水涨船高,如美国花旗银行的个人业务已在总业务中占到60%。在发达国家,高度发达的信用环境对经济的持续增长和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美、日等发达国家居民消费对国家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一般达65%。发展消费信贷是扩大消费需求的有效途径,如美国目前在全部家庭中持有金融债务的高达70%以上;法国至少40%的家庭负债消费,有1/4的家庭靠银行贷款买房子。

在我国,据测算如果消费信贷总额占消费总额的比重提升到5%~8%,即可增加约2000亿元的消费信贷,就可以带动全国gdp增长两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当前我国宏观经济的新形势对发展消费信贷十分有利。

但我国的个人信用制度刚刚起步,为此,金融机构在发展个人消费信贷方面不得不采取严格的审查来保证贷款安全,而长达2~3个月的审查造成的放贷成本可想而知。面对加入wto后我国银行业面临的竞争态势,如果我们不能在建立个人信用制度、发展个人金融服务方面取得突破,我国银行业面临的形势将是严峻的。

由于缺乏信用环境,虽然国家为了刺激国内消费需求的增长,采取了住房商品化(加快推进)、降低银行存贷款利率、征收银行存款利息税、开展个人消费信贷、增加转移支付等措施,但消费市场并没有因此出现明显的好转,新的消费增长点也并没因此而形成。究其因,缺乏消费信用环境可以说是重要因素。

个人信用制度的建立应包括多个方面。

一是建立健全全社会的信用网络查询系统。依据客观、公正、独立的原则,培育个人信用调查与评价的中介机构,建立起个人信用记录的档案,以对整个信用作出整体评价。同时,应建立一个全社会共享的、公正的个人资信咨询网络,使跨行业、跨系统的资源实现共享。

二是制定权威性和统一性兼备的个人信用制度评估标准。配合个人信用制度的实施,应由权威机构统一制定我国的个人信用评估标准,由信用评价机构运用科学合理的评估方法,在建立个人信用档案系统的基础上,对每一位客户的授信内容进行科学、准确的信用风险评级。

三是充分利用商业银行、邮政金融机构等先进的综合网络等信息传导手段,按客户设置户头;以个人基本账户为核算基点;统一管理个人客户资产、负债等业务,并为客户提供所需的一切金融服务。个人的一切资金往来都以这一基本账户为基础,分类连续记录个人客户的金融业务活动,通过建立个人信用基本账户系统,最终实现金融机构为客户服务的多项功能,也为推行个人信用制度奠定基矗四是落实完善储蓄存款实名制。这是个人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信用证明,是建立和完善个人信用体系的重要基矗作为商业金融机构,应以此为契机,促进和保证制度的落实,并根据个人信用状况开展分层次、个性化的特色服务,拓展面向居民个人的零售业务领域、增强市场竞争力。 [page]

五是创建个人信用制度所必备的外部环境。提高全社会的信用制度,大力推行银行卡、个人支票、网上支付等先进的支付手段,完善自助银行、电话银行、网上银行的推广普及,最大限度地提高支付方式的现代化。

六是落实相关配套措施。建立个人信用制度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各有关部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个人信用中介机构等部门的密切合作与协调配合。因此,应由国家出台有关个人信用制度的法规,落实有关的配套措施,明确各部门所负的职责,完善相关制度规定,使个人信用制度登记、评估、使用等符合法定的程序,在法律的框架范围内合理运行、规范发展。

各商业金融机构已拥有非常健全的运营网络,可以作为个人信用体系的基础设施,即硬件。对于邮政金融系统来说,由于拥有完善的邮政网络机构并建立了一套覆盖面极广的金融网络系统,可以在现有已提供的全国联网城市的通存通兑、绿卡、电汇、电子转账等相关业务的基础上,利用邮政金融网络的稳定性、可靠性、安全性以及覆盖面广的优势,积极参与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

同时,政府在宏观决策,协调各个管理部门之间的关系,制定法律法规等方面,也都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