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常识 > 消费提示 > 购买保健品注意八项陷阱

购买保健品注意八项陷阱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5-06 06:21:39 人浏览

导读:

近日,扬州市消费者协会连续接到多起老年人对于保健医品的投诉,称花大价钱购买的保健品,使用后实际效果距商家宣传相去甚远。例如市区罗先生、尤女士等购买了某降血脂的:保健品,服用后,引起尿酸增高、身体不适现象,与销售商协商退货的过程中。销售商要求将原来免费
近日,扬州消费者协会连续接到多起老年人对于保健医品的投诉,称花大价钱购买的保健品,使用后实际效果距商家宣传相去甚远。例如市区罗先生、尤女士等购买了某降血脂的:保健品,服用后,引起尿酸增高、身体不适现象,与销售商协商退货的过程中。销售商要求将原来免费赠送的礼品在退款中扣除,双方无法达成共识,消费者只好向消协求助。

  老年人花钱购买保健品本来是为了保健养身,现在花了钱不但没有达到养生健体的效果、反而因上当受骗又讨不到说法,惹了一肚子气。经济损失不说,气坏了老人家的身体,更是给家庭带来不小的麻烦。为此,扬州市消费者协会特发出消费警示,提醒老年人在购买保健品时,注意以下八种促销手段,不要陷入商家的销售陷阱。

  一是利用“赠药”、“免费试用”等促销手段,吸引老年人,很多老人到最后都是因为觉得不好意思,只好购买其产品。

  二是打着高科技的牌子上门推销,老人不能辨别真伪。往往被销售员的巧舌如簧所迷惑,买下这些昂贵的灵丹妙药以后,由于既没有发票也找不到店铺,出了问题也只能自认倒霉。

  三是在社区打着“名医义诊”的名号,让销作人员穿上白大补充当“名师”,用虚高的检测结果,吓唬老人购买、服用保健品。

  四是在市民广场采用‘免费出游’的促销手段,专车接送老人,免费送顿简餐,让老人过意不去小小的惠赠后面隐藏的是一把锋利的“宰人刀”。

  五是在酒店开展各种“专家讲座”,老年人不明就里、以为真的是关于如何养生健体的知识讲座,结果往往是穿白大褂的“专家”在讲述某某保健品效果如何神奇、获得多少奖励等。

  六是在公园采用加人会员制的促销手段,吸引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哄骗老年人购买保健品后即可人会,“会员制”有种种好处,会有“专家”密切关注老人的身体状况,并套取老年人的电话,以达到日后销售的目的。

  七是在商场门口采用“免费抽奖”的促销手段,让老人得到“优惠购买某保健品”的大奖。有些有托的还在旁边煽风点火说自己也吃了这个保健品,效果如何如何,今天又来购买等等,诱使老人立刻购买大量的保健品。

  利用老人渴望亲情的心理,经常嘘寒问暖,在熟悉之后采用软磨硬泡的方式,让老人上当。

  其实保健食品是指有特殊效果的食品,某种保健品一般只适合特定的人群,而且一般的保健品都含有多种添加剂。防腐剂盲目使用反而对身体有害。专家认为,普通老人只要通过合理调节日常饮食、经常性的锻炼身体和保持平和舒畅的心情就能达到养生健体的效果。老年人如果出现身体不适,应去正规医院检查、治疗;如需进补,应在医生建议下,购买和服用保健品。另外,购买保健品请到正规药店,购买后必须索取发票,以防出现纠纷时好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工商局提醒广大消费者,选购保健食品前一定要查看有无标志和卫生部注册备案信息,最好上网搜索该商品有无负面信息。外包装和说明书所标注的保健功能,要查看是否与广告宣传的功能一致是否虚增了功能。声称有治疗、辅助治疗、保健、预防作用需口服的产品,如果是具有治疗或辅助治疗作用的,应有“药准字”、“药健字”批准文号;具有保健、预防作用的,应有“卫食准字”的批准文号。

  此外,对保健食品广告要坚持五个不要轻信;一是不要轻信广告里张三、李四食用结果如何有效的证言;二是不要轻信自己喜爱的大腕明星在广告里的宣传,这极可能是一次有偿演出;三是不要轻信“白大褂的忽悠,穿白大褂的不一定就是医务工作者;四是不要轻信任何百分比,如吸收率、沉积率、使用率、有效率、治愈率等等;五是不要轻信保健食品宣传的图像信息,电脑技术可以任意改变人的高矮胖瘦甚至美丑。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拓展阅读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