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商业招商 > 企业招商 > “救市”在何处?

“救市”在何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02 06:00:28 人浏览

导读:

从天堂到地狱仅仅一步之遥,不经意间中国A股市场在短短的一年内经历了痛苦的轮回,从6124到1802完成了惊险的一跳。尽管面临内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笼罩在滞胀的阴影之下,但中国经济无疑是世界经济这片沙漠中难得一见的绿洲,遗憾的是这片绿色

从天堂到地狱仅仅一步之遥,不经意间中国A股市场在短短的一年内经历了痛苦的轮回,从6124到1802完成了惊险的一跳。

尽管面临内外部环境的诸多不确定性,世界经济笼罩在滞胀的阴影之下,但中国经济无疑是世界经济这片沙漠中难得一见的绿洲,遗憾的是这片绿色也浓浓地涂抹在A股市场身上,全球第一的跌幅引起了国内投资者的愤懑、恐慌、无助和彷徨,也激起了市场各方的质疑、反思和争论。

探究A股市场剧烈下跌的原因可谓众说纷纭,但往往都是仅及其表难究其里。股市是一个复杂的混沌世界,在众多的不确定性中更是注入了人性的不确定性,连牛顿也只能概叹“我能计算天体的运行也无法计算人性的疯狂”了!

伴随股指的剧烈下跌,市值的大幅缩水,财富的无情蒸发,市场争论之声此起彼伏,除了对市场下跌原因喋喋不休的争论之外,最终的焦点自然落在“救市”与“不救市”的口水大战上。“救市”与否是中国股市的宿命,因为中国股市从诞生那一天起就留下了“政策市”的烙印,“救”与“不救”都是艰难的选择,考验着管理层的智慧。

在市场自由主义看来,政府介入市场并非一个正确选择。市场自有其运行规律,而从“救市”的实践结果看很难有理想的效果。如今年4月最近的一次“救市”措施,在股指在跌破3000点大关时管理层推出了降低印花税政策,诱发了股指强劲的反弹,但一场突如其来的“汶川”地震打乱了市场的节奏,股指重蹈漫漫熊途,让政策“救市”落入无果而终的窠臼。

但当市场已经无法通过看不见的手自行调节市场正常运转时,为了不让市场的混乱造成无法承受的惨重代价,看得见的政策之手必须该出手时就出手!笔者认为,政策“救市”不是万能的,但在关键时刻政策“不救市”可是万万不能的!君不见菩萨虽有低眉处也有金刚霹雳手,“救”与“不救”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正当监管层在市场近乎自戕式的下跌和“救”与“不救”中隐忍煎熬时,中国股民麻木在第一个中秋假期的欢乐中还没有回过神来,大洋彼岸的华尔街正掀起一场惊天海啸,有着158年历史的华尔街第四大投行雷曼兄弟申请破产保护,美林证券投身美国银行,美国国际集团陷入破产绝境等待援手,摩根斯坦利和高盛也实现商业银行的无奈转身,坏消息接踵而至,继贝尔斯登之后华尔街五大投行巨头在金融危机中无一幸免。全球金融处在剧烈的动荡之中,山姆大叔建立的金融强权地位岌岌可危,在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面前山姆大叔毫不迟疑地放弃了市场自由主义的圭臬,义无反顾地祭起“救市”大旗,美国在“救市”,欧洲在“救市”,日本在“救市”,一时间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此起彼伏的“救市”声浪,短短的一周内,美国政府、欧洲央行、和英国、日本等国中央银行纷纷向市场注入超过4000亿美元的资金,美国政府在有所为有所不为地接管“两房”和拯救AIG后为防止危机向更大范围扩散,美国财长保尔森向国会提交了达7000亿美元的全面救助议案,并呼吁七国集团加入到集体拯救行动中,中国央行也被迫卷入“救市”浪潮,采取了存款准备金率和贷款利率双降的措施,为防止雷曼倒闭对国内银行股和证券市场的影响扩大,财政部、国资委和汇金公司紧密联手出台了三大救市措施,财政部决定单边征收证券交易印花税、国资委支持央企增持或回购旗下上市公司,汇金公司可自主在市场买入工商银行、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的股权,拯救A股市场的联合行动迅速展开。

9月20日温家宝总理关于保持宏观经济稳定、保持金融稳定和保持证券市场稳定的讲话更是加快了各方救市的步伐、增强了市场的信心,“救”与“不救”的争论悄无声息地划上了休止符。 [page]

在三大利好的刺激下,A股市场出现了罕见的全线涨停的壮观景象,银行股等金融股、大盘权重股担起了领涨大旗,市场的热情全面高涨,亢奋中充满着市场压抑已久的期待,股指快速拔高直击2300一线,但过快的上涨将宣泄多头的力量,个股分化开始显现,一九现象重返市场,投资者在火热中仍感到丝丝凉意。

既然“救市”之锚已经抛出,应该锚在何处?

印花税单边征收向市场发出了强烈的政策信号,降低了市场交易成本,增强投资者入市意愿和促进市场建立长期投资的理念。

汇金自主买入三大银行股和中国石油、中国联通、中煤能源等央企积极响应国资委号召在A股市场增持才是“救市”的关键,一方面表明了央企大股东对未来发展的信心稳定了股价,另一方面改善了市场资金供给,吸引机构资金积极入市,更重要的是起到了平准基金入市的干预效果,大股东增持或回购一定程度上建立了市场内在稳定的机制,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握手重建估值体系,为全流通时代来临提供了市值管理等新蓝本。

得权重股得金融股得天下,管理层终于以市场化的手段救治市场,以2%的增持实现50倍的杠杆轻松撬起市场,按全部A股市场1年内完成增持2%的比例大股东仅需投入3000-4000亿,股指上升40%计算大股东市值增长将达50000亿以上,国资委等央企大股东将成为最大的赢家。大股东增持仅能改善市场的供求关系却没法提升公司投资价值,支撑价值的基础依旧是公司的盈利能力和发展前景。与此俱来的问题是大股东能够短暂轻松托起市场,一旦放下谁来继续扛着?这对我们每个参与市场当中的投资者形成了重大考验,风险与收益总是同在!

对于股指运行而言,我们必须理解稳定的内涵,大股东增持或回购只是稳定市场的要求绝无造市的必要。外部环境,美国危机没有见底潮水还待消退,危机向经济传导的风险还需要足够的时间化解,美国和欧洲央行仍面临巨大的考验,特别是美国重建金融监管体系和恢复国家信用重塑金融强权地位需要付出艰难的努力;内部环境,中国经济平稳运行有赖于“一保一控”政策目标的实现,企业盈利增速下滑的势头没有扭转。内外部环境都无法支持市场迎来翻转,反弹自然成为主要运行节奏,反转暂时不应有过多的奢望,不再悲观的同时也不应过度乐观。

央企增持概念免不了成为市场追逐的热点,但唯有热点的轮动反弹才会向纵深发展,反弹的目标方可看高一线,在反弹的基调下把握波段操作见好就收不失是最佳选择。

任何的“救市”目标都无法锚定在指数涨跌上,而“救市”的意图在于稳定市场信心无容置疑,投资者预期的改变必然反应到股指涨跌上,因而从任何一次“救市”看都能实现股指短期涨跌的效果而无法改变市场的运行规律,“救市”之锚根本无需锚定在改变市场的长期趋势上,仅仅对市场非理性波动进行一次“对冲”,抛锚者也就无需在意市场的争论,一切遵从市场的需要。

那么,“救市”之锚到底应锚在何处?我的理解应锚在健全市场制度体系,完善市场规则,严格监管市场参与各方,为市场提供“三公”高效透明的运行环境,就我们当前的市场而言,紧迫而必要的是改革新股发行制度,铲除一二级市场不合理的寻租纽带,建立真正意义上的新股发行定价体系,迎接真正的全流通时代!就投资者而言,应确立正确的投资理念,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策略,建立一套适合自己的交易系统,提高投资和风险管理能力,而不应过多地抱怨指责市场或他人,就像我们无法抑制“大小非”减持的冲动一样,“大小非”甚或市场操纵者也无法干预我们理性的投资选择,时刻自救方是真正的自救之道,从此我们将“救市”之锚永远锚在我们的心中! [page]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