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低价健身 会员权利保障受到挑战

低价健身 会员权利保障受到挑战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12:37:04 人浏览

导读:

随着北京市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和健身俱乐部的增多,当下的健身行业竞争尤为激烈,几乎所有的健身俱乐部都在采用低价策略吸引健身者,在被低价吸引的同时,一部分健身者的权益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侵害。近日,本报记者对北京健身俱乐部的现状进行了一番调查。北京健身俱乐
随着北京市全民健身热潮的兴起和健身俱乐部的增多,当下的健身行业竞争尤为激烈,几乎所有的健身俱乐部都在采用低价策略吸引健身者,在被低价吸引的同时,一部分健身者的权益也不同程度地受到侵害。近日,本报记者对北京健身俱乐部的现状进行了一番调查。
北京健身俱乐部价格同比明显下降
据不完全统计,北京以健美、健身为主的俱乐部约在百家左右。记者有代表性地采访了京城部分健身俱乐部。
作为较早进入北京市场的青鸟、中体倍力健身俱乐部,被大多数消费者定格为高档健身场所,几年前,年会费价格一般在6000元至8000元之间。由于市场竞争激烈,目前这些高档健身俱乐部的年会费也降到了4000元左右(会费中不含私教课程)。在一些消费者看来,每年4000元的价格并不算便宜,但上千平米的健身场地面积、高档健身器械、室内良好的空气质量、优质的服务内容满足了部分高端消费人士的需要。健身者在选择芭蕾舞、踏板操、跆拳道、瑜珈等特色课程的同时,还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桑拿、蒸气浴、中医保健按摩、网吧,以及俱乐部为会员举办的各种活动中享受到健身以外的乐趣。
而北京的中、低档健身俱乐部的价格比几年前有了明显的变化,一般的中档健身俱乐部当时每年的会费需要三四千元,现在只要2000元左右便可健身两年。而在一些低档健身俱乐部,健身者每年只需要支付六七百元。与几年前相比,大部分健身俱乐部的价格下降了近一半。
个别俱乐部不能保证健身者权益
采访中记者发现,与高档健身俱乐部相比,中、低档健身俱乐部在器材、服务等方面是有相当大的差距。值得一提的是,高档健身俱乐部极其重视保护健身者的隐私,任何人未经允许不得在俱乐部内拍照,工作人员未经允许不得透露健身者的个人资料。应该说,在保护个人隐私权方面,高档健身俱乐部较为完善。“健身服务项目没有减少,并不意味着会员的权利得到了有效保障。”李先生在一家中档健身俱乐部就遭遇到权益受侵的事情。“因为俱乐部有室内篮球场地,我才花2200元办了两年的卡。但是有个周末,当我去俱乐部打球时,场地却被俱乐部租给了20多人的非会员使用,我们这些会员感觉到被俱乐部欺骗了。最后许多会员要求退卡,俱乐部经理才最终妥协,将2小时500元的场地费退还给那些非会员。俱乐部目前靠低价促销来赢得会员,但如果企业将损失转嫁给消费者来承担,是没有商业道德的。商家应当讲诚信,而商家良好的信誉是建立在保护健身者权利上。”
目前,健身俱乐部都在使用不同的优惠政策吸引健身者,但是受到类似李先生这样遭遇的消费者还有不少。记者认为,作为消费者可以有选择性地加入健身俱乐部。现在的健身俱乐部不是原来计划经济下的“归谁管”,而是市场规则制定出来后,广大消费者根据市场规则进行选择性消费。
人均锻炼面积不同程度减少
记者从北京市体育局了解到,按照《北京市健身房安全管理规范(试行)》规定,健身房的活动人数不得超过核定人数,地上场所人均活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人;地下(半地下)人均活动面积不少于在4平方米/人,达到核定人数应采取限制措施。但是目前尤其是在平日晚间及周末时,有的俱乐部常常是人满为患,人均活动面积根本达不到北京市的相关规定。
在一家中档健身俱乐部记者看到,一些健身操课受到了健身者的喜爱,但是由于俱乐部没有履行相关规定,高峰时人与人前后左右之间的距离还不足一米,健身者在做某些动作时,无法做到动作充分伸展。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健身房人均活动面积的相关规定。
为此,有的俱乐部采取了提前预约的方式,来保证健身的人均活动面积,但是这种方式不能保证每位会员随时健身的权利。一位长期在健身俱乐部锻炼的刘女士这样对记者说:“我每周想要锻炼3次,由于要提前预约,因此不能保证每次都能参加俱乐部的课程,我认为自己办了一张不能有效地保证锻炼时间的健身卡。低价的受益者虽然是会员,但是权利也相应减少了。”
●相关链接
教练专业水平有明显提高
本报讯 据记者了解,在一些中高档俱乐部中,管理者相对比较重视服务,新会员可以享受到专门的体质检测,健身者可以根据其检测结果,进行科学和有针对性的健身。在私人教练方面,价格几乎与几年前相近,如果锻炼者需要配备私人教练,是需要另外缴费的,价格在每小时百元左右。
采访中记者发现,和前几年相比,俱乐部健身教练专业水平有明显提高。以前有的教练没有国内资质认证,却有了国外健身机构的认可。由于此前相关部门规范了俱乐部教练员的资质认证,目前几乎所有在健身俱乐部从业的教练都有资格证书。目前,北京健身俱乐部的教练主要有四类:退役运动会、高校体育教师、大专院校毕业的体育专业人才以及健身健美爱好者,一些教练不再是单纯的技术指导型教练,除了具备专项技术外,还应掌握体育保健学、运动生理学、心理学、教育学等知识。其中有经验的健身教练受到健身者的好评。 (宋 辉)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