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四川省德阳市:心理救助 从老师开始

四川省德阳市:心理救助 从老师开始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17:58:55 人浏览

导读:

编者按汶川大地震之后,伴随着抢险救灾,心理干预也迅速成为灾后救援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卫生部组派的危机干预小组和来自各地的心理救援专家与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在灾害造成的心理后遗症面前,心理救助是一项长期的课题,受灾群众不仅需要外援的救助,自救
编者按 汶川大地震之后,伴随着抢险救灾,心理干预也迅速成为灾后救援的一项重要的内容。卫生部组派的危机干预小组和来自各地的心理救援专家与医护人员在第一时间赶往灾区。在灾害造成的心理后遗症面前,心理救助是一项长期的课题,受灾群众不仅需要外援的救助,自救、重建心灵家园还需要坚强的四川人一起努力。令人欣慰的是,地震重灾区的四川省德阳市教育部门在进行抗灾的同时,把心理救助当做一项科研课题来研究,并对教育系统的员工进行指导,相信这种做法很快会对学生、家庭以及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
○调查
汶川大地震不可避免地给灾区群众带来一些心理阴影,如何帮助他们尽快走出心理困境并积极投身到灾后重建工作中,这一问题受到社会各界高度关注。记者6月3日从四川省德阳市教育局获悉,该局推出的“老师-学生-家庭-社会”系统心理救助模式已经启动,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灾区群众尽快恢复心理健康。
德阳是汶川大地震的重灾区之一。据德阳市教育局统计,截至5月31日,该市教育系统共有1566名师生被夺去生命(其中教职工109人,学生1457人),受伤师生达5170人,目前尚有74名师生下落不明。如何帮助广大师生走出地震造成的心理阴影,尽快恢复身心健康,这成为了德阳市教育局当前的首要工作。
6月3日,德阳市教育局教科所副所长罗涛告诉记者,心理救助、心理抚慰是一个长期、复杂、系统的社会工程,5月21日,该局就有针对性地明确提出了“老师-学生-家庭-社会”系统心理救助模式。该模式的最大特点是具系统性、长期性,“系统性在于我们编写有统一的指导教材,有明确的指导目标和指导计划;长期性在于我们有可以倚重的丰富的教师资源,可以通过学校把心理救助工作长期进行下去。”罗涛说。
截至5月29日,德阳市教育局已携手西南大学心理学院举行了28场教师心理健康专题培训会,首批受训教师达3538人。“这实际上是一种由点到面的心理救助模式,老师是该模式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当前心理救助工作的重中之重。老师的心理问题解决了,他们才能更有效地帮助学生,学生才可能有效影响到家庭,越来越多的家庭才可能影响到社会。”罗涛说。
记者获悉,由德阳市教育局教科所编写的《德阳教研——心理救助专辑》已于5月23日出炉,该局对所有教师的心理健康培训工作将在7月底前完成,这项培训已被列为该市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重点内容。
○观点1
救助孩童 家长要少批评多解释
汶川大地震给不少少年儿童带来严重的身心创伤,如何帮助这些孩子们?德阳市教育局教科所副所长罗涛提醒广大家长注意如下4点,以免给孩子造成新的心理伤害。
■促使孩子表达情绪。鼓励并倾听他们说话,允许他们哭泣,告诉孩子担心甚至害怕都是正常的,鼓励孩子玩游戏,不要强求他们表现勇敢或镇静。
■多做解释工作。不要批评孩子的一些诸如遗尿、吮手指之类的幼稚行为,这实际上是儿童对突发灾难常见的心理反应;对孩子不理解不明白的事要用他们能够理解的方式多做解释,同时要给予孩子希望并承诺:地震会过去的,政府会安排大人来帮助我们重建家园的。
■不要在孩子面前表现出自己的过度恐惧、焦虑等情绪和行为。成年人稳定的情绪、坚强的信心、积极的生活态度,会给孩子们以安全感。
■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鼓励。因低龄儿童可能会对电视画面中重现的镜头感到害怕和恐惧,家长要有针对性地指导孩子观看新闻报道;要鼓励孩子用力所能及的方式表达对灾区群众的关爱,不鼓励孩子做力所不及的事情。
○观点2
帮助他人 无言陪伴胜过苍白安慰
“倾听是一种很重要的助人能力,无言陪伴的效果往往胜过一堆苍白的安慰语。”德阳市教育局教科所副所长罗涛说,在该所所编写的《心理救助专辑》中,“灾后心灵辅导示范”是很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其中特别强调了“无言陪伴”的重要性。
罗涛说,无言陪伴是恐惧者最重要的药方,有人以为帮助别人就需要说一些话来安慰他以使他觉得好一点,事实上,这是一种错误的做法,“因为这时候你所说出的话,其实大部分都是为了减抵你自己内心的焦虑,而对恐惧者而言是无用的。真正有效的是你的存在及陪伴,对他们来说,无言的陪伴会产生极大的安抚作用”。
该所为此还总结出了一套操作性强的助人模式——“无言陪伴+温水+面纸+说停就停”。“受难者述说痛苦时,适时递上的一杯温水胜过千言万语,他能从这杯水中读到你给予的温暖和关怀;哭泣是一种好的宣泄方式,适时递上一张面纸,他会感觉被你接纳,终于有人可以让他大哭一场了。”罗涛解释说,“说停就停是指受难者想说就说、想停就停,我们不能强迫他说,他们是经不起别人强迫的。”
○建议
心理自救
尝试主动帮助别人很有效
并不是所有受灾群众都能及时获得专业人员的心理救助,在这种情况下,他们该怎样开展心理自救呢?德阳市教育局教科所副所长罗涛认为,尝试表达哀伤、自责、愤怒等情绪,哭泣、向他人倾诉、写日记等都是比较实用的心理自救办法。除此外,受灾群众还要注意以下几点:
■保证睡眠与休息,如睡不好,可做一些放松、锻炼活动。
■保证基本饮食,食物和营养是我们战胜疾病、身心康复的保证。
■多参与聚会,尽量避免独处,有需要时一定要向亲友及相关人员表达出来。
■不要隐藏自己的感受,不要因为不好意思或忌讳而逃避和别人谈论自己的痛苦,要让别人有机会了解自己。
■尝试着主动去帮助别人,这既可以转移自己的注意力,也可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因被认同而获得快乐。
○链接
如何判断自己或家人需要心理救助
需要心理救助的并不仅仅包括那些劫后余生的幸存者及其亲友,也包括各类参与救援的工作人员、医务人员甚至官员、媒体记者。如存在如下4种心理应激反应之一,建议寻求专业人员给予心理救助:
■彻底麻木,没有情感反应,经常发呆,对现实有强烈的不真实感,对创伤事件部分或全部失去记忆;
■脑海中或梦中持续出现灾难现场画面,并感到非常痛苦;
■回避跟灾难有关的话题、场所、活动,已给生活、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
■经常出现难以入睡,注意力不集中,警觉过高以及过分的惊吓反应。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