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常识 > 消费提示 > 泸州江阳区消协消费警示:留心五大短信陷阱

泸州江阳区消协消费警示:留心五大短信陷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06 08:17:34 人浏览

导读:

根据今年以来消费者投诉、咨询的情况,泸州市江阳区消协日前透就5种新的可能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手机短信陷阱提示消费者,在接收到陌生人的短信或者在网上进行注册、免费注册时,一定要留个心眼,以免掉入某些违规经营服务提供商的陷阱。一是谨慎手机注册。在网络上,经常
根据今年以来消费者投诉、咨询的情况,泸州江阳区消协日前透就5种新的可能侵害消费者权益的手机短信陷阱提示消费者,在接收到陌生人的短信或者在网上进行注册、免费注册时,一定要留个心眼,以免掉入某些违规经营服务提供商的陷阱。

  一是谨慎手机注册。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通过手机注册为本网站用户,可以免费获得……”、“免费注册”等字样,这时千万要留神,这很可能也是不法经营者的诱饵。在用户注册的同时,这些网站通常会要求用户恢复确认号码,但服务提供商可能借此给用户悄悄订阅了某种短信服务,并且每月收取一笔不菲的信息费。

  二是不要轻易下载“免费”软件。一些网站提供了能够免费发送短信的小软件,当用户通过这种软件发送短信时,对方会接到短信提示,称“可直接回复此短信”。不过当对方直接回复短信时,服务提供商不仅不会提供免费回复,反而会向回收方收取双倍的资费。

  三是退订“免费”信息难。花很少的钱甚至免费,就能得到为期一个月的短信服务。但如果想退订短信却不那么容易。因为服务提供商很可能堵死退订服务的渠道,或者宣称退订下月生效,继续收取用户的费用。此时,消费者可发送短信00000到服务提供商的代码,便可以将该服务商的所有业务一次性取消。也可拨打移动(1860)或联通(10010)热线寻求帮助。

  四是“伪装”短信设圈套。当看到“今天在哪吃饭?”“在楼下等你”等等看似熟悉却又不知发者为谁的短信不要忙着回复。一些服务提供商将定制服务的短信伪装成了这种日常问候,如果用户直接回复,便会不知不觉被迫订购了某种业务,白花冤枉钱。用户在接到这样的短信时要先看清是普通手机号码,还是服务商代码。

五是资费不清乱收钱。很多短信服务的资费标准是每条0.1元或每月5元。但有些短信在定制过程中偏偏不告知明确的资费标准,导致一些用户不明不白地定制了高价服务,等到发现时已经晚了。因此,消费者在订阅服务时,要先了解收费标准,对资费不明的服务一律不订。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