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商业招商 > 合资经营 > 合资经营企业 > 小i机器人回归 重新开辟新市场

小i机器人回归 重新开辟新市场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05 21:48:12 人浏览

导读:

曾经风光一时的智能网络机器人小i重新回归,欲开辟新的市

曾经风光一时的智能网络机器人小i重新回归,欲开辟新的市场。

因为与MSN合作,智能网络机器人小i曾经风光一时。不过因为在互联网上找不到盈利模式,小i创立者袁辉逐渐将重心转到为政企客户提供服务上,从互联网又回到了软件业。

小i机器人的困境

2001年袁辉从微软辞职创业,成立上海赢思软件公司,主做手机软件开发。一个偶然机会,他开发出了能陪人聊天的智能网络机器人,2004年与微软牵手,登陆MSN平台。

随着用户的迅速增长,在推出的当年,获得了风险投资商IDG的注资。2007年小i机器人获得了包括英特尔投资、IDG在内的5家风险投资商的千万美元的投资。接下来袁辉不断丰富小i机器人的功能,让它更加智能,并不断积累更多的知识库。

目的只有一个,不断扩大用户规模,然后再想办法盈利。今天看来,袁辉认为当初是被海外投资方错误地引导。"在国外,互联网企业只要有了用户,就一定有盈利模式"。

但在国内却并一定适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一般是两种:广告和用户付费。

从广告来说,国内的广告资源集中在大型互联网企业,中小企业可以获得的广告投放非常少。

从用户付费来说,需要以海量的用户为基础,才能向少数高端用户收取增值服务费,这种模式以腾讯QQ为代表。而要想获得数以亿计的用户,必须是互联网上的基础应用,比如IM、搜索等。而打发空闲时间的聊天工具小i并不算基础应用。

所以,袁辉在将用户数发展到千万级别之后,仍然赚不到钱。

向政企客户转型

最早从2006年开始,袁辉就开始从向个人提供聊天娱乐转向向企业提供在线客服和营销,利用的还是人工智能技术。

"这个盈利模式很清晰,给企业提供服务,收取软件开发费和维护费,"这种模式是典型的传统软件盈利模式。

袁辉说,未来越来越多的企业会上网,而所有涉及到服务的行业都需要客服。机器人的成本比人工成本低,在某一个垂直领域中,比如金融、电信等,客服经常需要回答重复性的问题,也适合使用机器人。

2006年袁辉为上海市科委提供了客服机器人,现在他的机器人已经用到了联想公司、大众汽车、中国移动、交通银行以及世博会中。

目前,袁辉在国内收入几乎全部来自政企客户,他认为这块市场也足够支撑起一家上市企业。

[编辑]周 坤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