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者 > 消费者的定义 > 想能想出癌症吗?专家提醒不要让负面情绪积累

想能想出癌症吗?专家提醒不要让负面情绪积累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3 18:31:13 人浏览

导读: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国际癌症大会上,肿瘤专家号召人们要重视并强调心理因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的作用。会上,临床心理学家提出的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生与心理压力有密切关系的医学课题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心理因素对癌症究竟有没有影响?哪些心理因素会对癌症产生
在刚刚结束的第十二届国际癌症大会上,肿瘤专家号召人们要重视并强调心理因素在恶性肿瘤的发生中的作用。会上,临床心理学家提出的“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生与心理压力有密切关系”的医学课题受到与会专家的广泛关注。心理因素对癌症究竟有没有影响?哪些心理因素会对癌症产生影响?“想”真的能想出癌症吗?抑郁情绪的消极效应 今年刚刚40岁的刘女士最近身体消瘦,情绪特别低落,精神恍惚,还出现了食欲减退、失眠等症状。经询问才得知,刘女士最近嗓子发炎,吞咽都有一定困难,对照网上所说的疾病特征,刘女士怀疑自己得了食管癌。她辗转难眠,异常焦虑。最后,在家人的陪同下,刘女士到多家医院做了多项检查,排除了恶性肿瘤的可能。虽然虚惊一场,但刘女士依然阴影难消:“我最终可能会得食道癌,因为多年来我一直都感到吞咽有困难,要是得了癌症可咋整?” 对癌症长时间恐惧、焦虑会不会真的就会患上癌症?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教授尹文刚博士对此解释说:“单纯想是否能想出癌症来,目前还没有科学论断,但心理因素对癌症是有一定影响的。”据了解,人们对癌症的认识现已知的主要原因有:(1)化学因素,如多环芳烃类、芳香胺类、亚硝基化合物;(2)物理因素,如电离辐射、紫外线等作用;(3)生物因素,如病毒、细菌、寄生虫感染等;(4)社会心理因素等作用于机体。其中化学因素、物理因素、生物因素致癌,已引起人们重视,而社会心理因素能导致癌症的发生则鲜为人知并未加重视。 尹文刚博士分析说,就上述咽喉炎患者来说,她首先属于典型的抑郁症,因恐癌而导致,焦虑、不安情绪为基本表现,她四处奔波于多家医院,检查确诊,希望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或者证实是虚惊一场,这种矛盾心理状态使患者吃不好、睡不好、精神不好,生物钟规律被彻底打乱,直接导致免疫力下降。而免疫力的减弱会影响身体各个系统的调节功能,产生代谢紊乱,容易引发各种并发症。专家说,现在乳腺癌容易在受教育程度高、工作压力大、情绪易波动的女性中发生,就是因为她们总是思虑过度,当处于怒、愁、忧、虑等不良情绪状态时,就会抑制卵巢的排卵功能,导致乳腺增生,引发乳腺癌。心理因素对癌症有影响 肿瘤患者在疾病的不同阶段其心理状态各不相同,患者的心理变化与肿瘤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这一点已逐步受到人们的关注。科学家对肿瘤领域中的社会心理问题和心理生物学问题也进行了大量研究。到上世纪80年代,有专家提出了心理肿瘤学的概念,主张从心理学、社会学和肿瘤学相结合的多学科角度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的内容既包括肿瘤患者的社会心理问题,还包括心理因素在肿瘤形成中的作用机制等问题。 据了解,目前已知的心理性致癌因素包括:(1)性格内向情绪压抑者;(2)不良心理反应:①焦虑心理;②抑郁心理;③易激动心理;④认识技能衰退等;在社会性致癌因素方面包括:(1)生活事件方面的因素,如丧偶、离婚、怀孕、难产、习惯性流产、失业、经济困难、直系亲属死亡等。(2)生活节奏长期紧张,如工作紧张、学习负担过重、环境不佳以致无法适应;(3)人际关系紧张,如同学、同事、上下级、邻居甚至兄弟姐妹、婆媳、夫妻之间关系紧张等等,均可促使细胞突变。 中国健康教育促进会副会长杨秉贤教授据此解释说,只要机体长期受到各种负面心理因素的侵袭,体内基因的稳定状态就会失衡,正常细胞就会发生突变,而细胞的突变就是一个癌前信号。细胞的的变化过程可具体概括为:正常细胞→突变细胞(1~2天)→肿瘤前细胞(10年以上)→肿瘤细胞(1年以上)。正常细胞突变成癌细胞并非一朝一夕。为此,为杜绝不良心理因素侵袭机体就必须思想上重视,加以认识,不要让一些负面情绪在体内积累。乐观情绪可对抗癌症 在不久前刚刚结束的第29届北京奥运会上,荷兰游泳运动员、癌症康复者马尔滕·范德韦登以1小时51分51秒6的成绩,勇夺男子10公里游泳马拉松比赛的冠军。在他身上,人们显然看到了“环法公路自行车赛之王”——美国人兰斯·阿姆斯特朗(一名退役的美国公路自行车职业赛车手,因从睾丸癌中康复后连续7次获得环法自行车赛冠军而闻名)的影子。阿姆斯特朗曾经说过是乐观的人生态度和大量的运动拯救了他。 乐观的思考方式与积极的心理状态真的能帮助病人解除病痛,提高治愈率吗?医学专家介绍,在美国,已经有很多人把这一点看做是医学真理。而很多相关研究通过一些试验也表明,乐观的心态与健康可能存在某种特定的联系。以色列的研究人员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果表明:相比较生活安稳幸福的妇女来说,一个经历过亲人去世或是家庭分裂的妇女患乳腺癌的几率明显要更高些。而相同的研究还发现,患了癌症的妇女在确诊之前往往就已经因为生活中的某些突然变故而时常让自己的情绪变得焦虑不安或是抑郁了。这似乎可以间接地说明,乐观的信念和快乐的情绪在人的生命中确实起着至关重要的保护性作用。 尹文刚教授说,经过多年的研究心理学家发现,很多人在童年形成压抑、内心痛苦,不向外界表达及过度克制的性格,过分忍耐和过分合作、自信不足、回避矛盾、调和行为、愤怒而不向外界宣泄,长期紧张、抑郁、生闷气,压制自己的情绪,这些因素都会增加癌症发生的危险。研究中还发现,能够把消极情绪有意识地表达出来的癌症患者存活的时间更长,而极度礼让、谦逊,极度随和的癌症病人,反而相对存活的时间较短。 尹文刚教授说,目前,对疾病的乐观效应在生物学上的解释虽然暂时还缺乏科学依据,但是科学家们已经清楚地了解到大脑与人类的免疫系统确实存在一定的联系。尹文刚认为,真正的健康在精神,拥有了健康的精神的人才拥有健康。保持健康生活习惯,懂得如何排解不良情绪,及时调整心态,才会有轻松、健康、快乐的生活,如此,我们就会减轻癌症的威胁。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