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传统发电将失去价格优势 太阳能光伏发电渐行渐近

传统发电将失去价格优势 太阳能光伏发电渐行渐近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05:21:52 人浏览

导读:

合肥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光伏阵列新华社马启兵/摄河北省高碑店一家光伏产业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组装太阳能产品本报记者董芳忠/摄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科技部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否过剩的争论,使这个似乎与消费者距离尚远的产业受到人们的关注。日前专家指出,培育国内

  

    

  合肥太阳能光伏电站的光伏阵列 新华社 马启兵/摄

  

  河北省高碑店一家光伏产业车间内工人正在生产组装太阳能产品 本报记者 董芳忠/摄

  工业和信息化部与科技部关于太阳能光伏产业是否过剩的争论,使这个似乎与消费者距离尚远的产业受到人们的关注。日前专家指出,培育国内光伏应用市场,是解决产能过剩的关键。而国家一系列政策的出台,以及光伏发电成本的迅速降低,将使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格局逐渐改变。专家预测,未来两三年内,太阳能光伏发电价格有望与传统电价持平。

  光伏产业过剩之说存争议

  今年8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在 《2009年中国工业经济运行夏季报告》中指出,太阳能、风能等新兴产业重复建设、无序上马问题非常严重。科技部则在近期完成的一份内部报告中,对新能源产业产能过剩的说法表示了质疑。

  科技部调研报告把目前的状况描述为“带有产业培育阶段性特征”的过剩。并认为,发展初期过后,随着产业的不断成熟,这种虚热症状会慢慢退去,不宜人为强力退烧。而眼下的过剩,真正的问题在于国家确定的光伏产业规划远远落后于产业迅猛发展形势,国内光伏产业发展仍处于“民间推动政府”的状态。因此,光伏发电需求的启动需要一定的时间。

  科技部调研报告指出,电网等基础设施落后、新能源电价补贴政策滞后,导致国内新能源市场培育止步不前,羁绊了新能源产业快速发展的步伐。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秘书长曾少军认为,“新能源过剩”是个伪命题。在可持续能源供给的安全问题和环境压力这两大格局没有改变的情况下,能源产业永远不会过剩。当今不是新能源产能过剩,而是需求减少,如果国内太阳能和大规模的发电市场予以开放,现有的所有产能也满足不了我国太阳能发展的要求。

  “两头在外”格局渐改变

  据了解,尽管太阳能光伏产业已有相当长的历史了,但由于发电成本很高,因此其应用受到了很多的限制,以前更多的是用在一些特殊场合。近年来,由于以德国为首的一些欧盟国家政府在政策上给予了很多实实在在的支持,从而拉动了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的迅猛发展。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副会长薛黎明介绍说,我国虽然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太阳能电池片及组件生产国,但我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现在还处于“两头在外”的格局:上游的多晶硅材料还是由国外的几家大企业在垄断;而从下游来看,我们生产出来的产品,95%左右都是出口到国外,也就是说,终端的太阳能应用市场还主要集中在欧洲。

  工信部副部长陈求发指出,多晶硅是信息产业和光伏产业的基础材料,属于高耗能和高污染产品,从生产工业硅到太阳能电池全过程综合电耗约220万千瓦时/兆瓦,而国内太阳能电池主要用于出口,相当于大量输出国内紧缺的能源。

  薛黎明认为,正是由于这个产业目前还处于初始的阶段,也就意味着它未来的发展空间确实非常大。在太阳能热水器产销上,我国也是由一个加工生产大国,变成应用大国,现在太阳能发热应用面积,中国占全世界的70%。光伏发电工程如果能够占到50%的话,这就是一个庞大的产业,也将为我国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中起到核心的作用。

  传统发电将失去价格优势

  过去几年里,硅材料短缺一直是制约全球光伏产业发展的瓶颈,而国际金融危机的到来却让多晶硅价格回归了理性。2008年,国际多晶硅现货价格从10月的360美元/公斤骤然跌至11月的180美元/公斤,今年3月又跌至100美元/公斤。同时,多晶硅在光伏组件中所占成本的比重已经从2008年的70%锐减到现在的30%。而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规模的不断扩大,光伏发电的成本迅速降低。目前部分企业光伏发电的成本已经下降到每度电1.5元甚至更低,且仍有较大下降空间。

  这种下降速度远远超出了当年众多学术机构和投资者的预期,薛黎明预测,到2011年,最晚2012年,传统发电的价格优势可能将不复存在,而成本的降低会进一步促进需求量的增长。未来光伏发电的成本一定会低于传统发电。

  专家认为,随着光伏建筑一体化等技术的发展,太阳能电池将通过与建筑物、交通工具、通信工具的不断结合进入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会看到光伏行业会像曾经的IT产业一样,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政策支持是最有力的保障

  国家持续稳定的政策支持是光伏产业向前发展最有力的保障。今年3月23日,财政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实施意见》,决定有条件地对部分光伏项目进行每瓦20元的补贴。2009年7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宣布在我国正式启动金太阳示范工程,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并计划在两三年内,采取财政补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发电示范项目。

  江苏、浙江、宁夏、四川等地也纷纷加大了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力度,江西省今年1月出台了《江西省光伏产业发展规划》,将建设太阳能电站,鼓励示范应用。山东省济宁市出台了《济宁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还专门设立新能源产业发展资金,重点扶持光伏产业的推广应用。

  专家认为,随着国家鼓励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和从上游到下游成本的不断降低,像中国这样的大市场真正启动之后,整个太阳能光伏产业会进入良性的发展状态。

  但专家也指出,目前光伏制造业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导致光伏产业链上的名词、设计、制造、建筑一体化标准差异较大,与此同时,相关的电网调度技术标准和管理规程又很缺乏,使得电力部门不愿接受光伏发电上网。曾少军呼吁,国家应针对新能源出台更多实在的政策和机制,增强新能源企业应对经济危机和气候变化的实力和信心,办好这件利国利民、事关全人类的大事。

  据了解,工信部对于多晶硅产业进行的第二轮调研日前基本结束。据工信部官员介绍,本轮调研结束之后,相关部委将会根据调研情况做出调研报告,并将据此制定《多晶硅产业发展指导意见》。该《意见》将在工信部第38号文件的基础上继续深化,对多晶硅产业加强统筹和引导,并制定详细的准入条例。

  陈求发此前表示,根据第38号文,到2011年前,淘汰综合电耗大于200千瓦时/千克的多晶硅产能。他指出,要研究扩大光伏市场国内消费的政策,支持用国内多晶硅原料生产的太阳能电池以满足国内需求为主,兼顾国际市场。严格控制在能源短缺、电价较高的地区新建多晶硅项目,对缺乏配套综合利用、环保不达标的多晶硅项目不予核准或备案;鼓励多晶硅生产企业与下游太阳能电池生产企业加强联合与合作,延伸产业链。

  ●相关链接

  并网发电规模不断扩大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新能源商会副会长薛黎明指出,目前,国内外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发展的主要区别反映在大型离网和并网上。

  离网就是离开电网独立供电。北京地区现在大规模应用的太阳能路灯,其实就是一个小型的离网系统。太阳能路灯的顶上有一个电池板,通过这个组件给蓄电池充电,晚上蓄电池再通过元器件把灯泡点亮。路灯用蓄电池是独立的,它跟周围的电网没有关系。

  并网系统则是将发的电送到已有的公共电网上面。并网发电要求传送的电不但要有一个恒定的、可以控制的电流、电压,而且在合并过程中要能够跟电网中原有的大容量电流很好地同步。这就要求光伏发电和电网上已有的电合并在一起,这会不会对原电网造成干扰?另外,光伏发电是有时效性的,白天阳光好的时候,电流就特别足,晚上没有太阳的时候,就没有电了,还要防止太阳能反向充电。

  因此,并网的技术含量要高得多,而离网的随机性比较强。 国际上90%都是并网发电,我国多是离网发电,但是并网发电量及规模也在不断提升,若干年后应该是以并网为主。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