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常识 > 消费提示 > 渠县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慎购买上门推销产品

渠县消委会发布消费警示:慎购买上门推销产品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06 06:47:22 人浏览

导读: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商品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差的产品很难进入正规商场柜台。因此,厂价直销、上门推销就成了一些不法分子推销劣质产品的最佳渠道。而通过此类方式推销商品而产生的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投诉也不断增加。这种消费纠纷因找不到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多元化发展,商品的竞争也日趋激烈,质量不过关,售后服务差的产品很难进入正规商场柜台。因此,厂价直销、上门推销就成了一些不法分子推销劣质产品的最佳渠道。而通过此类方式推销商品而产生的消费者权益受损的投诉也不断增加。这种消费纠纷因找不到卖方,处理较困难。所以消费者购买商品,最好到商场 、超市、专营店等有固定营业场所的商家购买。
据分析,这类投诉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消费者被上门推销者提供的优厚条件所引诱,最后经不住推销人员的花言巧语,掉入推销人员设计的陷阱。

骗术之一:国有大企业,服务有保证。这类推销人员通常是穿着醒目标志服、挂胸卡、拿名片,煞有介事,信誓旦旦,声称产品“三包”,包退包换,提供热线服务。如果当时打个热线电话问问,还真有人接听应答,待推销人员走后再打,刚打的热线电话永远不通了。这套把戏往往因其骗局完善,掩人耳目,易得逞。

骗术之二:免费服务,上门维修。这类人大多是衣着朴素,扮相忠厚,话语质朴,以提供某项免费服务(如免费清洗抽油烟机)或免费上门维修为借口入进消费者家门,继而边“服务”边推销一些家居清洁用品。通常消费者碍于推销员的一番“辛勤劳动”而不好意思不购买其产品,在没看清楚该产品是否适用或质量如何的情况下就掏了钱。待日后冷静下来,细想或使用产品过后才发觉上当受骗,所购产品价高或质差。

骗术之三:以旧换新,回报顾客。这类推销人员常在居民小区内设摊,宣称:某某公司回赠消费者,产品(如厨具、家电等)可以补差价“以旧换新”。咋眼看上去,好像是美事一桩,实际上回家一看才知道,换回的都是一些劣质产品,既无生产厂家,没有合格证,更没保修服务。

骗术之四:“行业”推销,“价廉物美”。这类推销人员多以“政府职能部门”或具有垄断性质的公用企业工作人员的身份出现,上门推销,让你感到:真实可信,殊不知,这类推销更具有欺骗性。比如借用电力、邮政、电信、房管等部门的权力,上门强行推销或安装一些产品,这些产品质量一般,价格不便宜,有些甚至为劣品或假货。

骗术之五:天上掉馅饼,家中中大奖。之类推销虽说不上门,但会通过信件或电话、手机短信告诉你中了大奖,请速寄几元或几十元的邮资,就可得到奖品。或声称你已入围某某大奖,再购买多少元的商品,就可参加抽奖,有几千或数万元,甚至百万元的大奖在等着你,你还会在乎这几元的邮寄费或购物款吗?钱一旦寄出,渺无音讯。

春节将至,因此渠县消费者委员会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贪图一些便宜,购买上门推销的产品,如确实要买,在接受上门推销的商品和服务之前,必须要把握以下几点:

第一,必须对推销人员身份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并对提供的商品或服务的厂家或商家的真实性进行核实,如有疑问的不要买;

第二,价格明显比市面低的同类产品,不要买;

第三,仔细查看商品的外包装,如没有生产厂家、厂址、合格证、生产日期等,不要买;

第四,索要发票,如对方是正规厂家的推销员,一定会有发票,否则不要买;

第五,部分必须维修的商品(如电器),要推销员提供具体保修点,并当场致电核实,如没有,不要买。

总之,产品和服务必须要有质量保证,特别是电器产品和燃气具产品,为了你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及财产安全,请慎买上门推销的产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