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刑法 > 刑罚种类 > 死刑 > 死刑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死刑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1-05-28 13:43:09 人浏览

导读:

死刑是我们听说过的一种觉得很严重的一种刑事处罚,一般来说,死刑可以会立即执行或者缓两年执行。那么为了让大家能够详细了解死刑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的相关法律问题,下面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死刑是我们听说过的一种觉得很严重的一种刑事处罚,一般来说,死刑可以会立即执行或者缓两年执行。那么为了让大家能够详细了解死刑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的相关法律问题,下面将由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详细介绍相关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死刑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

  死刑是刑法学中的重要概念之一,也作为一种刑罚普遍存在于各国刑法体系中。因为生命的宝贵性和不可再生性,死刑成为刑罚体系中最为严厉的刑罚方法,故又被称为极刑。

  遭受这种剥夺生命的刑罚方法的有关犯人通常都在当地犯了严重罪行。尽管这“严重罪行”的定义时常有争议,但在现时保有死刑的国家中,一般来说,“谋杀”必然是犯人被判死刑的其中一个重要理由。

  死刑曾普遍存在于各国刑罚之中,自启蒙运动后,「是否废除死刑」这一议题在学术层面产生激烈讨论,并且在司法实践层面也产生了重大影响,我国现行刑法保持「保留死刑、严格控制」的原则进行死刑的适用。现阶段我国死刑的执行一般分为立即执行和缓期二年执行(死缓)两种情况,并严格把控死刑核准。

  《刑法修正案》9中:执行死刑条件由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发生重大犯罪,手段极其残忍,社会影响极其恶劣,如故意杀人,绑架,抢劫,强奸,贩毒,等危害国家刑法都有可能会执行死刑。

  

  二、中国现代死刑怎么执行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最高人民法院判处和核准的死刑立即执行的判决,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

  下级人民法院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但是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

  停止执行的原因消失后,必须报请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再签发执行死刑的命令才能执行;由于前款第三项原因停止执行的,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人民法院在交付执行死刑前,应当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死刑可以在刑场或者指定的羁押场所内执行。

  指挥执行的审判人员,对罪犯应当验明正身,讯问有无遗言、信札,然后交付执行人员执行死刑。在执行前,如果发现可能有错误,应当暂停执行,报请最高人民法院裁定。

  执行死刑应当公布,不应示众。

  执行死刑后,在场书记员应当写成笔录。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将执行死刑情况报告最高人民法院。

  执行死刑后,交付执行的人民法院应当通知罪犯家属。

  死刑的执行方式

  死刑采用枪决或者注射等方法执行。

  三、怀孕会被判死刑吗

  不会。按照刑法规定,怀孕妇女不适用死刑。所以,如果是在审理期间,发现是怀孕妇女的,不能判决死刑。所以,也就不存在执行死刑的问题。

  执行死刑的时候发现怀孕怎么处理?

  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一十一条也规定,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时,发现罪犯正在怀孕的,应当停止执行,并且立即报请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人民法院在执行死刑之前如果发现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停止执行死刑,并且立即报告最高人民法院,由最高人民法院作出裁定:

  (一)在执行前发现判决可能有错误的。

  (二)在执行前罪犯揭发重大犯罪事实或者有其他重大立功表现,可能需要改判的。

  (三)罪犯正在怀孕的。

  在停止执行的情况下,执行死刑的人民法院应当立即用书面形式报告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由院长签发停止执行死刑的命令。经过审查核实,如果认为原判决是正确的,必须报请核准的人民法院再签发执行死刑命令,才能执行。如果查明罪犯确实是正在怀孕的妇女,应当报请核准死刑的人民法院依法改判。

  人民法院应当在交付执行死刑日前,通知同级人民检察院派员临场监督。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停止执行死刑程序有关问题的规定》第六条:

  最高人民法院对于依法已停止执行死刑的案件,依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确认罪犯正在怀孕的,应当依法改判。

  以上就是法律快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死刑量刑标准是如何规定的”的相关内容,通过上述内容我们可以知道如果因为某些原因被判处死刑的话,要看自己是判处的死刑立即执行还是死刑。若还遇到其它问题,欢迎上法律快车的法律平台,咨询专业的律师。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引用法条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