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律快车 > 法律知识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 消费关注站 > 向红丁:防治糖尿病要做到“三个五”

向红丁:防治糖尿病要做到“三个五”

法律快车官方整理 更新时间: 2020-01-12 05:04:29 人浏览

导读:

向红丁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著名糖尿病专家,现任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3次,参与书籍撰写40余部,其中《自己战胜糖尿

  向红丁

  卫生部首席健康教育专家,著名糖尿病专家,现任北京糖尿病防治协会理事长,北京健康教育协会副会长,北京协和医院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糖尿病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获卫生部科技成果奖3次,参与书籍撰写40余部,其中 《自己战胜糖尿病》及《糖尿病300个怎么办》分获2005年及200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针对防治糖尿病宣传中注意事项繁琐、医学术语拗口不易懂等情况,向红丁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简明地提出了“三五防糖法”,将防治糖尿病的各种注意事项,概括为五个要点、五套马车、五项达标。

  记者:我国目前的糖尿病患病状况如何?健康人群怎样才能晚得或者不得糖尿病?糖尿病患者应该怎样做才能不得或者少得糖尿病并发症?

  向红丁: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人均寿命的延长,我国糖尿病的患病率正在剧增。目前全国糖尿病患病率约5%,病人总数约6000万,而且以每年150万、每天近4000人的速度增加。糖尿病已经成为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

  糖尿病不可不防,不可不治;糖尿病并发症不可不防,不可不治。总的来说,防治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有三条防线:第一,预防糖尿病;第二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第三,治疗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使患者不因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而残废或早亡。

  为此,我想提出一个“三五防糖法”,那就是做到“五个要点”,预防糖尿病;驾好“五驾马车”治疗糖尿病,预防并发症;实现“五项达标”,控制好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避免残废或早亡。

  记者:在糖尿病的预防上,我们要注意哪些问题?

  向红丁:想要预防糖尿病,我们应该做到“多懂点儿,少吃点儿,勤动点儿,放松点儿,药用点儿”这“五个要点”。

  多懂点儿就是要多看看有关糖尿病的书籍、报刊、电视,多听听有关糖尿病的讲座和广播,增加自己对糖尿病的基本知识和糖尿病防治方法的了解;少吃点儿就是减少每天的热量摄取,特别是避免大吃大喝,肥甘厚味,避免吸烟喝酒;勤动点儿就是增加自己的体力活动时间和运动量,保持体形的健美,避免肥胖的发生;放松点儿就是力求做到开朗、豁达、乐观、劳逸结合,避免过度紧张劳累;药用点儿就是如果有肥胖的趋势,或者血糖、血压、血脂、血黏不正常,可以找医生适当地用点药物。一个人能够长期做到这“五个要点”,糖尿病的发病率至少能减少50%。

  记者:在糖尿病的治疗上,应该坚持哪些原则?

  向红丁:“五套马车”是治疗糖尿病的基本原则,包括糖尿病的教育与心理治疗,其主要目的是让糖尿病病人真正懂得糖尿病,知道如何对待和处理糖尿病;饮食治疗,使糖尿病病人做到合理用餐,给糖尿病的其他治疗手段奠定基础;运动治疗,让病人长期坚持适量的体育锻炼,保持血糖水平的正常和身体的健美;药物治疗,在单纯饮食及运动治疗不能使血糖维持基本正常水平时,适当选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并根据临床需要,服用降压、调血脂、降血黏及其他药物,使病人维持全面正常的状态;糖尿病的病情监测,定期检查血、尿等各项指标,定期做心电图以及眼底检查,以期仔细了解病情,指导治疗。只要认真掌握好这五条原则,或者说驾驭好这五匹马,就能获得良好的糖尿病控制,避免急性或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记者:患者怎样才能知道自己做得好不好?有没有具体的控制标准呢?

  向红丁:在与糖尿病的斗争上,我们的短期目标是做好5件事:控制好病人的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稠度,即“五项达标”;中期目标是不得慢性并发症;最终目标是让糖尿病病人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实现和正常人一样的寿命。“五项达标”即体重、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达标,是我们与糖尿病作斗争过程中的五个战术目标,通过实现这五个战术目标,我们可以取得与糖尿病和它的并发症斗争的战略性胜利,即让糖尿病病人和普通人一样健康、长寿。

  首先是体重达标。超重或肥胖不只是引起糖尿病的重要原因,而且是代谢综合征的基础。现在大家公认代谢综合征至少包括以下8个“高”:高体重(包括超重或者肥胖)、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高血黏稠度、高尿酸血症、高脂肪肝发生率,以及高胰岛素血症或者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又是包括心脑血管病、高血压、糖尿病、痛风等多种疾病的共同病因。这些疾病有共同的病因和致病因素,也有共同的预防策略,预防住一个,也就能预防一系列疾病。其中,避免肥胖,是我们预防代谢综合征,进而防止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重要手段。其次是血糖、血压、血脂和血黏达标。大量证据表明,这4项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关系密切。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血压没降到正常;血脂方面,该高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高,而该低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不低;血液黏稠度高,那么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就没法儿预防,残废和早亡的威胁就切实地存在。对于具体的控制指标,可以参考下面的表格(附表)。

  愿没有而且不愿意戴糖尿病帽子的人们做到“五个要点”,不得糖尿病;愿已经罹患糖尿病者驾好“五套马车”,实现“五项达标”,控制好糖尿病,不得糖尿病并发症,不因糖尿病并发症而残废或者早亡。只要我们坚持在科学指导下的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我们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依据指数“好”“坏”食物显原形

  糖尿病患者应根据食物血糖生成指数选择食物

  患了糖尿病,就要经常监测血糖变化,把血糖控制在适宜水平,防止并发症。多年来,人们一直认为,相对于谷类中的淀粉,人体对糖(白糖、砂糖等精制糖)的利用率更高,对血糖影响更大,于是很多糖尿病患者以“甜”和“不甜”作为选择食物的依据,甚至谈虎色变,只吃无糖食品。但最新研究已经证明,某些无糖食品对于人体血糖的升高作用比含糖食品还高。中国营养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杨月欣研究员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指出:糖尿病患者不能只盯“糖”,要根据食物对人体血糖上升影响的程度——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科学选择食物。

  杨月欣介绍说,不同食物进入胃肠道后消化吸收程度不一致,因此即使含等量碳水化合物的食物对人体血糖水平的影响也不同。为了区分不同食物引起的不同血糖应答,科学界提出了食物血糖生成指数(GI)的概念,用来衡量食物或膳食组成对人体血糖上升影响的程度。

  GI是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等量的葡萄糖在一定时间(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糖反应水平的百分比值,反映食物与葡萄糖相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通常以葡萄糖的GI值为100,来确定其他食物的GI。

  一般认为,GI值小于55的为低GI食物,GI值大于70的为高GI食物,GI值在55—70之间的为中GI食物。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食用后血糖峰值高,食用这类食物对血糖影响较大;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萄糖释放缓慢,食用后血糖峰值低,对控制血糖有利。

  世界卫生组织和联合国粮农组织已经建议糖尿病患者参照食物GI值表,合理选择食物,控制饮食,并建议在食物标签上注明其总碳水化合物含量及GI值。国际糖尿病联盟2007年颁布的《餐后血糖管理指南》也指出,应使用GI值来评价饮食的餐后血糖负荷。

  杨月欣告诉本报记者,实际上,从食用等量精制糖和淀粉食物对人体血糖生成的影响上来看,糖不一定会高出淀粉,精细加工的面粉比精制糖的血糖生成能力更高。例如,我们常吃的精制糖(蔗糖)的GI值仅为65,低于馒头(GI值为88)和精白米饭(GI值为83)。许多含有精制糖的食物,GI值只有60左右,比普通面包(GI值为70—80)的血糖生成指数还要低。例如,添加了食糖的酸奶的GI值仅为33,而不加糖的面包的GI值为65,高出了近一倍。可见,人们通常认为的“糖尿病患者不能吃含糖的甜味食品”、“无糖食品不会升高血糖”等观点是不科学的。

  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糖尿病患者可以毫无顾忌地食用糖。杨月欣提醒说,糖尿病患者能不能吃、每天吃多少糖并没有一定之规,但是一定要记住膳食、零食和饮料中的糖,都是饮食中总能量的一部分,而糖对饱腹感没有任何帮助,常会过量食用而导致总能量摄入过量。糖尿病患者在选择食品的时候,不能只看有糖或无糖,应详细查看配料表和成分表,看其中是否有麦芽糖、糊精等,是否是碳水化合物含量极高,其原料是否是精白面粉、淀粉等,建议参考食物血糖生成指数,综合考虑是否适合食用。

  ●新闻背景

  联合国糖尿病日

  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前身是世界糖尿病日,1991年,由世界卫生组织(WHO)和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为纪念胰岛素的发现者加拿大著名糖尿病专家班亭教授的诞辰,将他的生日11月14日设为世界糖尿病日,号召世界各国在这一天广泛开展糖尿病宣传、教育和防治工作,以推动世界糖尿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为了提高国际社会对糖尿病严重性的关注和全球卫生保健政策决策者的认识,2006年12月20日,联合国第83次全体会议决定从2007年开始将11月14日定为联合国糖尿病日。2007年和2008年联合国糖尿病日的宣传主题均为 “糖尿病和儿童青少年”。

  ●专家答疑

  糖尿病患者如何科学吃水果

  杨月欣建议,糖尿病患者选择水果时,可以选购略带酸味的、有质感的,因为这样的水果糖分低,纤维高;每天餐前吃,可增加适当能量,并减少正餐进食量。从营养、血糖生成和可获得性等方面综合考虑,苹果、葡萄等都是不错的选择。从数量上,每天食用300克水果比较合适,分为1-3次进食均可。

  ●健康小贴士

  低GI膳食4准则

  1.每天三餐均衡,控制总能量——至少食用三餐,不能过量,如果饿了,可以吃些零食,如坚果、带酸味水果。

  2.食物多样——各种蔬菜、豆腐、粗制主食、瘦肉、鱼或海鲜、水果。

  3.注意烹饪方法——整粒(玉米、黄豆、绿豆、红豆等)或粗制作的粮谷类(麦片、燕麦等),蔬菜生食,凉拌等形式,都可以增加肠胃运动,降低或延缓血糖生成。注意油盐用量,分别控制在25克/天和6克/天以内。

  4.每天要保证适量身体活动,包括非计划的活动和有计划的锻炼,达到快步走6000步的活动量。

声明:该作品系作者结合法律法规,政府官网及互联网相关知识整合,如若内容错误请通过【投诉】功能联系删除.

相关知识推荐