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商业招商 > 融资 > 融资风险 > 地方融资频遭风险预警 引入社会资本是治本之道

地方融资频遭风险预警 引入社会资本是治本之道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08 06:57:33 人浏览

导读:

一系列预警之后,防范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或将有实质性推进。最近,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4月22日至23日,监管部门将组织各大银行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新操作准则,以控制贷款风险。此前,在各商业银行对本行地方融资平台的项目包

  一系列预警之后,防范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或将有实质性推进。

  最近,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的话称,4月22日至23日,监管部门将组织各大银行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新操作准则,以控制贷款风险。

  此前,在各商业银行对本行地方融资平台的“项目包”进行自查之后,有关监管部门又要求商业银行在2010年三季度末前完成政府平台贷款担保方式的转换。

  专家表示,有关部门透露出的政策压力,会使得地方增量债务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同时,地方融资将会更加困难。不过,虽然地方负债规模有增大的趋势,但我国地方负债风险是可控的,并不是极度膨胀的,倒是促成地方债务问题的各种因素应引起关注。

  上述专家还认为,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关键是如何将地方债的管理切实地规范起来,建立健全稳妥可靠的风险控制机制和责任约束机制,让民间资本和社会其他资本能够顺利地进入更多领域,才是治本之道。

  频遭预警

  规范地方融资动作渐多

  今年以来收紧信贷等一系列政策表明中央规范地方融资的意图已越来越明显,最近,有关部门或已经开始做出“实质性”动作。

  本周,有消息称,4月22日至23日,监管部门将组织各大银行召开内部会议,讨论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的新操作准则,以控制贷款风险。

  不可否认,“通过地方融资平台实现的大量负债,不仅提高了地方配套资金的到位率,而且从整体上保证了中国经济增长目标的实现。”然而,“经过2009年的‘充气式’膨胀,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潜在的问题已引起国家关注。”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于小文在发言中提到。

  今年以来,金融机构对地方融资风险进行预警的消息频现报端。消息称,针对地方融资平台贷款普遍缺乏有效担保的问题,有关监管部门已要求商业银行在2010年三季度末前完成政府平台贷款担保方式的转换。

  此前的公开信息显示,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对本行地方融资平台的“项目包”进行自查。银行业也被要求停止向仅以地方政府未来收入为支持、没有注册资本金的投资工具发放新贷款。

  更早些时候,今年1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国务院第四次全体会议上提出,尽快制定规范地方融资平台的措施,防范潜在财政风险。同月,央行行长周小川警告,相关问题处理不当可能会导致地方政府的融资平台无法偿还债务,给银行带来不良资产并造成其他问题。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一次全国电视电话会议上要求银行高管全面评估和有效防范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

  “地方债务问题的确值得高度重视,地方融资平台的运转主要依靠企业债券、中期票据、银行贷款等形式,因此金融部门对此加以预警是正常的。”中国社科院财贸所研究员杨志勇对《经济参考报》说。据估计,各银行2009年投向政府融资平台项目的贷款,占整体新增贷款的40%至50%。

  事实上,不仅金融机构,财政部、审计署都对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从不同角度多次予以预警。两会期间,财政部部长谢旭人曾表示将进一步规范地方政府融资平台。更早些时候,财政部发布《关于坚决制止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行为的通知》,要求立即停止财政违规担保向社会公众集资行为,旨在提醒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另据了解,2010年国家审计署将重点审计地方融资平台运营情况。

  于小文认为,地方融资平台的风险主要表现为系统性风险,很大程度上以未来经济增长带动地方财政收入增加、土地升值、招商引资等效益的显现,这种风险并非哪家银行所能掌控。加之,此类贷款期限普遍较长,中长期贷款居多,风险具有隐蔽性和延后性。

  对于有关部门透露出的政策压力,杨志勇推测,这会使得地方增量债务的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控制,同时,地方融资将会更加困难。

  中央财经大学财政学院财政系主任、教授曾康华也认为,有关部门出台一些政策会使地方政府融资行为受到约束,今后地方政府的融资更加规范,其融资规模与还款能力也将更加协调。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