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青少年吸烟率逐年上升 专家揭示四大诱导因素

青少年吸烟率逐年上升 专家揭示四大诱导因素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19:18:28 人浏览

导读:

今年5月31日是第21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无烟青少年,口号是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围绕这一主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于5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了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新闻发布会。《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
今年5月31日是第21个世界无烟日,主题是“无烟青少年”,口号是“禁止烟草广告和促销,确保无烟青春好年华”。围绕这一主题,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控烟办公室于5月31日上午在北京举行了“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新闻发布会”。
《2008年中国控制吸烟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指出,我国青少年吸烟呈现低龄化趋势,青少年现在吸烟者约1500万,尝试吸烟者约4000万。
调查结果:近三成高中男生吸烟
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逐年上升。吸烟学生以男生为主,在大城市,女学生的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均有上升趋势。
目前,青少年尝试吸烟率为32.4%,其中男女分别为 44.1%和19.9%,男生显著高于女生。男女生均呈现随年龄增长而吸烟率增高的现象,男生增幅明显大于女生,初中阶段增长速度最快,高中一年级男生尝试吸烟率出现高峰。
青少年现在吸烟率为11.5%,男女生分别为18.4%和3.6%。其中,初中生为10.9%和2.7%,高中生为28.9%和4.9%。男生中,现在吸烟率随年龄增长而迅速升高,在初三到高一升学阶段增幅最大。
更令人担忧的是,我国青少年开始吸烟呈现低龄化趋势。2005年调查显示,在曾经吸过烟的男女生中,13岁前吸完一整支烟的比例分别为66.8%和68.2%,与1998年的调查结果相比,这一比例增加了15%,说明开始吸烟年龄越来越早。青少年一旦尝试了烟草这一高度成瘾的产品,很容易造成终身烟草依赖。
专家分析:诱导青少年吸烟有四大因素
面对我国青少年尝试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逐年上升,开始吸烟呈现低龄化的趋势,中国疾控中心副主任、控烟办公室主任杨功焕分析说,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活动,影视中大量的吸烟镜头,烟草制品的可获得性,以及学校和家庭中的有烟环境都是诱导青少年吸烟的主要因素。
烟草广告和促销是促使青少年开始吸烟的重要因素。烟草广告、促销和赞助,将烟草与运动、成功、独立、性感等相联系,美化了烟草形象,对青少年吸烟有极强的诱导作用。花样翻新的烟草广告使青少年高估了其同伴和成人的吸烟率。而烟草广告将烟草与运动、成功、独立等联系起来使青少年低估了吸烟的危险。
影视中大量的吸烟镜头引导青少年模仿吸烟行为。影视作品特殊的社会作用,极大地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影视作品中的吸烟镜头,特别是青少年偶像型人物的吸烟形象,对人群尤其是青少年群体的行为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项对8部热播电视剧和10部电影的调查显示,平均每部电视剧中烟草镜头数为165个,烟草镜头的总时间为47.5分钟。10部电影中也均有烟草镜头,平均每部电影中有26个烟草镜头,持续时间约为6分钟。在影视剧中看见烟草镜头最多的青少年尝试吸烟的可能性会增高3倍。
烟草制品轻易可得为青少年吸烟大开方便之门。我国目前烟草价格偏低,学校周边的烟草销售摊点众多,对分支销售卷烟没有明确的禁止,“禁止向18岁以下青少年销售卷烟”的法规没有得到完全落实和执行,使青少年可以轻易获得烟草制品,表现在:烟草价格偏低,目前我国销量前三位卷烟的价格均为5元/盒以下,使得大部分青少年买烟不存在价格门槛;销售单支卷烟,青少年可以在一半以上的流动商贩和30%的杂货店里买到单支卷烟;学校和学生家庭周边烟草零售摊点众多,北京市的一项调查表明,每所中小学校周边平均有两个卷烟零售摊位,最多的高达5个;91%的学生家庭周边200米内有售烟点;相关禁烟法规未得到有效实施,90%以上的青少年在买烟时从未遭到拒绝。这些都为青少年购烟提供了方便。
老师、同伴和父母是青少年接触最多的人,这些人是否吸烟也会影响青少年的吸烟行为。据了解,青少年吸第一支烟40%是由同伴提供的,和伙伴、同学一起吸烟的占55%至65%。如果父母都吸烟,子女成为吸烟者的比例比父母都不吸烟的高一倍。
医学研究表明,吸烟与被动吸烟可以大大提高心脑血管、呼吸系统及癌症的发病率,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烟草危害。卫生部妇幼保健与社区卫生司健康促进与健康教育处处长李新华呼吁说,控烟人人有责,希望全社会共同努力早日在中国创建一个无烟环境,保护好青少年,也就是保护好祖国的未来。
●相关链接
青少年尝试吸烟率:曾经尝试过吸烟的发生率
青少年现在吸烟率:在过去30天,吸过完整一支烟的发生率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