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商业招商 > 融资 > 个人融资 > 关于个人融资渠道的一点看法

关于个人融资渠道的一点看法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19-08-08 03:31:39 人浏览

导读:

在我国,个人融资渠道相当狭窄,目前只有银行贷款,典当,信用卡透支三种主要形式,而且典当和信用卡透支尚处于起步阶段,融到的资金相当有限。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里,特别是在中国,个人所建立的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如何解

  在我国,个人融资渠道相当狭窄,目前只有银行贷款,典当,信用卡透支三种主要形式,而且典当和信用卡透支尚处于起步阶段,融到的资金相当有限。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里,特别是在中国,个人所建立的中小民营企业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如何解决个人融资渠道狭窄的问题,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关键。在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当今社会里,特别是在中国,借着改革开放的这股热风,越来越多的人通过自主创业已经先富了起来,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一股中坚力量。然而还有很大一部分人,他们有抱负,有能力成为这其中一员,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但却苦于没有一笔足够的启动资金,所有的想法和创意都化为空想。我国脆弱的金融体系和狭窄的个人融资渠道业已成为制约中小民营企业快速发展以致整个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瓶颈。

  在这里,由于本人知识水平有限,只是把我所知的三种个人融资渠道,即银行贷款,典当和信用卡透支做一个大概的阐述,再试着做一点分析,最后提一点小小的建议。

  近日中国银行、光大银行、广东发展银行、中信银行等京城金融机构纷纷推出专门为“个人创业者”打造的贷款品种,同时农业银行、民生银行也在酝酿更大的贷款计划。据悉,中行最高额度1000万元的“个人创业投资贷款”,目前在北京地区已经与一些担保公司联手推出。贷款方式可具体分为两种:一是个人项目投资贷款,适合于客户中长期的大额投资资金需要,突出了创业投资的特点。其最长贷款期限可达5年,最高贷款金额可达1000万元,还可根据客户需要量身定做差异化的还款方式,如按月或按季偿还本息等;二是个人短期周转贷款适合客户短期的周转资金需要,体现了助业经营的特点。该产品的最高贷款金额可达700万元,贷款期限不超过1年,优质客户还可申请“一次授信、循环使用”的循环贷款,在一次核定的授信额度内,循环使用贷款。

  不过,“创业贷款”都有一定“门槛”。银行向企业或个人提供贷款一般需要质押、抵押和担保三种条件。质押品包括存单、国库券、企业债券等,抵押品则指土地、房地产、企业设备等不动产,担保主要由一些银行认可的担保公司进行全额或者部分的担保。另外,质押、抵押一般很难获得100%的贷款,以抵押为例,贷到的金额完全有可能是抵押物品价值的六折或者七折,而担保则要交给担保公司一笔不菲的费用。而且,银行贷款的利息也会让很多人望而却步。根据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目前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的短期贷款利率为5.04%,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的短期贷款利率为5.31%,一至三年(含三年)的贷款利率为5.49%,三至五年(含五年)的贷款利率为5.58%,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为5.76%。尤其需要注意的是,银行有权根据贷款风险大小,对贷款利率实行幅度为30%以内的上下浮动空间。由于个人创业投资贷款一般风险较大,银行很有可能上浮利率。

  总之,目前的个人创业贷款仍然处于一个发展的最初阶段,尚需要一个明确的政策引导。要配套建立起针对中小企业的专门管理,使企业的资金度、诚信度透明。只有这样,个人创业贷款才能走得更远、更稳。

  典当行业在中国已经有1600多年的历史,是整个金融行业的先行军。

  在影视作品中我们经常可以看见这样一些经典镜头:一些家道中落的人们拿着自家的金银首饰,走进写着大大“当”字的当铺中,在高高的三尺柜台前,显得那么无助,这也曾是中国封建末期经济的真实写照。如今,随着经济的日趋活跃,典当行业又重新“热”了起来。现在的典当行业早已今非昔比,焕然一新的典当行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它不再是旧社会人们以物换钱,来救济、济贫的应急之策,而是一些善于理财的时尚中人用以投资的新渠道。

  如今各中小企业在商品经济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由于中小企业融资难,成了企业发展的“绊脚石”,特别是短期融资,缺口很大。一方面,银行在信贷问题上多倾向于效益较好的大企业,另一方面,银行贷款手续繁琐。由于中小企业贷款量小,频率高,而银行无论贷款多少,都必须履行繁琐的融资手续,这让不少中小企业望而却步。典当作为一种特殊的融资渠道和方式,正被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所重视。目前,全国的典当行有近千家,一些大中城市和沿海地区的典当行业比较发达,而西部则稍稍落后一些。

  现在典当的范围已经大大拓宽。传统当铺中的低档物品已销声匿迹,取而代之的则是电脑、手机、甚至一些房产,车辆和土地等,这恰恰说明了市场经济的活跃性和典当行不断开拓新市场,不断寻找新思路以求繁荣整个金融业

  然而典当融资也存在一定风险,其中费率高于银行等特性就要求参与者的实力。东方典当行房产部赵经理说:“只有下一步的投资收益率大于融资成本,那才是不亏本的生意。当然融资成本的概念还要包括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进出之间损失如何最小化等因素)。在擅于理财的投资者观念中,综合权衡相当重要。”据了解,目前沪上大部分典当行关于不动产典当费率大多维持在3%水平,以当金20万月息0.5%为例,进出交易间,客户支付给典当行的就是7000元。

  典当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首先必须加大对典当行的宣传力度,因为很多人对典当行的认识还是比较朦胧,比较浅,以往不规范的典当行给人们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所以,大力宣传此行业是重中之重;其次是需要各大银行的支持,因为有了银行资金方面的支持,这些典当行业才会逐渐成长起来。

  银行卡按能否透支分为借记卡和贷记卡两种,只有具备透支功能的贷记卡才能称为信用卡。真正意义上的信用卡应该具有循环透支的功能和免息还款期,国内信用卡因其透支额度固定而被业内称做“准贷记卡”。在很多发达国家,由于个人信用相当发达,信用卡业务已经发展到一个相当高的水平。银行为每一位建立起一个完善的信用评估机制,给出一个信用额度,每个顾客就可根据这个额度进行透支,贷款等业务。

  今年3月1日起,由中国人民银行颁布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已经开始生效。新《办法》大幅度调低了信用卡透支利率。同时在完善风险控制的前提下,调高了信用卡单张卡的透支上限。新《办法》规定,信用卡透支以日利率万分之五,按月计收单利,透支期限最长为60天。而老《办法》的信用卡透支利率为:15日内日息万分之五,30日内日息万分之十,30日以上万分之十五。两者相比较,同是划卡消费,现今的利息成本远远低于从前。以同样透支1万元,期限60天计算,原来需支付利息900元,现只需支付利息300元,利息成本降低了三分之二。在透支额度上,新《办法》也明显放宽。老《办法》只规定了信用卡的单笔透支,即金卡1万元,普通卡5000元。而新《办法》在这方面的“宽大政策”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个人卡单笔透支以2万元为上限,月透支金额不得超过5万元;单位卡单笔透支额以5万元为上限,月透支余额不得超过10万元或其综合授信额度的3%;外币卡的透支额不得超过持卡人保证金的80%;180天以上的月均透支余额不得超过总透支余额的15%。不难看出,信用卡透支消费现已达到了空前的宽松。这种宽松的金融环境,对于发卡行、持卡人而言,均系“利好”。[page]

  以上就是我所知目前国内的三种融资渠道。可以看出,三种渠道对于有很好想法和创意普通百姓或是毕业大学生来说,都没有太大意义。第一,除了信用卡透支外,银行贷款和典当都要求有价值超过所贷金额的相应资产作为抵押。对于普通百姓和毕业大学生这是无法实现的。第二,高昂的利息风险。目前,银行贷款六个月以内(含六个月)的短期贷款利率为5.04%,六个月至一年(含一年)的短期贷款利率为5.31%,一至三年(含三年)的贷款利率为5.49%,三至五年(含五年)的贷款利率为5.58%,五年以上贷款利率为5.76%。典当费率大多维持在3%的水平。虽然相对于所贷金额来说,这笔费用并不算高,但个人创业有很大的风险,时间越长,费用就越高,这又提高了个人贷款的门槛。信用卡透支虽然不用抵押,利息也相对较低,日利率只要万分之五,按月计收单利,但是透支期限最长只有60天。透支额度也很有限。新的《银行卡业务管理办法》对信用额度有了提高,但即使金卡用户的透支上限也只是两万元人民币,这对于想开创一番事业的人来说是远远不够的。

  有没有什么办法可以真正拓宽个人的融资渠道,让那些有才智,有创意却苦于没有资金的人可以把他们的想法变成事实的办法呢?我个人认为,这是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其实也有很多有资金的人,他们想投资却找不到好的投资项目。我的想法就是利用互联网,建立一个可以让有创意的人和有资金的人相互沟通的平台,从而避开金融中介机构。这样对双方都是很有利的。

  有创意的人可以得到自己想要的资金,而且可以把风险部分的转移到投资者身上。而投资者虽然说承担的风险要比把钱存在银行高得多,但是却可以得到更加丰厚得回报,而且可以知道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不过这个想法对互联网技术的要求比较高,因为它要在为有创意的人和有资金的人保密的同时,保证他们之间能够建立有效的沟通。另外,拥有这样的技术之后,建立这个沟通平台的人能够从什么地方,以什么方式获得利润也还要进行深入的思考。

  个人融资渠道的拓宽有两方面阻力,一是金融机构承担的风险大,与普通百姓拥有的资产少之间的矛盾。另一个就是前面所说的信息不对称。要有效解决这两个问题,目前在国内来说应该是不太可能的,我在这里提出来只是想看看就目前国内形势,是否有第三条路可以走,因为个人所开办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扩大中小型民营企业的规模和让更多的中小型民营企业建立起来,将决定着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动力。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